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五十一
曹溪中兴录下
为灵通侍者戒酒文(有引)
余初至曹溪。怀瓣香敬谒 六祖大师。见主塔僧。每月朔望之次。以酒供奉灵通侍者。诘其所因。僧曰。侍者乃西域波斯国人。乘海舶至广州。闻 六祖大师。因随喜归依。愿为侍者。永充护法。卫安曹溪道场。但性嗜酒。不能戒饮。六祖大师。许其偷饮。以此妄传。愚盲不达。遂为常规。相习至今。几千年矣。未有能为侍者洗其污者。末法弟子某。荷蒙 祖师摄受。来整曹
憨山大师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五十一
曹溪中兴录下
为灵通侍者戒酒文(有引)
余初至曹溪。怀瓣香敬谒 六祖大师。见主塔僧。每月朔望之次。以酒供奉灵通侍者。诘其所因。僧曰。侍者乃西域波斯国人。乘海舶至广州。闻 六祖大师。因随喜归依。愿为侍者。永充护法。卫安曹溪道场。但性嗜酒。不能戒饮。六祖大师。许其偷饮。以此妄传。愚盲不达。遂为常规。相习至今。几千年矣。未有能为侍者洗其污者。末法弟子某。荷蒙 祖师摄受。来整曹
憨山大师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四十六
径山杂言
师在径山。与诸弟子接见。散口而谈日出。皆证后利生最亲切者。不宜散落。某生平能领旨。不能记诵。师言波浪深阔。而某又十日后方起此念。不复能忆全语。始次标目。记其大略。前话并续别开示者。一一缀入为径山法话。以便刻施普及。不枉大师唾沫之慈。澹居师。及大众。同此一心。
弟子朱鹭记
此一大事。须平实商量。方得受用。第一不得好玄妙。唇舌波浪。谓之弄精魂。
此事不从参究入者。不得
憨山大师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四十一
楞严经悬镜
首楞严经悬镜序
原夫首楞严经者。乃诸佛之秘藏、修行之妙门。迷悟之根源、真妄之大本。而其所谈。直指一味清净如来藏真心为体。盖此心体。本自灵明廓彻,广大虚寂。平等如如。绝诸名相。圣凡一际。生佛等同。迷之则生死无端。悟之则轮回顿息。是以吾佛证此。愍物迷之。故假大权。发启斯教。大开修证之门。曲示归家之路。是以一部所诠。从始洎终不出迷悟、真妄二法,然迷途万状。悟有多门
憨山大师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三十六
颂
佛祖机缘(三十则)
释迦牟尼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后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贵图天下太平。琅玡觉云。可谓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颂曰。
才出头来便著忙。虚开大口说行藏。只知要吐心中事。番惹旁人说短长。
世尊因调达谤佛。生身陷地狱。佛敕阿难传问云。汝在地狱中安否。云我虽在地狱。如三禅天乐。佛又令阿难传
憨山大师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三十一
题跋
题瑞之麟禅人刺血书华严经后(在圜中作)
杂华。统法界之经也。直指毗卢果海。性德圆融无碍。广大自在。细微庄严。以示众生日用。现证平等心地法门。欲因之以廓尘习。昭真境不离当处。顿得无量受用耳。观夫佛等。众生等。刹土尘毛染净等。劫念往来三际等。迷悟因果理事等。法尔如然居然自在。其所以不等者。良由吾人自昧于一念之差。究竟有天渊之隔。所谓情生智隔。想变体殊。故曰。奇哉奇哉。
(一)如何修悟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裏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万语,种种方便,说禪说教,无非随顺机宜,破执之具,元无实法与人。
所言修者,只是随顺自心,凈除妄想习气影子。于此用力,故谓之修。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凈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非除…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