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开悟的十个标准

摘自:宗镜录略讲

人人动辄谈开悟,所谓的开悟,究竟如何?标准是什么?最平实的说法,是永明寿禅师在宗镜录中提到的,包括了禅宗的见地、修证、行愿。

宋朝有两部大著作,一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是永明寿禅师的宗镜录。两者差不多同时。可惜,谈世间学问的资治通鉴,流传后世,研究者众。而宗镜录几乎被丢到字纸篓里去了,一直到清朝才被雍正提出来,几次下令,特别强调要大家研究这本书。

宗镜录告诉我们,什么叫作悟了。书中提出… Read the rest

南怀瑾:观想的要领

南怀瑾所讲观想要领集录
《习禅录影》
那什么叫做观呢?就是想一个办法,把自己的心念集中在一点上。《观无量寿经》第一个观--日轮观。出家的朋友要注意哦!不但净土宗第一个要你修日轮观,如果,正式出家守戒,不修日轮观入睡,是犯戒的唷!什么是日轮观呢?今天早上起来,看到太阳没有?我一提太阳,有没有太阳的影子?有没有?有。哦!就定住这个境界就是观嘛!用不着另外再去想办法。懂了吧!一般人起心动念“另外去想个办法”… Read the rest

《神通妙用》幻境相似神通之错误

南怀瑾

凡是学佛参禅的人,或是其他宗教的修行人,以及各种各类的外道,大家所有用功的基础,都是从禅定开始。这个禅定的意思,就是平常所说的静。

譬如说,练习打坐这件事,也不过是禅定工用的一种姿势而已,不可以说禅定就是打坐。在开始练习禅定的时候,一个人很不容易宁静下来,多半是满脑子胡思乱想。等到稍稍能够静一点下来的时候,就会很容易产生两种现象:

(一)感觉自己身体起了变化,例如气血十分流通,有舒服的感觉,小腹… Read the rest

南怀瑾:观无量寿经大意(09)观想西方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接着对阿难及韦提希说:“你们注意用心听,我现在为未来一切烦恼众生讲说清净业。韦提希问得真好,阿难,你要把这道理记住,并照着去做,将来好为众生们宣扬这修行要门。我现在教韦提希及未来一切众生,看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佛力的帮助,就好像照镜子一样清晰。看到那里种种极其美妙的乐事,心中自然充满欢喜,即时悟到无生法忍,而切断妄念。你目前只是个凡夫,心里掺杂了种种杂恶的想头、习气,因此无法得到天眼通,不能… Read the rest

南怀瑾:观无量寿经大意(09)观想西方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接着对阿难及韦提希说:“你们注意用心听,我现在为未来一切烦恼众生讲说清净业。韦提希问得真好,阿难,你要把这道理记住,并照着去做,将来好为众生们宣扬这修行要门。我现在教韦提希及未来一切众生,看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佛力的帮助,就好像照镜子一样清晰。看到那里种种极其美妙的乐事,心中自然充满欢喜,即时悟到无生法忍,而切断妄念。你目前只是个凡夫,心里掺杂了种种杂恶的想头、习气,因此无法得到天眼通,不能… Read the rest

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

南怀瑾 (摘自《唯识与中观》)

……

那么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他把八个识分成四个部分。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给它作三首偈子,分三部分。

。。。。。

所以唯识告诉你成佛是“转识成智”,只有这一转。是一个东西,把你转过来就成佛。凡夫也是人,佛、圣人也是人,转凡夫成圣人,只是这一转。所以转识成智,八识转成四智,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在凡夫是识… Read the rest

南怀瑾:念佛的方法

  念佛的方法有几十种, 今天我提出二、三种供大家参考。这几种方法,多数人都可以适用,而且照这方法去做,一定可以得到好处。现在分述如下:

  第一种:叫做瑜伽念佛,就是心默念,打坐也好,不打坐也好,自己培养了清静的心情,在那里默念。念佛思念要集中在胸膛以下,肚脐以上,差不多在心下胃上的位置,不在前面,而在中间,为什么要在这个位置?另外有理由,不去管它。你总要把思念集中在这里,耳不听外边,要听这里在念佛的声音… Read the rest

南怀瑾先生著作诗词辑录

  南怀瑾先生著作诗词辑录前言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读了南老师那么多的书,我有一个“妄评”:海峡两岸尚未实现“三通”,而老师已经做到了“三通”。一通——学问涵盖儒佛道,博古通今;二通——通达人情世故,出世入世,挥洒自如;三通——老师著作通俗易懂,把深奥的古代经典,用现代语体加以阐述,加以辩正,加以引申,使之普及于世,功德无量,当今学界,似尚无人出其右。

  读了南老师那么多的书,我… Read the rest

南怀瑾: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下集)


作者:南怀瑾

  目录 

  第一章 大乘广五蕴论 

  修行以五蕴为基础 

  说色蕴 

  色身转化的修行次序 

  佛说五蕴 

  《楞严经》所讲四大 

  四大所造色 

  眼耳鼻舌身 

  色声香味触 

  什么是无表色 

  受蕴和想蕴 

  关于行蕴 

  关于识蕴 

  色阴境界的憨山 

  说定 

  第二章 密宗有关的修行 

  五蕴 五行 五方佛 

  时轮金刚 

  重要的第六意识 

  拙火与成佛 

  四加行 密行 苦行 

  为什么要修气脉拙火 

  气脉打通的现象 

  拙火定 双修 火光定 

  道家气脉系统与密宗的… Read the rest

南怀瑾: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上集)


作者:南怀瑾

  第一章 拙火经验分析

  第二章 移喜磋嘉与莲花生大士

  第三章 密勒日巴与甘波巴的修行

  第四章 死亡 禅病 修持

  第五章 唯识法相---密宗的基本理论

  附录

  出版说明

  一九九六年春,美国的包卓立(William Bodri)先生,向南师怀瑾先生提出佛法修证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而引起了一连数月的谈论对话。这两本集子,就是那次对话的记录。包卓立先生,原就读康乃尔大学博士班时,即服务于纽约华尔街,他曾经学佛法密宗…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