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語錄卷第二十三
汝州葉縣廣教省禪師語錄
師初開堂日。纔陞法座。大眾雲集。師捻香示眾云。此一瓣香。不從他方得。即汝州水土。然願皇帝萬歲。重臣千秋。文武百僚常居祿位。但某道薄人微。觸事荒瑣。謝郎中.巡檢.司徒諸官員等。光揚佛日。野干說法。釋迦和南。梵王前引。帝釋後隨。重法不重人。謝西州和尚。遠發緘封。曲獎卑能。悚惕無盡。兩院主首.街市檀越.堂內僧眾。請某開堂。說箇什麼即得。若說三乘五性來。又有經律論座主宣揚。若說仁義禮智信。又有夫子。夫子是儒童菩薩。入廛化俗。若是闡揚宗旨。又有諸方宿德和尚穿鑿了也。更教某甚處運斤斧即得。 便有僧問。祖祖相傳心印。印印皆親。師今出世。法嗣何人。 師云。寰中天子勑。塞外將軍令。 學云。法海一滴蒙師指。向上家風事若何。 師云。高祖殿前樊噲怒。須知萬里絕煙塵。 問。昔日世尊說法。梵王親躬。此日朝騎臨筵。將何指教。 師云。塞鴈過時聲咽咽。喜鵲喃喃悅殺人。 進云。與麼即法雨洪傾。人天有賴也。 師云。雲綻家家月。春來處處花。 問。不落諸緣。請便道。 師云。落。 問。如何是無縫塔。 師云。頭不梳。面不洗。 問。如何是出家人。 師云。緊褁頭。 進云。與麼即在家出家。 師云。麤麻鞋。 問。喫却施主食。將何報答他。 師云。老僧罪過。 進云。與麼即萬兩黃金亦消得。 師云。家醜不外揚。 問。寶劒未出匣時如何。 師云。不可錯怪老僧。 進云。出匣後如何。 師云。換手搥胸。 問。如何是禪。 師云。文殊殿。 問。如何是道。 師云。法堂是老僧葢。 進云。禪道相去多少。 師云。汝問我答。 進云。向上還更有事也無。 師云。有。 如何是向上事。 師云。七棒對十三。學家禮拜。 師云。教休不肯休。直待雨霖頭。 問。如何是清淨法身。 師云。廁坑頭籌子。 問。臨機一句。請師速道。 師云。速。 進云。與麼即沙場無眹跡也。 師云。滴血驗身容。 師乃云。達磨西來。為傳東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獨標萬像。物外宣揚。悟之者。纖毫不隔。迷之者。背覺合塵。中下之機。也須子細。莫虗過時光。各各有之。況以西來的意。教外別傳。道契一言。縱橫自在。打破髑髏。揭却腦葢。豈不是慶快。 僧問。學人來日擬入帝京。帝王不顧時如何。 師尋時頌答云。一年春盡一年春。觸日無私遍乾坤。時人盡唱無私曲。罕遇知音對者稀。 進云。與麼即處處通身去也。 師云。底事作麼生。 進云。十方世界盡是學人行履處。 師云。真師子兒。 進云。謝師證明。 師云。一翳在眼。空花亂墜。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云。麥賤米貴。 問。如何是當機一句。 師云。有你驢漢問。 進云。與麼即打鼓弄琵琶也。 師云。捺[革*紂]放屁聲。 問。如何是隨色摩尼珠。 師云。鬧市散本。 進云。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拍手唱歌行。 問。維摩丈室不以日月為明。和尚丈室以何為明。 師云。眉分八字。 進云。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雙耳垂肩。 問。如何是古佛心。 師云。何不高聲問。 進云。莫者便是也無。 師云。是即錯。 進云。如何得不錯。 師云。千錯萬錯。 問。如何是非非法義。 師云。十字路頭坐。 進云。不會意旨如何。 師云。一任眾人看。 問。如何是金剛不壞身。 師云。百雜碎。 進云。不會意旨如何。 師云。終是一堆灰。 問。如何是出家人。 師云。草深不露頂。 進云。露頂後如何。 師云。搒殺塚頭蒿。 問。無邊身菩薩來。還起也無。 師云。水牯牛。 進云。與麼即頭上安頭。 師云。一頓五升料。 問。蓮花未出水時如何。 師云。競生頭角。 進云。出水後如何。 師云。一場懡[怡-台+羅]。 問。承古有言。未得入頭。直須入頭。既得入頭。不得孤負老僧。意旨如何。 師云。獨脚蝦蟆能上樹。 進云。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野鵲帶席帽。 問。如何是戒定慧。 師云。破家具。
師上堂。良久。云。夫行脚禪流。直須著忖。參學須具參學眼。見地須得見地句。方始有相親分。始得不被諸境惑。亦不落於惡道。畢竟如何委悉。有時句到意不到。妄緣前塵。分別影事。有時意到句不到。如盲摸象。各說異端。有時意句俱到。打破乾坤界。光明照十方。有時意句俱不到。無目之人縱橫走。忽然不覺落深坑。 問。如何是道。 師云。萬緣俱頓息。夜半繡鴛鴦。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以手劃一劃。 進云。不會此意如何。 師云。合掌靈山問世尊。 問。如何是和尚心。 師云。長三尺。 進云。如何通信。 師云。方圓二寸餘。 問。學人未到來時如何。 師云。疑殺老僧。 進云。到來後如何。師兩手搥胸。 問。慈雲起處雷聲大。廣教門下霹靂聲時如何。 師云。今冬頻雨雪。來年麥大熟。 進云。恁麼即大眾有依倚也。 師云。焰頭誇富貴。今古化灰塵。 問。起坐相隨。為什麼不識。師以手劃一劃。 進云。恁麼即直截根源也。 師云。冥冥一去。杳杳何知。
師上堂。良久。云。宗師血脉。或凡或聖。龍樹馬鳴。天堂地獄。鑊湯爐炭。牛頭獄卒。森羅萬像。日月星辰。他方此土。有情無情。以手劃一劃。云。俱入此宗。此宗門中亦能殺人。亦能活人。殺人須得殺人刀。活人須得活人句。作麼生是殺人刀.活人句。道得底。出來對眾道看。若是道不得。即辜負平生。珍重。 問。忽遇大闡提人來。還相為也無。 師云。西天出白氎。 進云。未審此意如何。 師云。東土波斯鼻孔大。 問。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如何是一路涅槃門。 師云。洞山見雲門。 進云。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山僧是冀州人。 問。如何是真道人。 師云。露崖崖。 進云。不會意旨如何。 師云。莫遣外人聞。 問。心地法門與佛相去多少。 師云。闍梨致問。老僧有答。 進云。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五九盡日春。 問。如何是道。 師云。家家門前長安路。 問。如何是西來意。 師云。齋後一椀茶。 問。己事未明。以何為驗。 師云。閙市裏打靜槌。 進云。意旨如何。 師云。日午點金燈。 問。如何是無縫塔。 師云。破皮厚三寸。 進云。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金牓題名天下傳。 問。如何是清淨法身。 師云。蝗蟲步蜪驚人恐。飡食苗稼盡傷心。 進云。為什麼學人不識。 師云。無心伏物賀太平。
師上堂。有僧問。纔上法堂來時如何。師拍禪床一下。 進云。未審此意如何。 師云。無人過價。打與三百。 問。清淨伽藍。為什麼魚鼓喫飯。 師云。打草蛇驚。 問。路絕煙塵時如何。 師云。無手行者能打餅。 進云。恁麼即傀儡人抽牽也。 師云。無目之人不假燈。
師上堂云。聞鐘聲。即尋聲而來。如無鐘聲。向甚處去即得。若是上來下去。是何面目。不來不去。又濕地上坐了也。作麼生是衲僧出氣底鼻孔。道得底。出來道看。直饒道得。也是勿交涉。若是道不得。也即墮坑落壍。便下座。 問。煞父煞母。佛前懺悔。煞佛煞祖。向甚麼處懺悔。 師云。長連城。 進云。不會意旨如何。 師云。天靈葢。 問。承古有言。良由取捨。捨即是。不捨即是。 師云。大洋海底鑽龜卜。 進云。恁麼即取捨俱忘也。 師云。遇明眼人舉似。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云。杏熟來年麥。 進云。不會意旨如何。 師云。棗收當年禾。學人禮拜。 師云。彭祖壽年八百歲。莫忘却稀禾稹麥。 問。如何是衲僧活計。 師云。城東太山廟。 進云。不會意旨如何。 師云。判官手裏筆。 問。如何是露地白牛。 師云。破盆子。 進云。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堪作麼。 問。不落言詮。請師便道。 師云。西方極樂世界。 進云。恁麼即滿口道不得也。 師云。東土樹子大。 問。如何是和尚受用處。 師云。長三尺。 問。如何是毗盧體。 師云。寒時寒煞。熱時熱煞。 進云。不會意旨如何。 師云。冬天著火向。夏月取涼行。 問。學人心病。請師一服妙藥。 師云。破皮厚三寸。 進云。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杖頭挑取。
師上堂云。廣教有驗人關.截人機.活人句。還有人道得麼。若是道不得。辜負平生。 問。和尚朝也說。暮也說。還接得幾人。 師云。洎合疑殺老僧。 問。靈山如畫月。曹溪如指月。如何是真月。 師云。昨日擊金鐘。告報天下聞。 進云。恁麼即山河大地也。 師云。大眾齊合掌。香煙滿乾坤。 問。無目人來。請師指路。 師云。坐飡都不問。莫作問禪賓。 進云。不會此理如何。 師云。紫羅袋裏盛官誥。金牓題名天下傳。 問。大施門開。請師垂示。 師云。腦後抽簪。 進云。便恁麼會時如何。 師云。孤峯無宿客。 進云。噓。噓。師便打。 問。如何是世尊不說說。 師云。涅槃山側畔。香煙滿乾坤。 進云。如何是迦葉不聞聞。 師云。觀音.勢至引到西方。 問。如何是學人親切處。 師云。昨日十九。今日二十。 問。如何是毗盧師.法身主。 師云。僧排夏臘。俗列耆年。 進云。向上還更有事也無。 師云。有。 進云。如何是向上事。 師云。萬里崖州君自去。臨行惆悵怨他誰。 問。布鼓當軒擊。誰是知音者。 師云。眼中有澀釘。 進云。未審此意如何。 師云。喬翁賽南神。
師上堂云。諸禪德。若是說禪說道。說佛說法來。又匝匝地。遍天遍地也。更教廣教說箇什麼即得。若約至理論。似此之輩。且去涅槃堂內。粥飯裏將養始得。謂何如此。當言不避截舌。若是說禪。禪是病。若是說道。道亦非真。說佛被佛謾。說法被法障。也錯怪廣教。雖是善因。而招惡果。何不離此之外。試與廣教相見看。方有參學分。始得不被諸境惑。亦不落於惡道。還委悉得麼。直饒委得。入地獄如箭射。無人替代渠。莫道不道。珍重。 問。遍歷寰中。未曾逢一人時如何。 云師。椀。 進云。恁麼即碧霄雲外無依倚也。 師云。未曾解開[革*紂]。 僧云。錯。 師云。尋時打二十棒趂出院。 問。如何是密密處用心。 師云。閙市裏輥毬。 進云。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一任眾人看。 問。如何是涅槃門。 師云。三更無忌諱。 進云。未審此意如何。 師云。却忌五更時。 問。西州和尚遷化向什麼處去。 師云。寶塔元無縫。靈骨鎮天涯。 問。如何是涅槃路。 師云。玄沙不出嶺。寶壽不渡河。 問。如何是止令一句。 師云。古墓裏點燈猶作怪。樹上呌喚闍梨意如何。 問。六國來朝時如何。 師云。南有雪峯。北有趙州。 進云。恁麼即萬里絕煙塵也。 師云。目前無一物。不換太陽春。 問。遠遠相投。請師一接。 師拈起火示云。會麼。 云。不會。 師云。滿爐添炭猶嫌冷。路上行人只守寒。 問。維摩默然。文殊讚善。此意如何。 師云。莫埋沒維摩。 進云。恁麼即清淨道場。 師云。莫錯認定盤星。 問。春來萬物秀。石頭為什麼不生芽。 師云。為報遐方參禪子。只為麤心。致今廣教打二十。 進云。又太不慈悲生。 師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師上堂云。