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方法
一、放松身体
1、头部
①眼睛不用力就是放轻松,无论是睁眼或闭眼,不用眼球看,不用眼球想。
②脸部肌肉松弛,从心里有股安定的喜悦升起,表现在脸上,有松弛的感觉。如果脸部的表情僵硬或者拉长脸乃至于故意假装笑脸的样子,都是紧张而非放松,为什么会紧张呢?例如:恐惧、忧虑、动脑,或用脑过度、兴奋、得意。若能心平气和,就不会紧张。
③头不紧张,特别是前额。脑门要放轻松,不用头脑想或注意,而是以轻轻松松的… Read the rest
现观庄严论
弥勒菩萨造
{序品第一}
现观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
敬礼一切诸佛菩萨
求寂声闻由遍智 引导令趣最寂灭 诸乐饶益众生者 道智令成世间利
诸佛由具种相智 宣此种种众相法 具为声闻菩萨佛 四圣众母我敬礼
大师于此说 一切相智道 非余所能领 于十法行性
经义住正念 具慧者能见 为令易解故 是造论所为
般若波罗密 以八事正说
遍相智道智 次一切智性 一切相现观 至顶及渐次
刹那证菩提 及法身为八
发心与教授 四种决择分 正行之… Read the rest
大手印愿文释
大宝法王自生金刚著
弟子张澄基 敬译
上师本尊坛城诸圣众,十方三世诸佛及佛子,
悲念于我于我所发愿,助令如意成就祈加持。
我及无边有情之所作,离三轮垢身心清净业,
如彼雪山深溪所流水,愿皆趋入四身佛海中。
乃至未得如此果位时,所有一切生生世世中,
不闻罪业苦恼之名号,愿常受用善乐之法海。
具信智慧精进及暇满,遇善知识得口授心要,
如法修持无诸中断障,愿受法乐生生世世中。
闻圣理量解脱无知障,思维口授永灭诸疑闇,
修生光… Read the rest
梵音楞严咒为何有如此多版本以及如何抉择之谈
作者:普敬法师
梵音楞严咒为何有如此多版本以及如何抉择之谈
许多佛友学习梵音楞严咒之后,发现梵音楞严咒有许多版本,比如法丰法师(简丰其)念诵的版本就和宏博法师乃至果滨居士等许多梵音教学者念诵的不一样,如此而产生疑惑,那么到底这是什么原因?
这是因为宏博法师(曾纪昌)乃至果滨居士等人念诵的都是以房山石经里面的487句为底本,而法丰法师念诵的则是大藏经里面被净严法师再校过的一个版本。
那么为什么国语楞严咒只有… Read the rest
恒河大手印释
《恒河大手印释》
贡噶上师传讲于江陵
张妙定居士整理记录
胡之真 译
大手印就是无手印,梵文嘛哈母渣(Mahamudra),也可译作“大象征““大印”。
大者,无所不包。至高天上。藏文译名中,于大印中,加入手字者,为尊重佛典之意。此手字,为尊称佛之手,表佛之如所有尽所有,及二无分别,空乐智慧。印者,亦表佛之无分别智(大圆镜智),此智最上,最高,且最密,犹如印符,又如印契.谓一切轮回涅磐之法,无不一一契合于佛之… Read the rest
王骧陆居士 悟前悟后心境略说
众生佛性本体,与佛不二,惟无慧照力,随业流转,是名曰迷。迷觉□若三途,性相则不二也。是以迷在心,觉亦在心,惟心不可得,迷觉同成为幻。□□境者,亦依幻离幻,冀依幻灭幻而已。
心境非是二物,所言灭者,仍心中幻起之影像也。此□在迷谓识,在觉名智,□□本觉名曰悟,悟□悟曰心□。悟自心与外境相接时,究如何景象,是随波流转耶?抑有所□耶?今与昔比,其力如何?能不被八风所动否?
行者自觉,譬如登高而下视,但能觉知其… Read the rest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曰童蒙止观亦名小止观)
No. 1915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今禅波罗蜜是。三曰不定止观。即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出。有一卷。今六妙门是。四曰小止观。即今文是。大师为俗兄陈针出。寔大部之梗概。入道之枢机。曰止观。曰定慧。曰寂照。曰明静。皆同出而异名也。若夫穷万法之源底。考诸佛之修证。莫若止观。天台大师灵山亲承。承止观也。大… Read the rest
大悲观音求修
敬礼上师圣观自在!
若欲修习大悲观音者,稳软座上,皈依上师最上三宝,为利一切众生成佛果故,修此大悲观音,如是发菩提心。
复次,自己心间月轮上想白色纥哩二合字,放无量光,从顶至于足底,遍身充满,净除一切业障病苦。其光涌出,灭除一切有情业障。
其光复回,融入己身,自性转成大悲观音。莲花月轮座上,金刚跏趺而坐,其身白色,一面四臂,初二手合掌,劝请一切诸佛,饶益众生。右次手执白色数珠,左次手执严宝白莲,身严种… Read the rest
论澄观对华严宗思想的发展
[杭州]浙江学刊,1995年第1期
49-53页
【作者】董平 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
华严宗成立于盛唐,为最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之一。该宗推杜顺(557-640)为初祖,智俨(602-668)为二祖,而其实际创建人则是三祖法藏(643-712)。法藏尝被武则天誉为贤首(本为菩萨名),故该宗亦称贤首宗;其说以法界缘起为根本思想,遂又称法界宗;其以《华严经》为立论之主要经典,故通常以“华严”名其宗派。
华严宗的… Read the rest
心要珍宝
(敦珠法王·无畏智慧金刚)
撷译自Counsels from My Heart
礼敬上师!
莲花生大士曾说:
不要去探究外境的根源
你应探究心性的本源
当你体悟到心性的本源时
你只了解一件事,但是所有一切皆因而解脱
如果你没有体悟到心性的本源
你虽在知道一切,但你没有一件事是了解的。
当你开始要作心性的禅修时,在坐姿上要留意的是背干要打直,让出入息能自然顺畅。凝视前面的虚空,眼半开半闭。念及一切如母有情的利益,你要进行直观…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