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藏和尚语录序
武林卫军嘉鱼学人熊开元撰
开也闇髫岁荷至人加策初无所冥会乙丑得假归从觉来先生急自研始有醯鸡之获自喻适志将谓天上下乐无逾者明年受事吴门趋见三峰老和尚于万峰之书屋亲承披拣而后知尼山先师所云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子舆氏所云二之中四之下灼然有如是浅深苟徒恃其天下莫能载天下莫能破之意自广而狭人几不免斯文蟊螣矣于是集都人士信道者营建说法堂劝请老和尚不倦开演如是甚深之法开独闻孰与夫一天下人共闻万世天下人… Read the rest
三峰藏和尚语录序
武林卫军嘉鱼学人熊开元撰
开也闇髫岁荷至人加策初无所冥会乙丑得假归从觉来先生急自研始有醯鸡之获自喻适志将谓天上下乐无逾者明年受事吴门趋见三峰老和尚于万峰之书屋亲承披拣而后知尼山先师所云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子舆氏所云二之中四之下灼然有如是浅深苟徒恃其天下莫能载天下莫能破之意自广而狭人几不免斯文蟊螣矣于是集都人士信道者营建说法堂劝请老和尚不倦开演如是甚深之法开独闻孰与夫一天下人共闻万世天下人… Read the rest
主编:吴立民
三、慧寂默照为宗
慧寂(815-891),韶州怀化人,俗姓叶,年十五欲出家,父母不许,后二载,断手二指,跪父母前誓求出家,遂依南华寺通禅师落发。初谒耽源,已悟玄旨,后参沩山,遂升堂奥。耽源将六代祖师所传九十七圆相传慧寂,寂一览便付之一炬,后重录一册,竟无遗失。师灵祐时,问如何是真佛住处,沩山云:“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于言下顿悟。自此执侍… Read the rest
忽滑谷快天(Kaiten Nukariya,1867~1934)日本曹洞宗学僧。东京人,为远藤太郎左卫门之子。幼名快夫,道号佛山。明治九年(1876)跟随崎玉县入间郡太田村的擅长寺住持忽滑谷亮童出家,改名快天。明治十七年(1884),就学于曹洞宗大学(驹泽大学),接受曹洞宗专门教育,二十年三月毕业,二十四年读庆应义塾大学,三十六年担任曹洞宗大学林和庆应义塾的讲师。从四十四年起二年之间,赴欧美视察宗教… Read the rest
主编:吴立民
第六章
禅宗自从南北分宗,就开始走上多头发展的道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势由盛趋衰,而禅宗则名家辈出,山头林立,呈现出繁荣景象,宗密所撰《禅源诸诠集都序》,谓其所述禅门诸宗“殆且百家”,南侁、北秀、牛头、石头、荷泽、保唐、赵州,诸宗大师龙吟虎啸、各擅胜场,禅宗由此走向鼎盛。由于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原因,中晚唐以后,禅宗态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神秀的北宗禅,再也不见有名僧闻世,而慧能… Read the rest
自序
中国的禅宗,虽在菩提达摩来华之前,就已有人弘扬具有中华文化色彩的顿悟禅法,但是,中国禅宗的启蒙,毕竟有待于菩提达摩的西来。
中国的禅宗,虽然由达摩祖师从印度传入了「藉教悟宗」、「凡圣等一」、「更不随于文教」的楞伽宗旨。但是,从唐朝净觉所见的此宗传承,自求那跋陀罗三藏,经菩提达摩、慧可、粲禅师、道信、弘忍、神秀等一共七位,撰成传承系谱集一卷,名为《楞伽师资记》。乃是禅宗史上所谓北宗禅的渐修渐悟法门… Read the rest
傅大士《心王铭》
观心空王,玄妙难测。无形无相,有大神力,
能灭千灾,成就万德。体性虽空,能施法则。
观之无形,呼之有声,为大法将,心戒传经。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
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
自在无碍,所作皆成。了本识心,识心见佛,
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
欲得早成,戒心自律,净律净心,心即是佛。
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心性虽空,贪瞋体实,入此… Read the rest
作者:李豫川
巍然耸立于成都平原西部尽头的青城山,绿云凝聚、绵亘百里,历来以幽邃与奇秀而闻名天下。
一般人都以为这里是道教的发祥地,是天师道(元代衍变为正一道)的祖庭,与禅宗无涉。其实不然,北宋初年,此地曾驻锡过一位名重古今的禅门高僧,这便是云门文偃(864-949年)的得意弟子香林澄远。他在青城山香林院居住达四十年之久,也就是说,其人的半生岁月都是在青城烟霞中度过的。
香林澄远俗姓上官,前蜀王建武成元… Read the rest
No. 1401-A
参禅虽以不立文字不假修证为宗。然既可参则必有要。要者何。如网之有纲。衣之有领。使人一举而径得其直遂者是也。万目非不网也。舍纲举目。网必不张。万缕非不衣也。遗领举缕。衣必不振。永嘉云。摘叶寻枝我不能。枝与叶非要。根本固要也。学者复昧其根本。鹅湖云。要在当人能择上择善而从可也。学者往往。差决择于发轫。终适越而北辕。乃至从上祖师遗编山积。一话一言。固无非纲领。柰何世降圣远。情伪日滋。心… Read the rest
卍新纂续藏经 No. 1400 高峰原妙禅师语录2卷
No. 1400-A 元高峰大师语录序
始予乍阅内典。得经论并古今杂着。共数帙。中有大师语。惊喜信受。如闇逢炬。至于今犹然。盖自来参究此事。最极精锐。无逾师者。真似纯钢铸就。一回展读。一回激发人意气。俾踊跃淬砺忘倦。虽悟处深玄。不敢以凡臆窥测。而但觉其直截根原。脱落窠臼。近有慈明妙喜之风。远之不下德山临济诸老。伟哉。堂堂乎。可谓照末法之光明幢也。独恨大藏未收… Read the rest
睦州陈尊宿,讳道明,江南陈氏之后也。生时红光满室,祥云盖空,旬日方散。目有重瞳,面列七星,形相奇特,与众夺伦。因往开元寺礼佛,见僧如故知。归白父母,愿求出家。父母听许为僧。后持戒精严,学通三藏。游方契旨于黄檗,后为四众请住观音院,常百余众,经数十载,学者叩激,随问遽答。词语峻险,既非循辙,故浅机之流,往往嗤之,唯玄学性敏者钦伏。由是诸方归慕,咸以尊宿称。后归开元,﹝今改兜率。﹞居房织蒲鞋以养母,故…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