說底法即便是也。十二時中行住坐臥。喫粥喫飯。合掌頂禮。麤言細語。闘打相爭。揮拳掉臂。是也不是。若道不是。即法有二見。若道是。為什麼不休去。不歇去。若約至理論。須是待廣教與你打破髑髏。揭却腦葢。廓然山河無礙。豈不慶快。還委悉得麼。直饒委悉得。入地獄如箭射。無人替代渠。莫言不道。珍重。 問。彼自無瘡。勿傷之也。道合隨機。請師應用。 師云。今年頻雨水。何人不傷心。 進云。恁麼即雲散青天出。山高眾岫歸。 師云。日出天然異。森羅觸目真。 問。忽逢大闡提人來。師還相為也無。 師云。法久成弊。 進云。慈悲何在。 師云。年老却成魔。 問。如何是第一句。 師云。失。 如何是第二句。 師云。臰肉來蠅。 如何是第三句。 師云。今日好晴。 云。三句不分時如何。 師云。來日到崖州。 問。寶劒未出匣時如何。 師云。擗口著。 云。出匣後如何。 師云。拈却牙齒。 問。如何是論頓不留朕跡。 師云。日午打三更。石人側耳聽。 云。如何是語漸返常而合道。 師云。問處分明。覿面相呈。 問。三災競起。如何救之。 師云。廣教不問你。來日喫鈐槌。 云。不會師意如何。 師云。涅槃山側念彌陀。 問。如何是百骸俱潰散。一物鎮長靈。 師云。晴乾開水道。無事設曹司。 云。未審此理如何。 師云。雨下街頭濕。晴乾便無泥。 問。禁足九旬。須藉無蟲之地。甚處是無蟲之地。 師云。趂熟人民亂縱橫。五月麥熟盡息心。 云。不知甚麼處立身。 師云。夏月多毒熱。行人盡休歇。 問。雪山童子捨身。為求諸行。此行如何。 師云。掉臂街頭走。仰面看青天。 云。恁麼即迷人尋著向城路也。 師云。此人入地獄。萬劫出應難。 問。如何賓中賓。 師云。慙惶沒心情。 如何是賓中主。 師云。相手覷前程。 如何是主中賓。 師云。起坐甚分明。 如何是主中主。 師云。大祭不留身。 問。如何超師之作。 師云。老僧眉毛長多少。 問。古人一言便悟。和尚種種說。學人為什麼不悟。 師云。草鞋無底。 云。畢竟如何。 師云。皮襪無根。 問。如何是和尚四無量心。 師云。放火煞人。 云。慈悲何在。 師云。遇明眼人舉似。
師上堂。良久。云。總被須彌山塞却你諸人眼也。還覺麼。莫不識痛痒。若是去却須彌山。方有參學分。作麼生是去却須彌山底句。若是道得底。試對眾道看。若是道不得。也且莫亂磕。便下座。 問。師子吼時全意氣。文殊仗劒意如何。 師云。飛砂走石人驚怪。決定彎弓射尉遲。 問。如何是佛。 師云。白馬駞經。 云。如何是道。 師云。善信扼喉。 問。本來無一物。以何法示於人。 師云。無法示於人。 問。不施寸刃。便登九五時如何。 師云。不封不樹。 云。未審此意如何。 師云。今古不同且應時。 問。承古有言。藏身不吞炭。意旨如何。 師云。莫遣外人聞。 云。山雉枉遭傷。此意如何。 師云。天網恢恢。疎而不漏。 問。夏終此日。師意如何。 師云。今年夏末去年秋。東京西洛任意游。 問。大用現前。不存軌則時如何。 師云。虗空無筋骨。金槌打不入。 進云。恁麼即百雜碎也。 師云。彌陁佛前。親聞玉偈。 問。如何是塵中獨露身。 師云。塞北千人帳。江南萬斛船。 進云。恁麼即非塵也。 師云。學語之流。一扎萬行。 問。如何是和尚深深處。 師云。猫有歃血之恩。虎有起屍之德。 進云。莫便是也無。 師云。碓搗東南。磨推西北。 問。承教中有言。三人同坐解脫床。如何是解脫床。 師云。有言須得句。 進云。未審此意如何。 師云。不用更遲疑。 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師云。北邙山下。 進云。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千年中一遇。 問。世尊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如何是一大事因緣。 師云。梁園城裏丹鳳門。 進云。不會意旨如何。 師云。襄州出大悲。 問。行住坐臥。如何用心得不落於惡道。 師云。莫用心。 問。如何是文殊活人底草。 師云。須彌頂上雨霖霖。 進云。如何是文殊煞人底草。 師云。錯。 問。如何是功用智。 師云。舉目千山秀。大海徹底清。 問。疑情未息。如何除遣。 師云。碓搗東南。磨推西北。 問。學人迷路。請師直指。 師云。三更不閉戶。 進云。未審此意如何。 師云。日午不點燈。 問。承古有言。不在內。不在外。未審在什麼處。 師云。南斗六星北斗七。 問。一物不將來時如何。 師云。放下著。 進云。恁麼即纖毫不隔也。 師云。且擔著。
師上堂云。諸苦所因。貪欲為本。若滅貪欲。無所依止。若是無貪欲心。在處澇澇。隨所碌碌。山河大地不礙眼光。不礙眼光則且止。你道雪山童子眉毛長多少。眾中還有道得者麼。試對眾道看。為你證據。若道不得。辜負平生。便下座。 問。學人不曉三玄義。請師方便第一玄。 師云。截舌三分。 進云。如何是第二玄。 師云。沒蹬驢子夜三更。 進云。如何是第三玄。 師云。晴乾開水道。無事設曹司。 問。美玉貴金門。何異荊山體。 師云。錯。 進云。恁麼即鳳飛在處祥雲聚。龍行何慮少風雷。 師云。騎驢不把鞭。一世勿模樣。 問。如何是第一要。 師云。全令提綱行正令。却須當道與人看。 進云。如何是第二要。 師云。坐飡都不問。莫作問禪賓。 進云。如何是第三要。 師云。包含大地人皆喜。滿路謌謠賀太平。 問。如何是西來意。 師云。骨崙背象牙。 問。色身病。法身病。 師云。江山無阻滯。日月鎮長明。 問。承聞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某甲兩人出家。合作甚道理。 師云。截舌三分。 進云。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閙市裏臥街。 問。擬過青山時如何。 師云。金州出好漆。 問。文殊云。前三三。後三三。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昨夜風寒緊。今日又溫和。 問。如何是百尺竿頭進步底句。 師云。南贍部洲。北鬱單越。 問。如何是西來意。 師云。冬無積雪。夏無餘糧。 問。如何是古今無異路。 師云。俗人盡褁頭。 進云。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闍梨無席帽。 問。得船便渡時如何。 師云。鈍根阿師。 進云。恁麼即直截根源也。 師云。下坡不走。快便難逢。 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師云。臰肉來蠅。 進云。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師云。沒鐙驢子夜三更。 進云。如何是人境兩俱奪。 師云。光漆無人識。 進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師云。須彌頂上雨霖霖。 問。如何是一印印空。 師云。今年夏末臈人氷。 進云。如何是一印印水。 師云。未逢秋草死。爭忍下堦行。 進云。如何是一印印泥。 師云。兩重公按就。萬里江山應不迴。 問。寂寂無依時如何。 師云。觀身實相。 進云。與麼即謝師指示。 師云。廓然無邊。 進。龍女獻珠得成佛。學人無珠可獻。還得成佛也無。 師云。好日多同。贈土不贈金。 進云。恁麼即謝師指示。 師云。恐魔逐我後。鎮壓在廳堦。 問。古路重開時如何。 師云。無目之人不假燈。 進云。恁麼即七縱八橫沒去處也。 師云。拍手唱歌行。 問。師子吼時無意氣。文殊仗劒意如何。 師云。一送荒郊裏。千峯永不迴。 進云。恁麼即大眾齊合掌。一時念彌陀。 師云。不因寒食節。餘日且難來。 問。香煙起處。大眾側聆。當為何事。 師云。專聽三下鼓。喫粥五更時。 進云。此理如何。 師云。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里。 問。國師禮倒鐵天王。意旨如何。 師云。驚動十方剎。 進云。此理如何。 師云。當言不避截舌。
師上堂云。僧堂入。佛殿裏過。佛殿入。僧堂裏行。須彌山騎牛說話。木人打鼓唱歌。露柱每日搊箏。犍椎拍手笑他。若遇大乘根器。不在於言下。若是中下之機。也須子細。珍重。 問。未遇眾緣時如何。 師云。虗空無瑕翳。到者盡息心。 進云。遇眾緣後如何。 師云。任你大海變桑田。廣教誰能管得你。 問。抱璞投師。請師雕琢。 師云。把將來看。 進云。恁麼即得遇和尚。 師云。元來是箇糞毬。 問。古人有不了之句。請師為學人說。 師云。破皮厚三寸。 問。自己面目終日不見時如何。 師云。拈却牙齒著。 進云。見面後如何。 師云。大眾盡皺眉。 問。黑雲遮日時如何。 師云。道士戴簪冠。 進云。見日後如何。 師云。金剛眼睛大如拳。 問。生死事大。如何免得攀緣去。 師云。喚什麼作生死。 進云。與麼即是佛性也。 師云。又是七顛八倒。 問。看經即是。不看即是。 師云。青山無異路。東西任意遊。 進云。太不定生。 師云。自是盲者過。非日月咎。 問。萬里無雲時如何。 師云。今年大旱。 問。古鏡未磨時如何。 師云。磨他作什麼。 進云。磨後如何。 師云。堪作什麼。 問。古佛舍利為什麼拈不上來。 師云。家藏利器。盜者息心。 問。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未審將什麼對。 師云。將拄杖對。 問。驪龍頷下有珠。如何取得。 師云。用這糞毬作什麼。
師有時上堂。大眾雲集。師良久。以手槌胷三兩下。喚侍者。侍者應喏。師云。老僧今日頭痛。珍重。 問。聞鐘聲。只有這箇聲。為復別有。 師云。腦後三斤。 問。真性不隨緣。如何得正悟。 師云。大洋海底紅塵起。須彌頂上浪滔天。 問。如何是大作業底人。 師云。城外斬屠兒。 進云。不會此意如何。 師云。一斤秤不住。 問。大乘以心能荷萬善時如何。 師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進云。不會此理如何。 師云。沙門島裏望家鄉。
汝州寶應馳開堂法嗣書來。上堂。有僧問。花開五葉。法遍乾坤時如何。 師云。九月重陽節。菊花撲鼻香。 進云。恁麼即慈雲普潤也。 師云。廓然無一物。光明照十方。 問。如何是第一玄。 師云。平常道在。語必幽玄。 問。如何是第二玄。 師云。有問有答。日月長明。 問。如何是第三玄。 師云。何勞龜十問行年。 問。鐘聲纔罷。大眾臨筵。向上宗乘。請師舉唱。 師云。僧排夏臘。俗列耆年。 進云。恁麼即一雨普潤於大千也。 師云。日出天然異。光明照十方。 問。善法堂中伸一問。未審師還接也無。 師云。蜀地錦。觀陶綿。 進云。恁麼即承和尚慈悲也。 師云。廓然無障礙。縱橫任意游。
師上堂云。諸禪德。衲僧是通變道人。若遇鑊湯爐炭。諸般厄難。又如何免得。若是免不得。何名通變道人。作麼生是透脫諸般厄難底句。還有透脫得者麼。試對眾道看。為你證據。若是透脫不得。即是萬人作塚。無人替代渠。便下座。 問。師登師子座。祖意事若何。 師云。行為佛事。坐是道場。 進云。恁麼即橫身三界外也。 師云。三界外底事又作麼生。僧便喝。 師云。疑殺老僧這瞎驢。 問。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如何是不傳底事。 師云。爐中添火猶嫌冷。路上行人只守寒。 進云。未審此理如何。 師云。冬無積雪。夏無餘粮。 進云。恁麼即謝師指示。 師云。杖擲高聲唱。棒頭頂見血。學家禮拜。 師云。教休不肯休。直待雨霖頭。 問。承古有言。盡日忙忙。那事無妨。如何是那事。 師云。大眾一時聞。 進云。此理如何。 師云。行人盡帶悲。 問。百丈昔時參馬祖。豁然蕩盡更無疑。學人今日專請益。乞師方便為全提。 師云。黃河有九曲。陝府出鐵牛。 進云。大盡三十日。小盡二十九。已蒙師指示。向上機鋒又如何。 師云。深領這一問。擔枷過狀。有辱先宗。 進云。恁麼即學人禮拜有分也。 師云。兩重公按就。萬里江山應不迴。 問。眾手淘金。誰是得者。 師云。杖頭著眼看。 進云。請師盡令。 師云。灼然落深坑。 問。疋馬單鎗。離君獨戰時如何。 師云。腦後抽簪。 進云。恁麼即陣敗將軍馬空迴也。 師云。受領銀錢莫久停。
