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和尚语录

元 妙源 编

虚堂和尚语录卷第一

嘉兴府兴圣禅寺虚堂和尚语录

参学 妙源 编

嘉兴府请疏

朝请郎知嘉兴军府主管学事
兼管内劝农公事借紫杨璘撰

右伏以。者寺不是寻常。为孝宗圣迹去处。诸山皆生欢喜。承相公钧旨。请来。当此住院人要个作家汉。伏惟新命虚堂愚公禅师。遁谦声价。沩仰工夫。法法无心。湛鄞水一轮之月。句句有眼。高北山半岭之云。正宜熏取戒香定香解脱香。便来坐断佛界魔界众生界。矧惟御殿肃闷梵坊。非凭皇觉之庄严。曷副清朝… Read the rest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第九卷

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

小参二

夹山寺入院小参。师云。收光摄彩信天真。事事圆成物物新。内既无心外无相。更于何处觅通津。还有透得赵州关底么。试出众相。见问承师有言逶得赵州关。如何是夹山关。师云。退身三百步。进云。恁么则九天云静鹤飞高。师云。岂干阇黎事。进云。共相证据也何妨。师云。持聋作哑。师乃云。牛头没马头回。全彰照用。金乌急玉兔速。略露权衡。透得过底。似虎靠山如龙得水。透不过底。闻恁么道。似鸭听雷… Read the rest

芙蓉道楷禅师

青原下十一世投子青禅师法嗣芙蓉道楷禅师
东京天宁芙蓉道楷禅师,沂州崔氏子。自幼学辟谷,隐伊阳山。后游京师,籍名术台寺,试法华得度。谒投子于海会,乃问:“佛祖言句,如家常茶饭。离此之外,别有为人处也无?”子曰:“汝道寰中天子敕,还假尧舜禹汤也无?”师欲进语,子以拂子师口曰:“汝发意来,早有三十棒也。”师即开悟,再拜便行。子曰:“且来!阇黎。”师不顾,子曰:“汝到不疑之地邪?”师即以手掩耳。后作典座,子… Read the rest

《信心铭》提唱

来源:禅刊
《信心铭》提唱(一)

净慧

【编者按】

《信心铭》是继初祖达磨大师的《二入四行论》之后,最有系统的一篇明心见性、开悟成佛的古典禅宗文献,在《六祖坛经》面世之前以及出世之后,这一重要文献一直都受到禅宗学人的重视。净慧长老于2011年1月12日—30日(柏林禅寺冬季禅七法会期间),在无门关(柏林禅寺禅堂),对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作了精辟的开示。

本刊将于今年陆续刊登净慧长老《〈信心铭〉提唱》的全… Read the rest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四

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

法语上
示张持满朝奉

克勤自出峡止讷堂。唯念兹在兹。相从者多不告倦。所谓利他乃自利也。要须根本明彻理地精至纯一无杂。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若踏王脉。诸天捧华无路。魔外潜觑不见。深深海底行。高高峰顶立始得。不惊群动众。谓之平常心本源天真自性也。虽居千万人中。如无一人相似。此岂粗浮识想利智聪慧所能测哉。示谕。绵密无间寂照同时。岁月悠久打成一片。而根本愈牢密密作用。诚无出此。应当当处… Read the rest

三宜盂禪師語錄 (11卷)第 6 卷

嘉興大藏經 第27冊
No.B189
【明 明盂說 淨範等編】

下一卷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六

住雲門顯聖寺門人淨範編

山陰嗣法弟子祁淨超較訂

普說

萬壽禪院普說這著子如節度使符到手便行擿拂子云莫妄想良久云便恁麼去已是不著便何況擠擠匝匝討甚麼碗古人入艸求人錘拂之下誠恐渠承當不性躁若是皮下有血眼中有筋底漢捺著便動撥著便轉那討甚麼膿膿滴滴不乾不淨長篇短偈雜污心田山僧也曾被些真言咒語狐媚過來今日可謂浪子憐客病夫知醫不惜為你披… Read the rest

《圆悟心要》选读

[宋]圆悟克勤著 三省堂校注

示圆首座
得道之士,立处既孤危峭绝,不与一法作对,行时不动纤尘,岂止入林不动草、入水不动波?盖中已虚寂、外绝照功,翛然[1]自得,彻证无心;虽万机[2]顿赴,岂能挠其神、干其虑[3]哉?平时只守闲闲地[4],如痴似兀[5];及至临事物,初不作伎俩,准拟剸割,风旋电转靡不当机[6],岂非素有所守也?是故古德道:“如人学射,久久方中。”悟则刹那,履践功夫须资长远,如鹁鸠儿出生下… Read the rest

乃光:溈仰宗禪要

溈仰禪學的主要宗旨

禪門宗旨即指真見、悟境與功行當賴之以成。宗乘中諸家語錄的上堂法語,最能顯示其真見,於溈仰宗,亦復爾爾。

「溈山上堂︰『夫人之心,質直無偽,無背無面無詐妄心。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從上諸聖只說濁邊過患,若無如許多惡覺情見想習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淨無為,澹濘無礙,喚他作道人,亦名無事人。』

時有僧問︰『頓悟之人更有修否﹖』

師曰︰『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 Read the rest

乃光:百丈禪要

行狀簡介
關於百丈大師生平行由事蹟,歷史資料遺存者少,今參考有關諸書暫作一行狀簡介,並略加評論。

大師名懷海(720~814),福州長樂人,王氏子。兒時隨侍母入寺拜佛,指佛像問母曰︰此為誰﹖母曰︰佛也。師曰︰形容與人無異,我後亦當作佛。二十歲離鄉,三學賅煉,聞馬祖創化江西,操心依附,為祖侍者。檀越每送齋飯來,師才揭開盤蓋,馬大師便拈起一片胡餅,示眾云「是什麼﹖」每每如此。師在馬祖會下承馬祖親自提撕,旋… Read the rest

“平常心是道”集评

作者:吴言生
“平常心是道”是洪州禅的重要思想,经由南泉、赵州等禅师的传承,而成为中国禅宗的核心思想之一,其典型的出处是《祖堂集》卷十八:
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也!”师于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参见:《景德传灯录》卷十,…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