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
法语上
示张持满朝奉
克勤自出峡止讷堂。唯念兹在兹。相从者多不告倦。所谓利他乃自利也。要须根本明彻理地精至纯一无杂。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若踏王脉。诸天捧华无路。魔外潜觑不见。深深海底行。高高峰顶立始得。不惊群动众。谓之平常心本源天真自性也。虽居千万人中。如无一人相似。此岂粗浮识想利智聪慧所能测哉。示谕。绵密无间寂照同时。岁月悠久打成一片。而根本愈牢密密作用。诚无出此。应当当处… Read the rest
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
法语上
示张持满朝奉
克勤自出峡止讷堂。唯念兹在兹。相从者多不告倦。所谓利他乃自利也。要须根本明彻理地精至纯一无杂。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若踏王脉。诸天捧华无路。魔外潜觑不见。深深海底行。高高峰顶立始得。不惊群动众。谓之平常心本源天真自性也。虽居千万人中。如无一人相似。此岂粗浮识想利智聪慧所能测哉。示谕。绵密无间寂照同时。岁月悠久打成一片。而根本愈牢密密作用。诚无出此。应当当处… Read the rest
嘉興大藏經 第27冊
No.B189
【明 明盂說 淨範等編】
下一卷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六
住雲門顯聖寺門人淨範編
山陰嗣法弟子祁淨超較訂
普說
萬壽禪院普說這著子如節度使符到手便行擿拂子云莫妄想良久云便恁麼去已是不著便何況擠擠匝匝討甚麼碗古人入艸求人錘拂之下誠恐渠承當不性躁若是皮下有血眼中有筋底漢捺著便動撥著便轉那討甚麼膿膿滴滴不乾不淨長篇短偈雜污心田山僧也曾被些真言咒語狐媚過來今日可謂浪子憐客病夫知醫不惜為你披… Read the rest
[宋]圆悟克勤著 三省堂校注
示圆首座
得道之士,立处既孤危峭绝,不与一法作对,行时不动纤尘,岂止入林不动草、入水不动波?盖中已虚寂、外绝照功,翛然[1]自得,彻证无心;虽万机[2]顿赴,岂能挠其神、干其虑[3]哉?平时只守闲闲地[4],如痴似兀[5];及至临事物,初不作伎俩,准拟剸割,风旋电转靡不当机[6],岂非素有所守也?是故古德道:“如人学射,久久方中。”悟则刹那,履践功夫须资长远,如鹁鸠儿出生下… Read the rest
溈仰禪學的主要宗旨
禪門宗旨即指真見、悟境與功行當賴之以成。宗乘中諸家語錄的上堂法語,最能顯示其真見,於溈仰宗,亦復爾爾。
「溈山上堂︰『夫人之心,質直無偽,無背無面無詐妄心。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從上諸聖只說濁邊過患,若無如許多惡覺情見想習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淨無為,澹濘無礙,喚他作道人,亦名無事人。』
時有僧問︰『頓悟之人更有修否﹖』
師曰︰『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 Read the rest
行狀簡介
關於百丈大師生平行由事蹟,歷史資料遺存者少,今參考有關諸書暫作一行狀簡介,並略加評論。
大師名懷海(720~814),福州長樂人,王氏子。兒時隨侍母入寺拜佛,指佛像問母曰︰此為誰﹖母曰︰佛也。師曰︰形容與人無異,我後亦當作佛。二十歲離鄉,三學賅煉,聞馬祖創化江西,操心依附,為祖侍者。檀越每送齋飯來,師才揭開盤蓋,馬大師便拈起一片胡餅,示眾云「是什麼﹖」每每如此。師在馬祖會下承馬祖親自提撕,旋… Read the rest
作者:吴言生
“平常心是道”是洪州禅的重要思想,经由南泉、赵州等禅师的传承,而成为中国禅宗的核心思想之一,其典型的出处是《祖堂集》卷十八:
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也!”师于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参见:《景德传灯录》卷十,… Read the rest
禪宗自六祖惠能(638~713)而後,直如春風化雨孕育萬方。六祖生當初唐,大宏頓教法門。此時教下,三論宗則已衰歇,天台宗亦不絕如線。義學最盛者當推窺基一系之唯識宗,法藏新創之華嚴宗,以及南山律學而已。祖師禪初啟宏規,傳至馬祖與石頭,禪宗大盛。兩師參學創化正當盛唐開元天寶之際,中經中唐、晚唐、五代,下迄宋初,秉承兩師法系之禪宗則衍成五家,頓形璀璨之象。不惟掩蓋教下義學,且更影響我國傳統的儒學而為之孕… Read the rest
吴立民
内容提要:达摩实为禅宗的祖师,所以禅宗所传的掸,是有别于如来禅的祖师掸。它直证般若实相,教人实修实证,不立文字,是最上乘禅;合五味之精为一味,是一味祥。祖师掸在观心本身上做功夫,从“观而不观”、“不观而观”的“体”上用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师禅的“离四句,绝百非”在认识论上把人们语言的局限性、逻辑思维的局限性看破了,叫人不要从意识上去认识,而是从心的本体上去体证。禅宗南北二宗,不可偏废,… Read the rest
佛学研究 1994年第3期 第112页
张文良
临济宗传至杨歧方会,在江南形成一股势力很大的宗派,后世称为杨歧派。杨歧的嗣法弟子中,以白云守端成就最大。白云守端历住名刹,胆略过人,能任巨艰,会下禅众云集,杨歧宗风得以发扬光大。嗣法白云守端禅师者,有五祖法演、云盖智本、琅邪永起、保福殊、崇胜珙等禅师,其中五祖法演门庭最盛,影响最大。其发挥马祖道一的“一口吸尽西江水”公案云:“一口吸尽西江水,万丈深潭穷到底。… Read the rest
佛学研究 1994年第3期第252页
黄夏年
禅宗是印度佛教传入后,在中国大地产生的,最富有特色的民族化佛教宗派之一。在 1000多年历史长河中,禅宗以它独特的面貌,简捷的教义,即心即佛,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主张,获得了广大佛教徒的偏爱,乃至成为中国大乘佛教的发展主流之一,并流布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近代又远播欧美,已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历史上,各国的僧人都对禅宗的思想做过各种不同的发挥和阐释,造作…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