廣教勘辯語并行錄偈頌
師勘一僧曰。近離什麼處。 僧云。東京。 師云。你因甚口上破。 僧云。和尚也須子細。 師云。七棒對十三。庫下喫茶去。 師問僧。日暮投林。朝離何處。 僧云。新戒不曾學禪。 師云。生身入地獄。下去。 後有僧舉到隨州智門明教大師。大師云。何不道鏁鑰在和尚手裏。 因僧人事一箇書筒。師問曰。是箇什麼。 僧云。和尚識取好。 師云。元來是箇漆桶。 僧云。請和尚收。 師云。棺木裏努眼。 因聞童子念經聲。乃問僧曰。聞念經聲麼。 僧云。今日勘破。 師云。作家。 僧云。草賊大敗。 師云。老僧今日失利。 師勘五人新到云。總是雲居供養主那。 僧云。是。 師云。是即一齊坐。 因僧入室。請益趙州和尚栢樹子話。師云。我不辭與汝說。還信麼。 僧云。和尚重言。爭敢不信。 師云。汝還聞簷頭水滴聲麼。 其僧豁然。不覺失聲云[口*耶]。 師云。你見箇什麼道理。 僧便以頌對云。簷頭水滴。分明瀝瀝。打破乾坤。當下心息。 師為忻然。 師因不安。有僧問。四大本空。病從何來。 師云。口談藥方終不瘥。 僧云。不會此意如何。 師云。唯有醍醐心地涼。 師因與僧俗三五人行次。師拄一條白棒。一僧問云。只是少一箇皮五指。 師遂竪起展五指。問曰。會麼。 其僧俗云。不會。 師云。五輪指上放毫光。 師因去將息寮看病僧。僧乃問云。和尚。四大本空。病從何來。 師云。從闍黎問處來。 其僧喘氣又進云。不問後如何。 師云。撒手臥長空。 其僧云。[口*耶]。便告寂。 師與僧行路次。因見死人。僧便問。車在這裏。牛在什麼處。 師云。你蹩躃行。 僧云。牛又無。行箇什麼。 師云。你既無牛。因甚踏破脚。 僧云。恁麼即親從葉縣來也。 師云。莫亂走。 師因與僧摘藤花次。有僧問。此日摘藤花。他時還有果報也無。 師云。有即錯。 僧云。恁麼即無果報也。 師云。你却是箇作家。 師在首山會裏。首山一日問云。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即背。合喚作什麼物即得。 師於言下豁然頓契。遂於手中掣得竹篦。抝折擲于堦下。却云。是什麼。 首山云。瞎。師便禮拜。 師後到襄州廣德。廣德垂示云。禪德。直須是箇師子兒始得。諸人總具箇師子兒。 師便出問。承和尚有言。諸人總具個師子兒。如何是和尚師子。廣德便作師子吼。 師云。這箇猶是野干鳴。還我師子來。隨後便喝。撫一掌。 德云。真師子兒。 師云。是何語話。 德云。好好問兄弟。 師云。也不得放過。 師到洞山。問洞山。廓然無依。法歸何處。 山云。三飜羯磨。 師云。恁麼即知音不和也。 山云。知音不和底事作麼生。 師云。龜毛拂子長三尺。 山云。你因什麼眉鬚墮落。師便禮拜。 問僧。近離甚麼處。 僧云。襄州。師拽童子打一摑。便喝出。
塼庵
廣教塼庵。廓然無邊。隨緣度日。任性癡憨。森羅萬像。凡聖共傳。有人到此。雪山西畔。
送僧往東京
攀送老兄入梁園。杲日當軒不計年。為報我師林下偈。無心照破萬重關。
師有頌三首上監務祠部
祠部見處少人知。棲心歇地更無疑。有人借問平生事。日出東方月落西。
祠部見處處處通。山河大地是家風。任他前面花錦樹。無心伏物演真宗。
祠部見處廓然安。森羅萬像在目前。任他前面歡與樂。隨緣度日化人天。
先師有頌師逐句下釋語
背陰山子日陽多(云。逈然無背面)。南來北往意如何(云。不墮有無邊)。
有人借問西來意(云。從來無間斷)。東海東頭有新羅(云。大地不柰何)。
師不安有二頌
我今有病。無見無聞。清虗之理。日月長明。
我今有病。罕遇知音。直饒明得。喪却平生。
年老有頌
幻年七十三。真性不隨緣。廓然無障礙。清虗獨湛然。
僧不問話乃述頌五首
是你不問話。山僧不答禪。日頭恰正午。笑破土地口。
是你不問話。山僧沒合煞。日午打三更。露柱夜說法。
是你不問話。山僧實驚訝。冬後一百五。廣南出象牙。
是你不問話。山僧沒可把。鼻孔在這裏。拈來驀頭打。
是你不問話。山僧沒可誇。蕩蕩隨緣去。湖南出紵麻。
木魚謌
木魚謌。木魚謌。橫身三界臥。擺頭掉尾瞬金鱗。凡聖縱橫不柰何。
老胡聞。聳耳聽。聲聲振動古佛心。逍遙自在無私曲。蕩蕩行時任騰騰。
指日月。太山崩。踴踴躍躍魔軍驚。哮吼吟時雲隊隊。大洋海底霹靂聲。
共施主送羅漢供到南岳有頌
夙生慶幸。共結良緣。羅漢遺蹤。日月青天。松蘿鬱茂。取性巖邊。道人行處。滿目江山。露地白牛。廓然無伴。森羅萬像。只在目前。若人不會。何處相見。有人問著。直下看箭。
邀僧遊山頌
遊山日促路嶮巇。結束行裝莫駐疑。來日遍看山有色。擬心棲處隔山迷。
山門供養主經過覔頌
諸方化主往來多。青山綠水意如何。演若達多應認影。不知鷂子過新羅。
讚寶應第二代和尚真
師真師真。貌古稜層。言直訣烈。去住分明。森羅萬像。普濟羣心。往來禪子。大岳石崩。
我師之真。何用丹青。形如滿月。徧布乾坤。
送僧往東京有頌
攀送高僧入梁園。春去秋來不計年。蕩蕩行時無邪路。江山無滯笑西天。雪山童子言下喝。擬議中間萬萬年。
燈籠
一盞金燈號玲瓏。四方八面不施工。照破乾坤黑暗處。山河大地是家風。
送供養主
化主別仙邑。南北無西東。超然威音外。縱橫處處通。
明暗皆自爾。寂然天地空。萬緣俱頓息。哮吼振乾坤。
先師三周年忌
師真似日。三周已畢。遍在乾坤。翹足七日。大展壃風。狐魅屏跡。香茶供養。光漆誰識。
與僧看椹子
椹子黑榔檔。無心是道場。高僧飡一頓。果熟自馨香。
送氊供養主
前程化道莫辭辛。隨緣兀兀任浮沉。雲去水來為伴侶。時時哮吼振乾坤。
雪下有頌四首
此日好雪。誰言氷潔。粟米白銀。新羅日月。
此日好雪。萬民樂業。大展長空。凡聖路絕。
此日好雪。何勞言說。萬物無心。江山日月。
此日好雪。廓然敗賊。逼塞乾坤。誰人分別。
夏末送僧
高僧相伴過九旬。誰人言說話宗乘。離凡離聖縱橫妙。何人擬議落千峯。
僧親近云不知和尚門風師有頌
廣教無門風。縱橫處處通。大地紅塵起。失却主人翁。
雨下
此日好雨。乾坤無路。日月長明。西方淨土。
人事手巾與史諫議述十頌
廣教手巾。無功無能。觸目受用。青山白雲。
廣教手巾。亘古亘今。寂寥虗廓。打破乾坤。
廣教手巾。不恊眾情。有人借問。大岳石崩。
廣教手巾。何勞心神。明暗自爾。青山白雲。
廣教手巾。瞬目相呈。露地白牛。非凡非聖。
廣教手巾。誰見誰聞。直下便會。喪却平生。
廣教手巾。日月長明。縱橫自在。新羅國人。
廣教手巾。非功織成。隨緣度日。任性浮沉。
廣教手巾。逼塞乾坤。賢愚意解。笑殺胡僧。
廣教手巾。不用持論。言前薦得。翳却眼睛。
西禪深和尚請齋頌云。莫推延。莫推延。從來此事只如然。臘雪雰雰兩度降。不由人主不由天。
大師答頌
不推延。不推延。森羅萬像在目前。臘雲雰雰天地黑。露地白牛遍大千。
遊草庵頌
忽覩庵園。任性癡憨。有人到此。如隔關山。
備茶筵送供養主師後逐句識
有鹽無醋(釋云。如賊入空屋)。有菜無油(云。無私可隔)。隨緣兀兀(云。任性浮沉)。百味珍羞(云。觸類有得)。
僧言話次乃有頌
一到仙州四十秋。隨緣兀兀到此休。幸遇高僧相伴後。縱橫不意到峯頭。
僧寫真呈師師遂成頌自識之
誰人寫真(動用乾坤)。妙筆丹青(口吐詞華)。明暗自爾(乾濕同方)。何勞心神(任性浮沉)。吾真非假(觸類有得)。圖畫非真(擬心即差)。容貌陋質(天不能葢)。遍布乾坤(應物現形)。
年邁乃有頌
廣教六十八。凡聖俱歇滅。有人相借問。九月重陽節。
廣教六十八。誰人相體察。直下便會得。腦後三斤鐵。
送供養主
一年春盡一年春。相煩動道任浮沉。森羅萬像無私曲。一聲纔動斬乾坤。
扇子
廣教一柄扇。本來無背面。有時在手中。要且無人見。
拄杖
山僧一條杖。縱橫無比量。有時在手中。應用遍十方。
筇竹杖
筇竹九節。縱橫無邪。大展長空。凡聖路絕。
頌兩堂上座下喝
兩堂上座齊下喝。瞽目之人無分別。凡言賓主句下分。何勞龜卜問前程。
示徒
廣教一言。凡聖共傳。直下便會。萬里江山。
僧請益
兀兀隨緣任浮沉。不拘春夏及秋冬。闍梨請益平生事。問取寒山始知音。
衲僧衲僧。不用持論。言前薦得。腦後三斤。
李都尉問和尚生日述成十頌
山僧生日處處真。隨緣兀兀任浮沉。森羅萬像無私曲。日出天然照乾坤。
山僧生處廓然寧。不拘凡聖自在行。任他前面歡與樂。無心伏物賀太平。
山僧生處碧雲中。情與非情共一真。明暗盡時無邪路。明明不墮聖凡前。
山僧生處少知音。任性隨緣過幾春。有人借問平生事。石人打鼓木人聽。
山僧生處據令行。十方禪子盡皆驚。若人解接無根樹。海裏能挑水底燈。
山僧生處正令行。野老謳謌盡傳名。若人不識金剛用。涅槃山側井中人。
山僧生處亘古今。誰人言說話宗乘。離凡離聖縱橫妙。腦後抽簪祭鬼神。
山僧生處在林中。碧澗虎聲騁英雄。□迴驚動十方剎。萬里江山入千峯。
山僧生處峯頂上。迦葉聞鐘出洞門。粉骨碎身千萬劫。思量難報我師恩。
山僧生處碧潭中。不拘春夏及秋冬。一刀兩段須休去。何人擬議落千峯。
僧親近乃有頌
廣教一言。直下人嫌。若人借問。萬里江山。
上堂有頌
四十五年在仙州。凡聖縱橫任君遊。有人借問如何事。夜至三更到崖州。
古尊宿語錄卷二十三
古尊宿語錄卷第二十四
潭州神鼎山第一代諲禪師語錄
神鼎禪師。名洪諲。襄水扈氏子。自遊方。一衲以度寒暑。嘗與數耆宿至襄沔間。一僧舉論宗乘頗敏捷。會野飯山店中供辦。而僧論說不已。師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識唯心。眼聲耳色是甚麼人語。 僧曰。法眼語。 師曰。其義如何。 曰。唯心故。根境不相到。唯識故。聲色縱然。 師曰。舌味是根境否。 曰。是。 師以筯夾菜置口中。含胡而語曰。何謂相入邪。坐者駭然。僧不能答。 師曰。途路之樂。終未到家。見解入微。不名見道。參須實參。悟須實悟。閻羅大王不怕多語。僧拱而退。 後返長沙。隱於衡嶽三生藏。有湘陰豪貴來遊。福嚴即師之室。見其氣貌閑靜。一鉢挂壁。餘無長物。傾愛之。遂拜跪請曰。神鼎乃我家植福之地。久乏宗匠。願師俱往。何如。師笑而諾之。即以己馬負師。至十年始成叢席。一朽牀為說法座。
開堂日。指法座云。未登此座。化緣已畢。諸人還委悉麼。若委悉。散去得也。若不散去。不免登於此座。入方便品第二去也。且不得恠山僧。便陞座。拈香。此一炷香。奉為今上皇帝聖壽無疆。第二炷香。為府主.學士.合郡尊官。伏願長光佛日。永佐明君。第三炷香。此香不是戒定慧香。亦非旃檀沉水。只是汝州土。宜便燒云。供養首山和尚。以酬法乳。 師遂敷座。顧視大眾云。摩竭陀國親行此令。大眾還知落處麼。一句子該天括地。逈超格外。在眾聖之前。所以五天和不齊。梵夾不持來。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毗耶。三乘教外。一句別傳。敢問大眾。作麼生是別傳底。試對眾道看。遞相證明。 良久。云。直饒道得。亦未稱祖師意。且道如何稱得祖師意。諸兄弟。直須打辦精神。究徹根源。到這裏。不可說菩提涅槃。真如解脫。向上向下。坐禪入定。造橋梁。開義井。得麼。然則如是。不可無言也。山僧初行脚時。發足亦無正意。參禪學道只欲東京聽一兩本經論。以資平生。不期行來行去。到汝州襄城縣。恰遇汝州風發。鼓上首山。就中見一老和尚。彼時蒙它劈頭一錐。直得浹背汗流。當時不覺禮拜了。悔之不及。大眾。且道悔箇什麼。悔不拽下禪牀。痛與一頓。雖然如是。官不容針。私通車馬。下座。
