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纂续藏经 No. 1269 十牛图颂
宋 师远述
1卷
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
夫诸 佛真源。 众生本有。因迷也沉沦 三界。因悟也顿出四生。所以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是故先贤悲悯。广设多途。理出偏圆。教兴顿渐。从粗及细。自浅至深。末后目瞬青莲。引得头陀微笑。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鸟道而无踪迹。得其事也。滞句迷言。若灵龟而曳尾。
间有清居禅师。观众生之根器。应病施方… Read the rest
卍新纂续藏经 No. 1269 十牛图颂
宋 师远述
1卷
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
夫诸 佛真源。 众生本有。因迷也沉沦 三界。因悟也顿出四生。所以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是故先贤悲悯。广设多途。理出偏圆。教兴顿渐。从粗及细。自浅至深。末后目瞬青莲。引得头陀微笑。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鸟道而无踪迹。得其事也。滞句迷言。若灵龟而曳尾。
间有清居禅师。观众生之根器。应病施方… Read the rest
卍新纂续藏经 No. 1223 顿悟入道要门论
唐 慧海撰
1卷
No. 1223-A 顿悟入道要门论原序
夫善知识者。如巨海舟航。能度迷类。长夜明炬。善破群昏。大珠和尚首参马祖。使入慧海之法界。令开宝藏于自家。所以灵辩滔滔。譬大川之流水。峻机叠叠。如圆器之倾珠。于是曲设多方。垂慈利物。发扬至道。乌可以笔舌赞叹哉。
妙叶维那。四明翠山大中理公之神足。夙具灵根。素培智种。禅余之暇阅此老语录。有所证入。平生碍膺之物脱然而去… Read the rest
卍新纂续藏经 No. 1224 诸方门人参问语录
唐 慧海撰
1卷
诸方门人参问语录卷下(合上顿悟要论)
师初至江西参马祖。祖问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 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师于言下大悟。识自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师事六载。后以受业师年… Read the rest
白云禅录
天下之颅圆而裾方者。迹满山谷。求其所至之学。或得于心。或得于言。得于心有失于言。非所谓得心。得于言有失于心。非所谓得言。是皆明于一偏。而瞽于双照。
若吾端师者。以超[托-七+友]卓异之资。生于衡湘间。能以不心而心。何有而不可于心。能以不言而言。何有而不可于言。用是而巾屦于州者有二。曰江。曰舒。香火于寺者有六。曰承天。曰圆通。曰法华。曰龙门。曰兴化。曰海会。所居既广。所言亦富。其门弟子处凝者。… Read the rest
三界刑罚,萦绊杀人,努力勤修,莫空过日。深知过患,方乃相劝行持,愿百劫千生,处处同为法侣。三界刑罚,萦绊杀人,努力勤修,莫空过日。深知过患,方乃相劝行持,愿百劫千生,处处同为法侣。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无常老病,不与人期,朝存夕亡,刹那异世。譬如春霜、晓露,倏忽即无;岸树、井藤,岂能长久?念念迅速,一刹那间,转息即是来生,何乃晏然空过?
父母不供甘… Read the rest
御选语录
No. 1319-A 御制总序
如来正法眼藏。教外别传。实有透三关之理。是真语者.是实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有志于道之人。则须勤参力究。由一而三。步步皆有着落。非可颟顸函胡。自欺欺人。朕既深明此事。不惜话堕。逐一指明。 夫学人初登解脱之门。乍释业系之苦。觉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并皆消殒。不为从上古锥舌头之所瞒。识得现在七尺之躯不过地水火风。自然彻底清净。不挂一丝。是则名为初步破参。前后际断者。破… Read the rest
来源:《石头希迁与曹洞禅》 作者:朱越利
东汉时期诞生了一部丹经,叫做《周易参同契》[1],后人有时将之简称为《参同契》。该书历代传播不绝,孟乃昌收集流传至今的注释多达34家之众[2]。该书假借《易经》爻象系统地阐述了炼丹原理和方法,影响深远,在道教丹鼎派中雄踞“万古丹经王”的崇高地位,在世界科技史上亦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丹经备受道教尊崇,乃天经地义。世界科技界向丹经王行注目礼,亦合情合理。不意在《周易… Read the rest
目录:
志公和尚大乘赞十首。
志公和尚十二时颂十二首。
志公和尚十四科颂。
归宗至真禅师颂一首。
香严袭灯大师颂十九首。
筠州洞山和尚颂一首。
潭州龙牙和尚颂十八首。
玄沙宗一大师颂三首。
招庆真觉大师颂二首。
漳州罗汉和尚明道颂一首。
南岳般舟道场劲和尚觉地颂一首。
郢州临溪和尚入道浅深颂五首。
大法眼禅师颂十四首。
唐白居易八渐偈八首。
同安禅师诗十首。
云顶山僧德敷诗十首。
僧润诗三首。
○卷二九·宝志大乘赞
大道常在目前。虽在… Read the rest
终南山圭峰宗密禅师者,果州西充人也。姓何氏。家本豪盛,髫龀通儒书,冠岁探释典。唐元和二年将赴贡举,偶造圆和尚法席,欣然契会,遂求披剃,当年进具。
一日,随众僧斋于府吏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经,得圆觉十二章。览未终轴,感悟流涕。归以所悟之旨告于圆。圆抚之曰:「汝当大弘圆顿之教,此诸佛授汝耳。行矣,无自滞于一隅也。」
师涕泣奉命,礼辞而去。因谒荆南忠禅师。﹝南印。﹞
忠曰:「传教人也,当宣导于帝都。」
复见洛阳… Read the rest
庞居士语录卷上
节度使 于頔 编集
优婆塞 世灯 重梓
襄州居士庞蕴。字道玄。衡州衡阳县人也。世本儒业。少悟尘劳。志求真谛。唐贞元初。谒石头禅师。乃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头以手掩其口。豁然有省。一日。石头问曰。子见老僧以来。日用事作么生。士曰。若问日用事。即无开口处。头曰。知子恁么方始问子。士乃呈偈曰。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没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