楞严经悬镜 明·憨山大师著
师金陵全椒人也,姓蔡氏,父彦高,母洪氏;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抱之遂有娠。及诞,白衣重胞,有异香,出家报恩忝笑岩,岩示以本分钳锤;后结茆北台龙门。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不见身心,惟一大光明藏,湛满圆寂如大圆镜;说偈云: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
师因弘法,改婴世难,而道望益高。天启癸亥坐化曹溪,寿七十八,著梦游集行世。
赞曰:弘道婴
楞严经悬镜 明·憨山大师著
师金陵全椒人也,姓蔡氏,父彦高,母洪氏;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抱之遂有娠。及诞,白衣重胞,有异香,出家报恩忝笑岩,岩示以本分钳锤;后结茆北台龙门。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不见身心,惟一大光明藏,湛满圆寂如大圆镜;说偈云: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
师因弘法,改婴世难,而道望益高。天启癸亥坐化曹溪,寿七十八,著梦游集行世。
赞曰:弘道婴
憨山大师
此经以单法为名,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以圆照觉相为宗,以离妄证真为用,以一乘圆顿为教相。
以单法为名者,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圆觉二字,直指一心以为法体。此有多称,亦名大圆满觉,亦名妙觉明心,亦名一真法界,亦云如来藏清净真心。楞伽云寂灭一心,即起信所言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称虽多,总是圆觉妙心。唯此一心,乃十法界凡圣迷悟依正因果之本。为诸佛之本源,号为法身;为众生之心地故名佛性。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予姓蔡氏,父彦高,母洪氏,生平爱奉观音大士。初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母接而抱之,遂有娠。及诞,白衣重胞。是年十月己亥,十二日丙申,己丑时生也。
二十六年丁未
予周岁,风疾作,几死。母祷大士,遂许舍出家,寄名于邑之长寿寺,遂易乳名“和尚”。
二十七年戊申
予三岁,常独坐,不喜与儿戏。祖父常谓曰:此儿如木椿。
二十八年己酉
二十九年庚戌
三十年辛亥
三十一年壬子
予年七岁,叔父钟爱之,父母送予
憨山大师著
再版序
净宗法要一书,原出于憨山大师全集,憨山大师为明代高僧,至今肉身不坏,与六祖慧能大师肉身同在广东南华供奉,其所述全集共五十五卷。今之净宗法要,乃清道光赵钺居士自全集中所选录出,内容精简,开示习禅修净学人,句句踏实真切,大师确实修行过来人也。
民国三十九年冬,余往香港大屿山宝莲寺禅堂时,一日忽从废纸堆中发现此书。虽已破旧不堪,而其封面净宗法要四字夺人眼目,即时披阅一遍,心大欢喜,生难遭想
明曹溪沙门憨山释德清撰
金刚二字。解者。都以坚利能断为义。此泛说也。然西域实有金刚宝。此宝最坚不可坏。且能坏一切物。谓取此宝以喻般若能断烦恼。此虽近理。总非佛意。特寻常宿习知见耳。盖般若。此云智慧。乃是佛的心。所谓佛智慧也。波罗蜜。义云到彼岸。乃指此心极尽处也。今题云金刚般若波罗蜜。标此经所说。特显佛一片金刚心耳。且金刚心。乃佛修因证果之本心。今出世教化众生。全用此心。今教菩萨以金刚心为
马鸣菩萨造论
明德清直解
刻起信论直解辞
起信论者,乃马鸣大师为破小乘、外道邪见,宗百部大乘经典所作,以为发起正信也!故立论宗法界一心,开真妄二门,彻生灭之本、穷迷悟之源,指修行之正路、示止观之妙门,总括一万一千余言;理无不尽、事无不该,可谓大教之关钥、禅宗司南也!以文约义博,幽深窈渺,难以致诘;贤首旧疏科最为精详,加以记文瀚,学者望洋杳莫可究。予尝就本疏少删其繁,目为疏略,业以刻双径,率多
憨山大师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五十一
曹溪中兴录下
为灵通侍者戒酒文(有引)
余初至曹溪。怀瓣香敬谒 六祖大师。见主塔僧。每月朔望之次。以酒供奉灵通侍者。诘其所因。僧曰。侍者乃西域波斯国人。乘海舶至广州。闻 六祖大师。因随喜归依。愿为侍者。永充护法。卫安曹溪道场。但性嗜酒。不能戒饮。六祖大师。许其偷饮。以此妄传。愚盲不达。遂为常规。相习至今。几千年矣。未有能为侍者洗其污者。末法弟子某。荷蒙 祖师摄受。来整曹
憨山大师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四十六
径山杂言
师在径山。与诸弟子接见。散口而谈日出。皆证后利生最亲切者。不宜散落。某生平能领旨。不能记诵。师言波浪深阔。而某又十日后方起此念。不复能忆全语。始次标目。记其大略。前话并续别开示者。一一缀入为径山法话。以便刻施普及。不枉大师唾沫之慈。澹居师。及大众。同此一心。
弟子朱鹭记
此一大事。须平实商量。方得受用。第一不得好玄妙。唇舌波浪。谓之弄精魂。
此事不从参究入者。不得
憨山大师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四十一
楞严经悬镜
首楞严经悬镜序
原夫首楞严经者。乃诸佛之秘藏、修行之妙门。迷悟之根源、真妄之大本。而其所谈。直指一味清净如来藏真心为体。盖此心体。本自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平等如如。绝诸名相。圣凡一际。生佛等同。迷之则生死无端。悟之则轮回顿息。是以吾佛证此。愍物迷之。故假大权。发启斯教。大开修证之门。曲示归家之路。是以一部所诠。从始洎终不出迷悟、真妄二法,然迷途万状。悟有多门
憨山大师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三十六
颂
佛祖机缘(三十则)
释迦牟尼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后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琅玡觉云。可谓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颂曰。
才出头来便著忙。虚开大口说行藏。只知要吐心中事。番惹旁人说短长。
世尊因调达谤佛。生身陷地狱。佛敕阿难传问云。汝在地狱中安否。云我虽在地狱。如三禅天乐。佛又令阿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