小參。舉。洞山云。貪嗔癡。太無知。賴我今朝識得伊。行便打。坐便槌。分付心王子細推。無量劫來不解脫。問汝三人知不知。 師云。古人與麼道。神鼎則不然。貪瞋癡。實無知。十二時中任從伊。行即往。坐即隨。分付心王擬何為。無量劫來元解脫。何須更問知不知。 舉。資福三句。語第一句。祖師不知有。 師云。無人解會。 第二句。與祖佛為師。 師云。鼻孔在山僧手裏。 第三句。稱提祖佛。 師云。分明向你道。 舉。僧問首山。如何是和尚家風。山云。一言截斷千江口。萬仞峯前始得玄。 師云。首山只解說家風。不解用家風。 僧問。如何是用家風。 師云。[祝/土]。乃云。首山老漢若在。聞神鼎恁麼道。必然大笑一場。且道肯神鼎。不肯神鼎。試商量看。諸上座。夫參學須具參學眼始得。若只愛它人語句。記在意識下。自不能截斷。俗士尚云男兒不用分時財。衲僧家合作麼生。猛著精彩始得。珍重。 舉。僧問靈泉和尚云。如何是靈泉印。泉云。不傳不受。曰。交代時如何。泉云。淮南船子看洛陽。 師云。古人與麼道。意在如何。要會麼。不傳不受。珍重。 舉。僧問靈泉云。如何是靈泉曲。泉云。無弦琴有韻。絲竹動搖天。曰。還有知音也無。泉云。有。曰。如何是知音者。泉云。山上石人齊撫掌。溪邊野老始知音。 師云。神鼎即不然。 僧便問。如何是神鼎曲。 師云。要唱便唱。 曰。還有知音也無。 師云。有。 曰。未審是什麼人。 師云。無心意識者。 師云。神鼎與麼道。與靈泉如何。試商量看。須知各各家風事不同。珍重。
小參。舉。古金峰頌云。學道如鑽火。逢烟未可休。直待金星現。歸家始到頭。 師云。神鼎即不然。學道如鑽火。逢烟即便休。莫待金星現。燒脚又燒頭。且道神鼎恁麼道。為當違古人。順古人。別有道理。汝道入麼去底人好。入麼來底人好。到這裏。須具衲僧眼始得。莫受人瞞。珍重。
小參。良久。舉。鏡清上堂。良久。有僧問。祖歌如何唱。清云。拖送醉人酒。曰。入麼則辜負和尚也。清云。猛虎不食伏肉。 師云。古人恁麼道。句前明。句後明。會麼。未問已前會取好。
小參。舉。僧問趙州。黑豆未生芽時如何。州云。好合醬。 師云。神鼎即不然。若問。黑豆未生芽時如何。向伊道。堪作什麼。乃有頌曰。黑豆未生芽。誰道好合醬。本色衲僧聞。堪是甚模樣。華岳頭倒卓。須彌脚直上。莫言無法用。看取者相狀。 乃云。古人與麼道。神鼎與麼頌。且道違古人。順古人。還會麼。合醬也不中。是什麼道理。了取始得。珍重。 舉。僧問香嚴。如何是道。嚴云。枯木裏龍吟。曰。如何是道中人。嚴云。髑髏裏眼睛。後有僧舉問石霜。枯木裏龍吟時如何。霜云。猶有喜在。曰。髑髏裏眼睛時如何。霜云。猶有識在。 師云。石霜一向打疊去空界裏作活計。 後有僧舉似曹山。山云。這石霜老聲聞。作這見解。曹山有頌云。枯木龍吟真見道。髑髏無識眼初明。意識盡時消息盡。當人那辨濁中清。 師云。恁麼會取好。
小參。舉。鳥窠和尚。有小師辭。窠問。向什麼處去。曰。學佛法去。窠云。若是佛法。我這裏也有些子。小師便問。如何是和尚佛法。窠於身上拈起布毛示之。隨後便吹。小師忽然大悟。 師遂於身上拈起布毛呈大眾。隨後與一吹。云。會麼。久後不得辜負老僧。珍重。
小參。舉。令初上座領眾上石門。門曰。萬仞峯前石牛吼。穿雲渡水意如何。初無對。門云。山僧住持事大。參堂去。石門後舉令僧下語。曰。久響和尚。又云。訪道尋師明的旨。覺了根源顯異機。門曰。當時令初上座若下得遮語。不將它作參學人。 師云。不喚它作參學人。喚作什麼人。會麼。把手共行無間路。 舉。古人曰。游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作麼生是曹溪路。 有僧云。得者飲水之義。向阿誰說之。 師曰。知。 云。某甲即如是。師意又如何。 師云。出僧堂。入佛殿。便下座。
小參。舉。紫胡有狗。上取人頭。中取人腰。下取人脚。你若擬議。即喪身失命。 師云。古人提唱一段因緣。你道恁麼時。下得什麼語。神鼎當時若在他會裏。便出云。者畜生。又云。死。亦作退身勢。 白兆和尚亦云。白兆有狗。上不取人頭。中不取人腰。下不取人脚。也不擬議。咬得他死便得。僧問。如何是白兆狗。兆作狗聲。僧云。猶是喋屎狗。兆云。作麼生是咬人狗。僧把衲衣角便拂。兆便打。 師云。白兆道。也不擬議。咬得死便休。且道其僧便拂。兆便打。誰得誰失。白兆大似喪車後掉藥袋。亦有僧問。如何是神鼎狗。向伊道。誰敢倚門傍戶。僧禮拜。向伊道。神鼎也大嶮。 有僧便請益此語。師云。我當時要箇不惜身命底人。直至如今。無人稱得老僧意。你兩箇吐露箇消息看。 僧擬議。師云。死。
小參。舉。溈山示眾云。老僧百年後於山下作一頭水牯牛。左肋下書溈山僧某甲。正當與麼時。喚作溈山僧。又是水牯牛。喚作水牯牛。又是溈山僧。且作麼生商量。師乃有頌。不道溈山不道牛。認著何處有來由。 分明裂破應須會。會得還同不繫舟。
舉。石門示眾云。家山好。家山好。家山內有無根草。澄源異草競芬芳。春雷一震金仙道。 師云。作麼生是春雷。與大眾說破得麼。喝一喝。下座。
小參。舉。南泉上堂。僧問。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珠即不問。如何是藏。泉云。與你往來者是。僧云。不往不來者又如何。泉云。亦是藏。僧云。如何是珠。泉喚僧。僧應諾。泉云。你不會我意。 師乃有頌曰。渠問摩尼珠。摩尼在何許。呼名應答聲。諸方莫錯舉。
小參。舉。僧問風穴。如何是第一句。穴云。三要印開朱點窄。未容擬議主賓分。師隨後一喝。 如何是第二句。穴云。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爭赴截流機。 師著語云。未問已前錯。 如何是第三句。穴云。但看棚頭弄傀儡。牽抽都在裏頭人。 師著語云。明破即不堪。所以首山和尚道。第一句薦得。與祖佛為師。第二句薦得。與人天為師。第三句薦得。自救即不可。又云。自救也不了。 師云。神鼎亦有人問。如何是第一句。云。蒼天。蒼天。如何是第二句。云。有什麼。驢漢。如何是第三句。云。近前來。向你道。才近前便打。若恁麼會得。也不辜負祖師西來。若是從頭一一問過。幾時得休。佛法不是磨稜合縫底道理。似這一脉說話。須是久在它門風來始得。直是嫌佛不作。嫌法不說。方可如是子細。珍重。
小參。舉。古人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師云。古人恁麼道。非有利益。非無利益。神鼎即不然。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有何不樂。且道違古人。順古人。試撿點看。珍重。
舉古
僧問首山。一毫未發時如何。山云。路逢穿耳客。曰。發後如何。山云。不用更遲疑。曾有僧問神鼎。一毫未發時如何。神鼎只向伊道。白雲嶺上。云。發後如何。 師云。澗下水流。 師乃云。若是前來兩轉語。有可咬嚼。東看西看。若是神鼎。者語如喫木札瓦片相似。實無滋味。直是自見自悟始得。會麼。天高東南。地傾西北。 肅宗帝問忠國師。百年後所須何物。國云。與老僧作箇無縫塔。帝云。請師塔樣。國師良久云。會麼。帝云。不會。師云。吾有付法弟子躭源却諳此事。已後但問此人。國師遷化後。帝詔問躭源。源亦良久云。會麼。帝云。不會。源有頌。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黃金充一國。無影樹下合同船。琉璃殿上無知識。 師曰。前來國師如此作用。不能明了。次問躭源。源恁麼頌。且道盡善不盡善。雖成方便。須體解始得。會麼。神鼎為你諸人下四轉語。 湘之南。潭之北。 師云。君臣有路。 中有黃金充一國。 師云。淨妙體常。 無影樹下合同船。 師云。千聖同轍。 琉璃殿上無知識。 師云。凡聖路絕。 師云。若是恁麼會去。必不相賺。神鼎恁麼注解。只是辜負國師。 馬王請石門蘊和尚住夾山。鑾駕出接。自問。如何是西來大道。蘊云。御駕六龍千古秀。玉街排杖出金門。 師云。一等是祇對王臣太哥。三昧寬廓。何也。恁麼祇對。又不辜負西來大意。又善能回互。其中事理縱然。若有問神鼎。如何是西來大道。對云。行。且道與古人是同是別。久參禪客於神鼎語中有箇見處。沒量大人只怕往往蹉過。 僧問大哥和尚。千鈞之弩。不為鼷鼠而發機。忽遇大殺活底人來時如何。哥云。漢王纔入鴻門會。項莊舞劒始知難。又云。單雄解弄棗木槊。尉遲隨後唱番歌。 師云。如有問。千鈞之弩。不為鼷鼠而發機。忽遇大殺活底人來時如何。神鼎即向他道。千鈞之弩。不為鼷鼠而發機。亦曾有人問神鼎。千鈞之弩。不為鼷鼠而發機。答他道。阿剌剌。阿剌剌。其僧擬議。劈脊便打。且問諸人。是什麼道理。須知各各家風事不同。究取好。 忠國師問僧。近離什麼處。僧云。南方。國云。南方知識以何法示人。曰。南方知識道。一朝風火散滅。如虵脫皮。如龍換骨。本來真性。宛然無壞。國云。苦哉。苦哉。南方佛法。半生半滅。僧便問。未審和尚此間如何。國云。我此間身心一如。身外無餘。僧云。何得將泡幻之身同於法體。國云。你為什麼入於邪道。僧云。什麼處是某入於邪道。國云。不見教中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師云。若據者僧恁麼道。傳語也不解。累它南方知識。據國師恁麼。亦是龍頭虵尾。前來身心一如。向什麼處去。試撿點看。珍重。
小參。舉。溈山與仰山行次。溈問仰曰。前頭是什麼。仰云。枯樹子。溈又問芸田翁。翁亦云。枯樹子。溈云。這田翁他後亦匡五百眾。 師云。為復意在芸田翁處。為在仰山處。為復總不恁麼。諸上座。一切諸法縱然。更不用生事。它是父子說話。同道者方知。珍重。 僧問先德。遠遠投師。請師一接。德云。兩股金環鳴歷歷。如來寶杖親蹤跡。要會麼。有問有答。罕遇知音。又問一先德云。遠遠投師。請師一接。德云。地湧無源水。石人駕慈舟。 師云。此語為復與前來語同耶別耶。雖然一箇門風。也須是知它尊宿發語處始得。作麼生是地湧無源水。石人駕慈舟。會麼。海闊無舟。往來不隔。珍重。 南泉云。我十八上便會作活計。趙州云。我十八上便會破家散宅。你道破家散宅好。解作活計好。初機底人。且紹前語。久參底人。直須破家散宅。更有一言。萬里崖州。 僧問石門。如何是和尚家風。門云。解接無根樹。能挑海底燈。後其僧入室問。學人不解挑燈意。請師方便接無根。門云。賈島筆頭挑古韻。下筆之處阿誰分。又云。難遇知音。神鼎當初問。如何是知音。門云。逢迎直言三歲子。唱起巴歌異路行。又頌。無形無相大威神。為接羣生展手頻。鳥道不遮圓鑑體。金烏常出海東門。 師云。石門恁麼道。恁麼頌。還會石門家風麼。良久。云。金烏常出海東門。珍重。 梁山觀和尚悟道頌云。昔時珍寶被塵埋。何事今朝出故懷。參道喜明無說句。通玄不是意中猜。一炷定光輝法界。萬重塵鏁豁然開。超今異古終難況。幸感西胡特地來。 師云。諸上座。古人恁麼道。意在於何。且問諸人。作麼生是昔時珍寶。試對眾道看。道得。神鼎與你酬箇價數。若道不得。猶如糞土。久立。
小參。風不鳴條。雨不破塊即且止。作麼生打得箇翻車筋斗到梵天去。若有。出來作箇伎倆。有麼。莫教帝釋惡發。 後有僧入室。某甲當時出來左轉一轉便歸眾。 師云。莫教帝釋發惡又作麼生。 僧云。知恩者少。負恩者多。 師云。築着鼻孔。
應機揀辨
問。如何是賓中賓。 師云。瞎。 如何是賓中主。 師云。一似瞎。 問。如何是主中賓。 師云。放你三十捧。 問。如何是主中主。 師云。耶了。 問。如何是接初機句。 師云。山河大地。 問。如何是辨衲僧句。 師云。七棒對十三。 問。如何是正令行句。 師云。不通眨眼。 云。如何是立乾坤句。 師云。你擬作麼會。 問。古人有言。靈山話月。曹溪指月。如何是真月。 師云。照。 問。六國未寧時如何。 師云。道什麼。 云。寧後如何。 師云。謼殺人。 問。內外追尋一物無時如何。 師云。月似彎弓。少雨多風。 問。古澗寒泉時如何。 師云。不是衲僧行履處。 云。如何是衲僧行履處。 師云。不見有古澗寒泉。 問。家家門前火把子。意旨如何。 師云。四時八節。 問。問不轉時如何。 師云。即今是轉不轉。 云。謝和尚點破。 師云。通身覺路玄。 問。輪回六道底人。畢竟如何。 師云。不願成佛。 曰。為什麼不願成佛。 師云。佛亦不究竟。 云。請一言。 師云。昨日猶記得。今朝話無門。 問。不施寸刃。便登九五時如何。 師云。海晏河清。 曰。治化事如何。 師云。萬戶無門鑰。皷腹和太平。 問。路逢達道人時如何。 師云。勘破。 問。學人擬入海時如何。 師云。海生海。 曰。恁麼則全承此恩力也。 師云。黑風吹羅剎。回光却得妙。 問。曉夜不停時如何。 師云。是誰不停。 問。倒戈卸甲時如何。 師云。大勳不竪賞。 曰。請師原賜。 師云。退。 問。疋馬單鎗時如何。 師云。神鼎打退皷。 曰。畢竟事如何。 師云。想你不是者手脚。 問。菩提涅槃即不問。戴角披毛事若何。 師云。不是上座分上事。 如何是學人分上事。 師云。待你到這田地。始向你道。 曰。便恁麼時如何。 師云。退身三步。 問。二王相見時如何。 師云。膝行肘步。 曰。恁麼則全歸一主也。 師云。天下浩浩。 問。丹霄獨步時如何。 師云。老僧只管看破也。 曰。照破後如何。 師云。還我話頭來。 問。古人道。午前來者。木人喚得回頭。午後來者。木人喚不回頭。正當午時。喚即是。不喚即是。 師云。臈月二十五。 問。然燈前即不問。然燈後亦不問。如何是正然燈。 師云。一輪光灼灼。今古無晦瞑。 問。諸法未聞時如何。 師云。風蕭蕭。雨颯颯。 云。聞後如何。 師云。領話好。 問。蓮花未出水時如何。 師云。千山萬水。 云。出水後如何。 師云。萬水千山。 問。古帆未掛時如何。 師云。到岸也。 云。到岸後如何。 師云。猶是鈍漢。 問。師子未出窟時如何。 師云。吼。 曰。出窟後如何。 師云。悄。 問。魚皷未鳴時如何。 師云。看天看地。 云。鳴後如何。 師云。捧鉢上堂。 問。和尚未見先德時如何。 師云。東行西行。 云。見後如何。 師云。橫擔拄杖。 問。達磨未來時如何。 師云。西天此土。 云。來後如何。 師云。此土西天。 問。寶劒未出匣時如何。 師云。狼烟競起。 云。出後如何。 師云。天下太平。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 師云。天知地知。 云。見後如何。 師云。猶較些子。 問。和尚未見先德時如何。 師云。山河大地。 云。見後如何。 師云。日月星辰。 問。撥塵見佛時如何。 師云。佛亦是塵。 問。覺花未發時。如何辨其真實。 師云。冬寒夏熱。又云。天寒打撼戰。 問。兩手獻尊堂時如何。 師云。是什麼。 問。學人到寶山空手回時如何。 師云。臘月三十日。 問。戴角披毛即不問。寶劒出匣事如何。 師云。問處甚分明。 曰。恁麼則盡法無民。 師云。知時別儀。堪作闍黎。 問。三車引不出時如何。 師云。好。 曰。意旨如何。 師云。宜應自忻慶。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師云。饑不擇食。又云。逢迎不展手。門外有三車。 問。如何是接人之機。 師云。齋後來。向你道。 曰。即今為什麼不道。僧隨聲一喝。 師云。好。僧禮拜。 云。放你三十棒。 問。如何是和尚為人句。 師云。拈柴擇菜。 曰。莫只者便是也無。 師云。更須子細。 問。如何是和尚辨衲僧句。師竪起拳。 曰。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你不妨辨得好。 師在眾日。僧問。上座久後唱誰家曲調。 師云。手執無絃琴。騎牛脚打鼓。 問。如何是道人活計。 師云。山僧自小不曾入學堂。 問。濟物利生事如何。 師云。闍黎有問。山僧有答。 問。如何是和尚深深處。 師云。柴門不掩。任聽往來。 曰。還許人就近也無。 師云。且領前話。 官人指木魚問。這箇是什麼。 師云。驚回多少瞌睡人。 官云。洎不到此間。 師云。無心打無心。 問。古人道。解接無根樹。能挑海底燈。如何是無根樹。 師云。日用不知。 如何是海底燈。 師云。徹髓。 問。如何是清淨法身。 師云。灰頭土面。 為什麼如此。 師云。爭恠得山僧。 曰。未審法身向上還有事也無。 師云。有。 曰。如何是向上事。 師云。毗盧頂上金冠子。 問。殺父殺母。佛前懺悔。殺佛殺祖。什麼處懺悔。 師云。水長船高。 問。如何是真如體。 師云。如如不動。 云。如何是真如用。 師云。斬。 問。隔墻見角。早知是牛。隔山見烟。便知是火。隔墻不見角。是什麼。 師云。不麼問山僧。 問。布以七淨花。浴此無垢人。既是無垢人。為什麼却浴。 師云。清淨亦不立。 問。菩提本無樹。何處得子來。 師云。喚作無。得麼。 問。持地菩薩修路等佛。和尚修橋等何人。 師云。近後。又云。修猶未了在。 僧問首山。如何是佛。 山云。新婦騎驢阿家牽。 因僧請益。師乃有頌。新婦騎驢阿家牽。誰後復誰先。張三與李四。拱手賀堯年。 又頌。從上諸聖總皆然。起坐忪諸沒兩般。有問又須向伊道。新婦騎驢阿家牽。 師復云。然雖如此。未盡首山大意在。 僧云。如何是首山大意。 師云。天長地久。日月齊明。
靈雲桃花
傷嗟尋劒客。桃花遇春開。靈雲一見處。令我咲咍咍。
偶述三偈
長安甚樂到人稀(千聖同源)。到者須知不是歸(方可校些子)。直道逈超凡聖外(云有人不肯在)。由是曹溪第二槌(青霄無路)。
自在神鼎寺。少鹽兼無醋(內外推窮一物無)。雲水若到來。撒手空回去(我宗無語句。亦無一法與人)。
直下無一物。休言無著處(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禪流聞此說。不用更重注(更莫忉忉)。
歲旦云眾不下山
今年六十九(到與麼田地)。四大將衰朽(知)。自此不下山(休)。白雲且相守(彎彎圈圈。且任麼過時)。
僧見師舉話略有揀辨。乃問。如何得似和尚去。師云。闍黎受屈作麼
一自學參玄。諸方不問禪。水聲流自響。舉目看青天。
有宰官問師。坐禪如何。師頌云
寂寂無一事。醒醒亦復然。森羅及萬象。法法盡皆禪。
冬節頌
冬節年年事。世俗多般異。祖師門下客。長舒兩脚睡。
食後三巡茶。以表山僧意。皷聲若動時。敢望同來至。
師不赴王莽山請。僧問。佛不違眾生之願。和尚為什麼有請不赴。師云。莫錯恠老僧好。頌曰
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若人解了如斯意。大地眾生無不徹。
師在眾時與汾陽昭和尚共作拄杖頌
昭頌
一條拄杖標揭。徑直螺文爆節。有時橫擔肩上。大地乾坤挑括。
師頌
得處不在高峯。亦非深溪澗壑。如今幸得扶持。老病是為依托。一朝卓在孤峯。一任諸方拈掇。
頌上玉泉和尚
一種輪回又一迴。入廛垂手化羣迷。智大豈留生死界。悲深不住涅槃堦。毗盧經卷塵中現。優鉢羅花火裏開。非但我今難比況。千佛稽首歎奇哉。
示初機
一步一登臨。無非般若心。逢人只麼道。終不悞他人。
珍重何方去。家山一道光。箇中若不會。塵劫受忙忙。
送清首座
神峯寒露別知音。此後同誰話此心。出匣大聲驚宇宙。甚時終得會衣襟。
此日登途去。烟雲氣色全。我無相憶語。更在蘊於言。
偶述八偈
淡薄且隨時。家風誰得知。有人來請益。搖頭未許伊。
神鼎有一機。不用更遲疑。日午打三更。白淨崑崙兒。
神鼎有一言。絕慮不忘緣。日頭恰正午。曉夜過西天。
神鼎有一約。不用更斟酌。分明向你道。文殊問無著。
神鼎家風。水泄不通。禪客上來。換手槌[离-禸+月]。
神鼎一言。瞥爾三千。禪客上來。急急前行。
神鼎一說。不用分別。禪客上來。清風明月。
生緣襄水度歲華。偶携缾錫看天涯。路逢一人穿耳客。咄我回頭得到家。自此端然無一事。今居神鼎臥雲霞。有人若問西來意。遙指南山一段畬。
門人寫真求贊
神鼎真。誰人寫。吾之相。一如也。真相既爾。秋天月夜。瞻之寫之。摩訶般若。
古尊宿語錄卷之二十四
古尊宿語錄卷之二十五
筠州大愚芝和尚語錄
師太原王氏子。陞座。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師云。一言已出。駟馬難追。 問。如何是城裏佛。 師云。十字街頭石幢子。 問。如何是為人一句。 師云。四角六張。 進云。意旨如何。 師云。八凹九凸。 問。不落三寸時如何。 師云。乾三長。坤六短。 進云。意旨如何。 師云。切忌地盈虗。 問。昔日靈山分半座。二師相見事如何。 師云。記得麼。僧良久。 師打禪牀一下。云。多年忘却也。 師云。且住。且住。若向言中取則。句裏明機。也似迷頭認影。若也舉唱宗乘。大似一場寐語。雖然如是。官不容針。私通車馬。放一線道。有箇葛藤處。師遂打禪牀一下。云。三世諸佛盡皆頭痛。且道大眾還有免得底麼。若一人免得。無有是處。若免不得。海印發光。師乃豎起拂子云。者箇是印。那箇是光。者箇是光。那箇是印。掣電之機。徒勞佇思。會麼。老僧說夢。且道夢見箇什麼。南柯十更。若不會。聽取一頌。北斗挂須彌。杖頭挑日月。林泉好商量。夏末秋風切。
開堂升座。僧正宣疏白槌罷。有僧問。大用現前。不存軌則。請師揮劒。 師云。點眼知人意。看取令行時。 進云。腦後穿。 師云。齋後鐘。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云。推天磕地。 問。心法無形。如何彫琢。 師云。一丁兩丁。 進云。未曉者如何領會。 師云。透七透八。 問。如何是大愚境。 師云。四面峯巒秀。沿江一帶清。 進云。如何是境中人。 師云。滿城公子貴。林下道人棲。 問。拈槌豎拂即不問。當機一句事如何。 師云。燋頭燎面。 進云。雷音已徹青雲外。向上極則又如何。 師云。且領前話。乃云。問話且住。淨名杜口。猶涉繁詞。達磨西來。平欺漢地。放一線道去。也放箇葛藤處。所以李長者云。有情之本。同智海以還源。抱識含流。總法身而為體。諸仁者。既是總法身而為體。還知道須彌吞却法身。法身吞却須彌麼。諸仁者。朝夕與古佛同參。與諸方老和尚同參。山僧今日與大眾同參。且道參箇什麼。如是定當得。且認得箇著衣喫飰。猶去衲僧半月程在。若定當不得。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上堂。僧問。如何是道。 師云。八斛四斗。 進云。如何是道中人。 師云。煑粥煠飯。 問。寶劒未出匣時如何。 師云。切忌道著。 進云。出匣後如何。 師云。天魔腦裂。乃云。舉一步。須彌岌峇。海水騰波。不舉一步。放微塵國土。助一切諸佛出興於世。轉大法輪。還信得麼。若信得。西瞿耶尼喫飯去。
上堂。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云。白日燒地眠。夜間炙地臥。 問。既是清淨法身。為什麼却澡浴。 師云。頭出頭沒。 進云。為什麼如此。 師云。只為如此。 問。古鏡未磨時如何。 師云。照破天下人髑髏。 進云。磨後如何。 師云。黑似漆。
上堂。僧問。洪鐘纔擊。大眾雲臻。祖意西來。乞師垂示。 師云。六丁六甲。 進云。未曉者如何領會。 師云。會即錯。 問。馬師未見讓師時如何。 師云。緊。 進云。見後如何。 師云。切。 問。如何是佛。 師云。鋸解秤鎚。 師云。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一棒一喝。若雙峰而互出。賓主未辨。恓恓而萬里鄉關。照用雙行。擬擬而千差塞路。諸上座。到者裏。如何話會。乃云。棒喝齊施早已賒。古今皆贊出周遮。二途不涉憑何說。南海波斯進象牙。
上堂。僧問。特特上來伸三拜。乞師分付拄杖子。 師云。科。 進云。恁麼則功不虗施也。 師云。重因請首座開堂。 僧問。承和尚有言。一人悟道。三界平沉。首座悟道。三界還沉也無。 師云。不淹不抑。 進云。一言纔出。大地全收。 師云。落三落四。 師乃云。為眾竭力。葢為袈裟同肩。一處喫飰。莫是人各披一條。同鍋喫飰麼。此是分見。還知道三世諸佛共披一條。所以釋迦身長丈六。留下袈裟與彌勒。彌勒身長千尺。披得恰好。何故如此。葢為長者長法身。短者短法身。要得易會麼。古佛與露柱相交。佛殿與天王鬥額。若也不會。單重交拆。
上堂云。有時一喝只作一喝用。有時一喝作探竿影草。有時一喝如踞地師子。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劒。若是金剛王寶劒。不敢正眼覰著。覰著即喪身失命。乃有頌云。不是干將鑄。那關四氣吹。匣內青虵吼。逢妖任便揮。若得全提者。當機豈失時。毗盧驚得走。大眾盡攢眉。
上堂云。大愚相接大雄孫。五湖雲水競頭奔。競頭奔。有何門。擊箭寧知枯木存。枯木存。一年還曾兩度春。兩度春。帳裏真珠撒與人。撒與人。思量也是慕西秦。 舉。僧問汾州和尚。如何是接初機句。州云。汝是行脚僧。如何是辨衲僧句。西方日出卯。如何是正令行句。千里特來呈舊面。如何是立乾坤句。北俱盧州長粳米。食者無貪亦無嗔。 師云。將此四句語以驗天下衲僧。子細思量將此四句語。被天下衲僧一時勘破。
筠州府主李密諫請就上藍開堂。乃拈香云。恭為今上皇帝萬歲。太后千秋。又拈香云。此一瓣香。奉為府主密諫洎闔郡官僚。常居祿位。此一瓣香。奉為施主檀那。在筵龍象。 師乃云。還有人委得落處麼。若委得。隨機利物。應化無方。天上人間。出沒卷舒。縱橫自在。若也未委落處。釋迦老子.三世諸佛.二十八祖.天下老和尚。一時拋在爐中。從聽老僧葛藤。 時有僧問。如何是佛。 師云。還記得麼。 僧云。若不請益。爭知如是。 師擊禪牀一下。云。早是忘却了。 僧云。放和尚一線道。 師云。一任[跳-兆+孛]跳。 問。如何是洪州境。 答云。滕王閣下千峯秀。孺子亭前薄霧生。 僧云。如何是境中人。 答云。出入敲金鐙。朱衣對錦屏。 問。如何是翠巖境。 師云。洪井滔滔急。山高勢近人。 問。如何是境中人。 師云。朝去暮歸。 師復云。問話且止。山僧道薄人微。素無德行。叨承密諫諸官僚同伸堅請。陞於此座。上答皇恩。國祚永安。法輪常轉。且道法輪作麼生轉。欲得會麼。須彌山上倒飜身。却來堂中疊足坐。呵呵呵。是什麼。飯籮裏坐却受餓。和泥合水與麼過。上士聞之[口*(烈-列+(〡*臣*已))][口*(烈-列+(〡*臣*已))]。下士聞之肯可。子細思量。却成口過。要會麼。一六三四二。直言曲七一。桃李火中開。黃昏候日出。久立尊官。伏惟珍重。
上堂云。翠巖路滑。徒勞竚思。又云。翠巖路嶮巘。舉步涉千谿。更有洪源水。滔滔在嶺西。擊禪牀。下座。
上堂云。樵婦檐柴。醫王辨價。藥多病甚。便下座。
上堂。舉。雪竇和尚云。一問一答。總未有事在。假饒盡大地乾坤草木叢林盡為衲僧。異口同音。致百千問難。不消老僧彈指一下。並乃高低普應。前後無差。 師云。翠巖即不然。盡乾坤大地微塵化為衲僧。各致一問。問問各別。却向伊道。你許多衲僧皮下還有血麼。
上堂云。為眾竭力。禍出私門。便下座。
上堂云。槌鐘擊皷聚集。諸上座上來下去。子承父業。賺殺多少人。
上堂。舉。盤山頌云。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復是何物。 師乃豎起拂子云。微塵諸佛光明總在這裏照破你諸人心肝.五臟.脾胃.肝膽。衲僧面前不得道着。切宜忌口。擊禪牀。下座。
小參。示眾云。一擊響玲瓏。喧轟宇宙通。知音纔側耳。項羽過江東。與麼會。恰認得驢鞍橋作阿爺下頷。
小參。示眾云。僧中有奇人。俗士中亦有奇人。聖朝楊億侍郎有頌云。八角磨盤空裏走。金毛師子變作狗。擬欲藏身北斗中。應須合掌南辰後。 師云。要會麼。一偈播諸方。塞斷衲僧口。下座。
上堂云。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樹倒藤枯。恰認得箇倒根處。
上堂云。霧卷雲收。江山逈秀。不傷物義。波斯去帽。
上堂云。麤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諸上座每日上來。老僧說夢誑嚇諸人。雖然如是。子承父業。賺殺多少人。下座。
上堂云。十地驚心。二乘罔測。銅頭鐵額。擊禪牀。下座。
上堂云。端然據坐。度脚買靴。左視右顧。不准一錢。
上堂。舉。先翠巖云。我一夏與師僧東說西話。你看我眉毛在麼。保福云。作賊人心虗。 師云。何故如是。得人一牛。還人一馬。下座。
上堂云。大洋海底排班位。從頭第二鬢毛斑。為什麼不道第一鬢毛斑。要會麼。金蘂銀絲成玉露。高僧不坐鳳凰臺。下座。
上堂云。竪窮三際。橫徧十方。拈起也帝釋心驚。放下也地神膽戰。不拈不放喚作什麼。自云。蝦蟆。下座。
上堂云。若有仙陀者。更不待毫光。下座。
上堂云。三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乃拈起拂子云。狸奴白牯總在這裏放光動地。何謂如此。兩段不同。下座。
上堂云。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翠巖這裏即不然。三門前好與三十棒。何謂如此。棒喝齊施早已賒。古今皆贊絕周遮。二途不涉憑何說。南海波斯獻象牙。下座。
上堂云。大眾集定。現成公案也是打揲不辦。下座。
上堂。拈起香匣云。明頭暗合。道得。天下橫行。若道不得。且合却。下座。
上堂云。砂裏無油事可哀。翠巖嚼飯餧嬰孩。他時好惡知端的。始覺從前滿面灰。擊禪牀。下座。
因筠州張一郎到。上堂云。久思張處士。相別十餘月。今日上山來。鐵鉢煑山蕨。歸去到筠陽。但請與麼說。
上堂。僧問。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真實事。請師舉。 師云。兩段不同。向下文長。 問。滿身是眼。口在什麼處。 師云。三跳。 僧云。學人不會。特伸請益。 師云。章底詞秋罷。歌韻向春生。 師乃云。雲收霧卷江山白。皎日凝波又多途。下座。
拈古
舉。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據坐。外道云。世尊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 師云。大小世尊被外道當面塗糊。只如外道云令我得入。要且不曾夢見。既不曾夢見。為什麼悟去。 阿難問迦葉。佛傳金襴外。別傳箇什麼。迦葉召阿難。難應諾。迦葉云。倒却門前剎竿著。 師云。千年無影樹。今時沒底靴。 五通仙人問佛云。佛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仙人應諾。佛云。那一通。你問我。 師云。五通仙人如是問。佛如是答。要且不會那一通。 祖師問童子云。汝從何來。子云。我心非往。祖云。你住何所。子云。我心非止。祖云。汝無定也。子云。諸佛亦然。祖云。你非諸佛。子云。諸佛亦非。 師云。祖師一問。童子一答。總欠會在。如今諸人作麼生會。 罽賓國王仗劒問師子尊者云。師得蘊空否。者云。已得蘊空。王云。還離生死否。者云。已離生死。王云。既離生死。當施我頭。者云。身非我有。豈況於頭。王斬之。白乳高數尺。王臂自落。 師云。當時尊者引頸。王便舉刃。當恁麼時。有人出來。諫得住麼。至今無人斷此公案。如今衲僧作麼生斷。 傅大士云。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玄沙云。大小傅大士只認得箇昭昭靈靈。 師云。認與不認。來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 寶公令人傳語思大和尚云。何不下山來教化眾生。一向目視雲漢作什麼。思云。三世諸佛被我一口吞盡。何處更有眾生可度。 師云。思大只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 臨濟見僧來。竪起拂子。僧便禮拜。濟便打。 師云。這僧有理不伸。死而不吊。如今且作麼生與這僧出氣。 思和尚問神會。從什麼處來。會云。曹溪來。思云。你在曹溪得何意旨。會振身而立。思云。猶帶瓦礫在。會云。和尚這裏莫有真金與人麼。思云。設有。向什麼處著。 師云。真金瓦礫。錯下名言。如今喚作什麼。 思和尚令石頭送書與讓和尚。回來與你一箇鈯斧子住山。石頭才到。便問。不求諸聖。不重己靈時如何。讓云。子問太高生。何不向下問。頭云。寧可永劫受沉淪。不從諸聖求解脫。便歸去。思云。書達否。頭云。書亦不達。信亦不通。去日蒙和尚許箇鈯斧子。便請。思垂下一足。頭便禮拜。 師云。思和尚垂足。石頭禮拜出去。要且不得他鈯斧子。且道後來石頭用箇什麼。 五洩到石頭。便問。一言相契即住。一言不契即去。石頭據坐。洩云。與麼則不相契也。便出。石頭召云。闍棃。洩回首。頭云。從生至老。只是這箇。回頭作麼。洩忽然大悟。便抝折拄杖。洞山云。當時若不是五洩先師。也大難承當。雖然如是。猶涉途在。 師云。石頭據坐。五洩便去。石頭召他。却成多事。
有尼參臨濟。要開堂。談空勘云。你有五障。不得開堂。尼云。龍女成佛有幾障。空云。龍女現十八變。你試變看。尼云。不是野狐精。變箇什麼。空便打數下。 師云。且道尼具眼麼。只擔得箇斷貫索。且作麼生會。 僧問藥山。學人有疑。請師決。山云。晚間上來。為闍棃決疑。至晚上堂。大眾集定。山云。今日決疑僧在麼。其僧便出來。山下座把住云。大眾。這僧有疑。與一推。便歸方丈。 師云。藥山決疑。土上加泥。然雖如是。這僧也不得孤負藥山。 藥山尋常不為師僧說話。院主白云。堂中師僧久思和尚示誨。山云。槌鐘著。大眾集定。便歸方丈。院主隨後問云。和尚許為大眾說話。為什麼一言不措。山云。經有經師。論有論師。爭恠得老僧。 師云。藥山歸方丈。當初院主恠藥山不為他說話。可謂誤他三軍。
藥山示眾云。智不到處。切忌道着。道着即頭角生。道吾便出去。雲巖問藥山。智師兄為什麼不祗對和尚。山云。却是智頭陁會得。你去問取。雲巖却去問。師兄。適來為什麼不祗對和尚。吾云。我今日頭痛。你問取和尚。雲巖遷化了。吾云。雲巖不知有。悔不當初向伊道。雖然如是。要且不違藥山之子。 師云。雲巖不知有。悔不當初向伊道。只如道吾與麼道。還有也無。 大慈和尚云。老僧一生不會答話。只解識病。時有僧出來。大慈便歸方丈。 師云。這僧出來。大慈便歸方丈。並無箇道理。什麼處是識病處。如今也須子細。 僧參汝州南院。纔到面前。僧云。敗也。院引拄杖向僧面前。僧無語。院便打。 師云。這僧只知頂上生光。不知脚下有刺。 觀和尚見新到來。作麵引次。以引示之。其僧便去。觀至晚間問首座。新到在什麼處。座云。當時便去。觀云。是即是。祇得一橛。 師云。觀和尚道他得一橛。大似壓良為賤。何故。為他彼此是出家兒。 南泉拈起蕨菜問杉山。這箇大好供養。山云。非但者箇。百味珍羞他亦不顧。泉云。雖然如是。總須甞過。 師云。杉山與麼道。還免得麼。若免得去。未具眼在。若免不得。又違前言。 魯祖見僧來便面壁。 師云。魯祖何勞如此。不用面壁。若有僧來。云見什麼。知時好。 鄧隱峯在襄州破威儀堂只著襯衣。拈靜槌云。道得即不打。道不得即打。眾皆默然。峯便打。 師云。此語有勘破處。且道勘破阿誰。 臨濟上堂。有僧出立。濟便喝。僧禮拜。濟便打。 師云。臨濟也大正。如今作麼生會。 僧問洞山。時時勤拂拭。莫使有慶埃。為什麼不得他衣鉢。山云。直道本來無一物。也未得他衣鉢在。 師云。總不得他衣鉢。與佛同參。且道參得阿誰。 同光帝問興化。朕收得中原之寶。只是無人酧價。化云。如何是陛下中原之寶。帝引手展撲頭脚。化云。君王之寶。誰敢酧價。 師云。興化下一著語。可謂酩酊。如今作麼生斷。 靈雲悟桃花頌。三十年來尋劒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遂舉似溈山。山云。從緣得入。永無退失。汝善護持。又舉似玄沙。沙云。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 師云。有人如今問玄沙意作麼生。且道這箇人還徹也未。 臨濟上堂。有僧出來。濟便喝。僧亦喝。便禮拜。濟便打。僧無語。 師云。臨濟也太心麤。好彩是這僧。若是今時衲僧。且作麼生出氣。 地藏問僧。什麼處來。僧云。南方來。藏云。南方有何言教示徒。僧云。彼中金屑雖貴。眼裏着不得。藏云。我道須彌山在你眼裏。 師云。且道地藏還免得這僧眼麼。 僧問趙州。大耳三藏第三度覓國師不見。未審在什麼處。州云。在大耳三藏鼻孔裏。 師云。只如三藏還免得國師鼻孔麼。 國師三喚侍者。侍者三應。國師云。將為吾辜負汝。誰知汝辜負吾。 師云。國師與侍者總欠會在。如今作麼生會。 欽山問德山云。天皇也與麼道。龍潭也與麼道。未審德山如何道。德山云。你試舉天皇.龍潭底。欽山擬議。德山便打。 師云。欽山只顧其前。不顧其後。如今作麼生與欽山出氣。 石鞏為獵人。趂一鹿從馬祖庵前過。問云。還見我鹿麼。祖云。你是甚人。鞏云。我是獵人。祖云。你會射麼。鞏云。解射。祖云。一箭射幾箇。鞏云。一箭射一箇。祖云。你不解射。鞏云。和尚莫解射否。祖云。我解射。鞏云。一箭射幾箇。祖云。一箭射一羣。鞏云。彼此生命。何用射他。祖云。你既如是。何不自射。鞏云。若教某甲自射。直是無下手處。祖云。這漢無明煩惱頓歇。鞏於是以刀斷髮。在庵中執侍。 師云。馬祖一箭射一羣。猶未會射。山僧一箭射蠢動含靈無不中者。雖然如是。只道一半。留一半與後人道。 大禪佛參仰山。翹一足云。釋迦老子亦如是。西天二十八祖亦如是。和尚亦如是。某甲亦如是。仰山打四藤條。 師云。此不得作賞。不得作罰。如今作麼生會。 香嚴示眾云。如人上樹。口[口*(銜-金+缶)]樹枝。脚不踏樹。手不攀枝。忽有箇人問西來意。擬欲詶他。又喪身失命。不對他。又違他所問。 師云。問者答者俱不免喪身失命。如今衲僧作麼生會。 玄沙示眾云。諸方老宿盡道接物利生。忽遇三種病人。作麼生接。患盲者。拈椎竪拂他又不見。患聾者。語言三昧他又不聞。患瘂者。教伊說又說不得。且道作麼生接。若接此人不得。佛法無靈驗。 師云。早知燈是火。飯熟也多時。 玄沙上堂。眾集定。以拄杖一時趂下。向侍者道。我今日嶮入地獄若箭射。者云。且喜和尚再復人身。 師云。大小玄沙前不至村。後不至店。且作麼生道得出身路。 龍牙問翠微。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微云。與我過禪板來。牙取禪板。微接得便打。牙云。打即任打。要且無祖師意。又問臨濟。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濟云。與我過蒲團來。牙取蒲團。濟接得便打。牙云。打即任打。要且無祖師意。後住龍牙。僧問。和尚那時問二尊宿祖師意。此二尊宿道明也未。牙云。明即明矣。只是無祖師意。 師云。當初如是。如今衲僧皮下還有血麼。 南泉.歸宗.麻谷禮拜國師。到半路。南泉於地上畵一圓相。云。道得即去。歸宗入內坐。麻谷作女人拜。泉云。與麼則不去也。宗云。是什麼心行。 師云。當初若見。每人打一棒。且得天下太平。 法燈和尚示眾云。某甲本欲居山藏拙。養道過時。柰緣先師有不了底公案。出來了却。時有僧問。如何是先師不了公案。燈打一拄杖云。祖禰不了。殃及兒孫。僧云。某甲有什麼過。燈云。過在我。殃及你。 師云。為眾竭力。禍出私門。 龍牙問德山。學人收得鏌鎁劒擬取師頭時如何。山云。你向什麼處下手。牙指地。後到洞山。纔人事了。便舉前話。洞山拽拄杖云。還我德山頭來。牙無語。洞山便打。 師云。當斷不斷。如今作麼生斷。 雲居齊和尚問僧。從什麼處來。僧云。堂中來。居云。何得自謾。 師云。若不如是。爭知如是。 豐干欲遊五臺。謂寒山.拾得云。你若共我遊臺。便是我同流。你若不共我遊臺。不是我同流。寒山云。你去遊臺作什麼。干云。禮拜文殊。山云。你不是我同流。 師云。豐干大似辨才遇蕭翼。 溈山問仰山。甚處來。仰山云。田中來。溈山云。田中多少人。仰山插鍬叉手而立。溈山云。南山大有人刈茆。仰山拔鍬便行。 師云。只得一橛。諸人別有會處麼。 南泉一日兩堂爭猫兒。泉遂提起云。道得即不斬。眾無語。泉便斬。後舉似趙州。州將草鞋戴頭上出去。泉云。子若在。救得猫兒。 師云。大小趙州只可自救。 僧問六祖。黃梅意旨什麼人得。祖云。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否。祖云。不得。僧云。和尚為什麼不得。祖云。我不會佛法。 師云。會得二頭。不會三首。作麼生道得出身路。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僧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為什麼狗子無佛性。州云。他有業識性在。 師云。說有說無。也好兩彩一賽。如今作麼生道。 雲葢問石霜。萬戶俱閉即不問。萬戶俱開時如何。霜云。堂中事作麼生。葢云。無人接得渠。霜云。道也煞道。只道得八九成。葢云。却請師道。霜云。無人識得渠。 師云。先行不到。末後太過。呌。 紫湖和尚夜於僧堂前呌捉賊。大眾皆驚。有一僧堂中出。紫湖攔胸把住云。捉得也。捉得也。僧云。某甲不是。湖云。是即是。只是你不肯承當。 師云。紫湖買帽相頭。 趙州一日雪裏臥。呌云。相救。相救。有一僧亦來邊臥。州便起去。 師云。這僧在趙州圈裏。還有人出得麼。 洞山普請次。巡寮。見一僧不出。山云。你何不出普請。僧云。某甲不安。山云。你尋常安時又幾曾去。 師云。且道此僧幾曾不去。 龐居士問大梅和尚。久響大梅。未審梅子熟也未。梅云。你向什麼處下口。士云。百雜碎。梅云。還我核來。 師云。此二人前不至村。後不至店。 魯祖見僧來便面壁。南泉云。我尋常不欲向師僧道。未具胞胎已前會取。尚不得一箇半箇。魯祖與麼。驢年去。 師云。大愚這裏即不然。未具胞胎已前會得。打折你腰。 中邑和尚見僧來。乃拍口作和和聲。仰山來。邑亦拍口。山從東過西。邑又拍口。山從西過東。邑又拍口。山當面而立。邑云。你從何得。山云。從溈山得。山却問邑。師從何得。邑云。我從章敬得。 師云。看兩箇老和尚。可煞漏逗。對面相謾。琊云。愁人莫向愁人說。 達磨臨順世時。謂二祖云。你在吾身邊得箇什麼。祖禮拜。依位立。磨云。汝得吾髓。 師云。二祖被達磨塗糊。道得髓皮。也未夢見。因什麼紹嗣祖師位。 秘魔巖常持一叉。見僧來。乃云。道得也叉下死。道不得也叉下死。後大禪佛來。跳向秘巖懷裏。巖便撫大禪背三下。大禪起來斫手云。三千里外賺我來。 師云。還有賺處也無。非但賺他大禪佛。大愚今日也賺大眾上來。琊云。雷聲浩大。雨點全無。 仰山有僧來辭。山以手劃一劃。其僧不去。山又劃一劃。其僧乃去。 師云。前為什麼不去。後為什麼却去。要會麼。特為注破。前一劃與後一劃。都成兩劃。 佛在日。有一女子旋遶世尊三匝。乃入定。世尊勑文殊出此女子定。文殊盡其神力。不能出得女子定。世尊云。下方去四十二恒河沙國。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子定。于時罔明至女前彈指三下。女子從定而出。 師云。文殊是七佛之師。為什麼出女子定不得。罔明具什麼神力却出得。要會麼。僧投寺裏宿。賊入不良家。 文殊問無著。近離什麼處。著云。南方。殊云。南方佛法如何住持。著云。末法比丘少奉戒律。殊云。多少眾。著云。或三百。或五百。著却問。此間佛法如何住持。殊云。龍蛇混雜。凡聖同居。著云。多少眾。殊云。前三三與後三三。 師云。文殊道。前三三。後三三。作麼生會。要會麼。千年無影樹。今時沒底靴。 古人道。我有一句子。待犢牛生兒即向汝道。 師云。我即不然。犢牛生兒也不向你道。何故如是。若向你道。何處更有王老師。 道吾聞趙州來。吾取豹皮裩著。將吉嘹杖於三門下翹一足。州纔到。吾便唱諾。州云。小心伏事著。吾又唱諾。 師云。有人見得此二人落處。不妨具眼。若不知落處。未具眼在。乃擊禪床一下。云。若也不會。打與三百。 德山小參示眾云。今夜不答話。有問話者三十棒。有僧出禮拜。德山便打。僧云。某甲話也未問。和尚為什麼打某甲。德山云。你是甚處人。僧云。新羅人。山云。未踏船舷。好與三十棒。 師云。時人盡道德山作家用得好。若與麼。還曾夢見麼。大愚道。德山被這僧一推。直得瓦解氷消。雖然如是。今日覔一箇尊宿也大難得。 普眼菩薩入定。遍觀三千大千世界。覔普賢菩薩不見。未審普賢在什麼處。佛言。汝但於靜三昧中起一念。必見普賢在空中乘六牙白象。 師云。諸人者。且作麼會。普眼推倒世尊。世尊推倒普眼。你且道普賢在什麼處。
劒頌
輝日流光勢。還曾結眾疑。吹毛橫宇宙。擬把却施為。
瞥起和根去。擡眸早已遲。投機須得妙。何處覓牟尼。
古尊宿語錄卷之二十五
古尊宿語錄卷第二十六
舒州法華山舉和尚語要
師入院。上堂。示眾云。夫第一義諦。非智辯所詮。心機所測。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既到這裏。復且如何。直須坐斷毗盧。不存凡聖。還能如是麼。若也未能。山僧重說偈言去也。不結毗盧印。那弘古佛心。明月照幽谷。寒濤助夜砧。諸人委悉麼。各希發問。 問。昔日靈山分半座。師今登陟意如何。 師云。你承當得麼。 問。如何是法華境。 師云。後不搆前。 如何是境中人。 師云。三日後看。 問。祖意西來事。請師直指陳。 師云。截耳臥街。 僧云。見者盡攢眉。 師云。非公境界。 問。不落今時。請師道。 師云。落。 問。如何是佛。 師云。蘆芽穿膝。 僧云。如何是道。 師云。七縱八橫。 僧云。如何是道中人。 師云。緊褁頭。 僧云。如何是和尚家風。 師云。廣額旃陀羅。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云。朱唇皓齒。 僧云。學人不會。 師云。斜墜搔首。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為什麼百鳥銜花。 師云。果熟猿猱重。 僧云。見後為什麼不銜花。 師云。踈林鳥不過。 問。雪覆千山時如何。 師云。樵人迷古路。漁父鏁孤舟。 問。可來白雲裏。教你紫芝歌。如何是紫芝歌。 師云。不是吳音。切須漢語。 問。數日不聞師誨語。今朝陞座意如何。 師云。一年春盡一年春。 師乃云。夫參學須具擇法眼。不得顢頇。若得正眼精明。一切無滯。不見古人道。一句語中須具三玄。一玄中須具三要。古人恁麼道。意在於何。鵞王擇乳。素非鴨類。
上堂云。即心即佛。黃葉止啼。非心非佛。驗病施方。你道到這裏作麼生。
上堂云。擬著即垛生招箭。不擬著即三千里外。
上堂云。白眉不展手。長安路坦然。歸堂喫茶去。
上堂云。釋迦不出世。達磨不西來。佛法遍天下。談玄口不開。
上堂云。若開口。又成增語。不開口去。又成剩語。乃云。金輪天子勑。草店家風別。
上堂云。菩提離言說。從來無得人。雖然如是。不免口過。
上堂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且道是什麼。刻舟求劒。膠柱調絃。
上堂云。三乘十二分教只是箇藥方。且道治什麼病。乃云。父母緣生口。
上堂云。鐘鳴鼓響。鵶鳴鵲噪。為你諸人說般若。講涅槃了也。諸人還信得及麼。觀音.勢至向諸人面前作大神通。若信不及。却往他方救苦利生去也。
上堂云。三世諸佛口掛壁上。天下老和尚作麼生措手。你諸人到諸方作麼生舉。山僧恁麼道。也是久日樺來唇。喝一喝。
上堂云。古人有一轉不了底因緣。舉似大眾。分明記取。
上堂云。諸高德。叢林規矩。朝晚二時上來相見一回即不可。若約佛法事。塵劫來未曾昧。雖然如是。敗種且不發芽。
上堂云。大眾會麼。師子一滴乳。能破八斛驢乳。記得僧問老宿。如何是佛。對云。不封不樹。大眾會麼。若不會。重下注脚去也。不封不樹以棘欒。
上堂云。古人道。我若一向舉揚宗乘。法堂裏草深一丈。不可為闍黎鏁却僧堂門去也。雖然如是。也是烏龜陸地弄塵行。
上堂。舉。古人道。一塵起。大地收。 師云。一葉落。天下秋。
上堂。舉。南泉云。道箇如如。早是變也。今時師僧須向異類中行始得。且道作麼生是異類中行。乃云。石牛長臥三春霧。木馬嘶時秋後泉。
上堂。舉。僧問曹山。如何是一不老。山云。枯木。僧云。如何是一老。山云。不扶持。有僧舉似九峯。峯云。三從六義。諸上座會麼。愛他年少婦。須是白頭兒。
上堂云。語漸也。返常合道。論頓也。不留朕迹。直饒論其頓。返其常。也是抑而為之。
開爐示眾云。一二三四五。任君顛倒舉。露柱與燈籠。何曾成佛祖。不惜眉毛者。直下便道取。 僧問。未審道箇什麼。 師云。潔己輕裝外。瓶盂共毳袍。 僧云。正當與麼時如何。 師云。夜禪孤月冷。晨朝片雲高。 僧擬議。師云。會麼。 僧云。不會。 師遂作頌示之云。三十五十。何須更舉。方圓變通。去除佛祖。他未彰名。余不能取。 僧問。如何是賓中賓。 師云。開口雖無力。吐氣却慚惶。 僧云。如何是賓中主。 師云。一條新竹杖。三事舊麻衣。 僧云。如何是主中賓。 師云。[山*突]屼何人顧。坦然孰可聞。 僧云。如何是主中主。 師云。萬仞齊開覩。千峯露出顏。 僧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師云。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僧云。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師云。一朝權在手。看取令行時。 僧云。如何是人境兩俱奪。 師云。寰中天子貴。塞外將軍雄。 僧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師云。一等乾坤。日月俱明。 問。如何是佛。 師云。手不如脚。 僧云。如何是諸佛家風。 師云。荒田耕不罷。又被別人爭。 問。自古及今。不從人得。六祖黃梅。傳箇什麼。 師云。德山棒。 僧云。傳後如何。 師云。那用臨濟喝。 問。如何是佛。 師云。紫雲常捧足。黑霧擁身行。 問。法身無形。如何建立。 師云。古廟香爐。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 師云。新鞔鼓子鼕鼕響。 僧云。見後如何。 舊鼓皮寬打不鳴。 問。生死事大。請師相救。 師云。洞庭湖裏失却舡。 問。如何是本源。 師云。山高峯峻。 問。語不投機。請師提唱。 師云。山藏海納。 問。久居岩谷。一物全無時如何。 師云。脚瘦草鞋寬。 問。不犯一切。請師提綱。 師云。聾人遠聽。 問。自知當作佛。未審什麼人證據。 師云。志公剪刀。 問。如何是親切一句。 師云。六祖是新州人。 問。如何是最初一句。 師云。父母未生前。 問。如何是不動尊。 師云。今日遭逢。 問。如何是透法身句。 師云。三箇猫兒一箇獰。 僧云。如何是法身。 師云。無過於此。 問。不動根源。如何接物。 師云。惡虎不如善猫兒。 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 師云。赤水求珠。孫賓打瓦。 僧入室次。師垂語云。重整釣竿橫海上。拋鈎未必愛魚吞。 僧云。多年枯木。今日重生。 師自代云。紅絲曲裏無金磬。碧旗歌外有文官。 僧云。垂下綠絲重著餌。必然釣得大金魚。 僧入室展座具始收。師云。一展一收。法法皆周。擬欲更問著甚來由。遂問。會麼。 僧云。不會。師便打。 問。既是善知識。為什麼事養生殺生。 師云。生者自生。死者自死。未雨先驚蟄。只要小蛇知。 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 師云。藏頭白。海頭黑。 僧云。汾陽的子。臨濟兒孫去也。 師云。莫亂針錐。 問。法華專使伸三請。祖意西來事若何。 師云。天晴道路乾。 問。德山棒。臨濟喝。意旨如何。 師云。截舌三分。 僧云。四海傳揚去也。 師云。苦痛深。 僧問。如何是賓中賓。 師云。冥然渡曉春。 僧云。如何是賓中主。 師云。莫謾窺門戶。 僧云。如何是主中賓。 師云。威喪濟漂淪。 僧云。如何是主中主。 師云。光寒星斗稀。 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師云。白菊乍開重日暖。百年公子不逢春。 僧云。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師云。大地絕消息。翛然獨任真。 問。如何是人境兩俱奪。 師云。草荒人變色。凡聖兩齊亡。 問。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師云。清風伴明月。野老笑相親。 僧問。承古有言。須彌為槌。虗空為鼓。還許學人打也無。 師云。無你下手處。 僧云。更不請鎚。 師云。我不能打得你。遂頌云。鹽官有鼓高低辨。于北南泉便整齊。背面須來唐土擊。當頭不薦北番提。入番急磨腰下劒。出塞須用自家才。珍重老師不轟破。我在江東君在西。 僧問。學人未遇大機。請師一喝。 師云。是什麼機。 僧云。大機。 師云。若是大機。爭受一喝。僧便喝。 師云。一潭綠水。兩處洪波。 僧有頌云。高提祖印息狂機。坐臥應須鑑者知。却被明師全打破。外求佛祖豈為奇。 問。承師有言。一物不將來。放下箇什麼。意旨如何。 師云。你是了因。放下箇什麼。 僧云。佛法無多子。 師云。欠我劈脊棒。你作麼生。 僧云。元來無許多般。如今却作模樣。 師以頌示云。汝錫高飛我即休。此生無喜亦無憂。雲開任待風吹散。留取碧潭月正秋。 僧問。趙州東門.西門.南門.北門。意旨如何。 師云。有問有答。 僧云。不問不答時如何。 師云。却被你道著。以頌示之云。四般俱已息。六種豈能分。倚南閑度日。傍北別無門。巧語從教設。玄辭謾共論。逈出威音外。不到是非奔。 僧問。如何是雲間一竅。 師云。開張閉合。遂以頌示之云。雲門一竅坐間心。把斷遊人更莫尋。任是有誰居壁上。也教無事訪知音。 僧問。如何是本來宗。 師云。密室不通風。却問。你作麼生會。 僧云。春日櫻桃朵朵紅。 僧云。如何是本來宗。 師云。不問不答。 僧云。豈無方便。 師云。明明向你道。 僧云。謝師方便。 師云。汝莫受方便。 僧云。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師云。千山堆皓玉。萬木折寒梅。遂以頌示之。今古甚有方便。是物頭頭露現。坦然萬樣千般。突兀無過有焰。未悟且須保惜。悟了便生厭賤。中下急急著眼。上士誰能顧盻。 因僧參。有頌。要接諸人向上坡。左手提携右手過。太陽焰裏分八字。南海波斯不較多。 僧問。要接諸人即不問。如何是向上坡。 師云。窗外月徹曉。室中燈更明。 僧云。左手提携即不問。如何是右手過。 師云。放開非在手。却閉不從他。 僧云。太陽影裏即不問。如何是分八字。 師云。舶主能藏寶。青巾葢頂門。 僧問。如何是西來的的意。 師云。與我取拂子來。僧過拂與師。師便打。 僧於此有省。遂以頌呈。蒙師一拂太多端。打破從來滿肚憨。別處不能求妙解。目前却覩自家顏。 僧問。久在途中。請師一接。 師云。虗空烜爀無涯岸。海月圓時別有天。 僧云。不會。 師云。却是真箇。遂以頌示之。學道如行路。途中未得休。直到長安日。方能見聖游。 嶺南懃和尚有頌示本禪人云。林葉始經秋。游雲出幽谷。禪人錫亂飛。往復不往復。往復不往復。六六三十六。 師因見。乃問。作麼生是往復不往復。 本云。歷歷乾坤外。的的宇宙中。 師云。作麼生是六六三十六。 本云。今日既然煩道用。得師坦蕩至無為。 師游園。見千葉蓮池。乃問僧云。池在這裏。蓮在甚處。 僧云。白浪起時應難見。未覩波澄別却逢。 師云。明向上事。 僧却問師。池在此。蓮在甚處。 師云。未至日藏青[竺-二+韋]外。時來透向碧波心。 僧遂以頌呈。四海應難見。五湖易得存。綠波還有月。白浪忽成紋。朵朵分千葉。數株共一根。久在池中長。誰人折上盤。 問。七星光彩天將曉。不犯皇風試道看。 師云。將軍馬蹄紅。 僧云。錯。師便打。 僧云。灼然。 師云。七棒對十三。僧禮拜。師噓噓。 問。法華曾演汾陽旨。白雲今日事如何。 師云。誰知蓆帽下。元是昔愁人。 問。驪珠逐月即不問。龍劒衝星事若何。 師云。寒光急急。 問。萬里無雲即不問。一條霜刃事如何。 師云。誰敢動著。僧禮拜。 師云。小慈妨大慈。便打。 問。智識不到處時如何。 師云。三門不曾開。 僧云。誰是知音者。 師云。口似鼻孔。 問。寶劒未出匣時如何。 師云。住。 僧云。出匣後如何。 師云。點。僧禮拜。 師云。三三。 問。如何是佛。 師云。波斯倚夜臺。 問。古人道。承言者喪。滯句者迷。學人總不恁麼時如何。 師云。點檢舌頭看。 僧云。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師云。伶俐人難得。 問。明月海雲遮不得。舒光直透水晶宮時如何。 師云。打破了來相見。 問。佛身充滿於法界。未審向什麼處行履。 師云。眉毛重多少。 僧云。不離當處常湛然。 師云。滯殼迷封。 問。不落言詮。請師端的。 師云。鐵門路嶮。 問。驪龍含月即且置。龍劒衝天試用看。 師云。山河岌峇。日月斗昏。僧禮拜。師噓噓。 僧問。如何是佛。 師云。老僧當門無齒。 僧云。為什麼如此。 師云。只為老僧謗佛。
小參。示眾云。諸上座。禪僧家以寂住為本。夫行脚者。不在觀州翫府。看山門景致過時。為什麼事。葢為生死事大。從上古人。凡到所在。見一箇村院主也須問過。如今晚學往往蹉過。不肯遞相博問。記得龍牙問德山。學人仗鏌鎁劒擬取師頭時如何。德山便引頸。牙云。師頭落也。德山便休。諸上座。莫是德山無機鋒麼。為當別有道理。乃云。德山引頸。龍牙劍[鬳*(犬/齒)]。
小參。示眾云。諸上座。佛法有什麼事也。莫見老和尚道無事便無事去。法身無為。不墮諸數。古德道。不信佛菩提。是則解空第一。所以道。說佛說祖。談玄談妙。皆屬增減語。既然如是。諸人又向什麼處參。須具行脚眼始得。乃拈拄杖云。有人道得麼。出來相見。有麼。有麼。眾無對。 師云。老僧今日失利。 師因入縣。看官岑員外問。文殊騎師子。普賢騎象王。和尚為什麼不乘騎。 師云。院中無。 外云。達磨乘蘆渡龍慶江。和尚打轎又且何妨。 師云。山僧不揑恠。 師訪郡主。郎中云。舍弟屯田。不會祖師道。 師云。屯田雖不會。刑部又且標格不同。 中云。雖然如是。柰何心中未達。 師云。文彩已彰。 中云。不敢。 師云。爭敢埋沒。 中又云。今時參學人。好教他見德山。 師云。見後如何。中大笑。 師云。對覩不施。 天使牛太保入寺。舉李都尉法身頌。請師指示。師云。天使甚處人事。 使云。東京城裏人。 東京城裏說話。西京城裏應諾。 使云。不會。乞師指示。 師云。張公喫酒李公醉。鍾馗解舞十拍子。 使云。弟子夙生多幸。作禮而去。 戚殿丞入寺。遊山行次。見粟種。遂問。黃底是。白底是。 師云。粟。戚公令人搓破。 師云。今日遭皮剝。 戚云。也須點檢。 師云。今日失利。 戚到清泉又問。泉為什麼太混。 師云。昨日山中大會。 戚云。今日事作麼生。 師云。閙從何處來。 王學士同運使到院。師云。請學士祇應運使說話。山僧只知林下事。 學云。未審林下事如何。 師云。苦益菜羹粟米飯。又云。偏打不防家。
行錄
師至荊南分金善和尚處。問。回互不回互。 師云。總不恁麼。 金云。為什麼喫福昌棒。 師云。一家有事百家忙。 金云。為什麼脫空謾語。 師云。事不[日*瓜]起。 金云。入水見長人。 師云。調琴澄太古。琢句體全真。遂呈頌云。回互不讓前。當頭戶底閑。罕逢臨濟喝。蹉過老德山。世事從他到。鳥道絕人攀。倜儻天然竅。坐斷趙州關。 到公安遠和尚處。問。作麼生是伽藍。 師云。深山藏獨虎。淺草露羣蛇。 遠云。作麼生是伽藍中人。 師云。青松盖不得。黃葉豈能遮。 遠云。道什麼。 師云。少年翫盡天邊月。潦倒浮桑勿日頭。 遠云。一句兩句。雲開月露。作麼生。 師云。照破佛祖。 師到荊南。延壽賢和尚。問海竭人亡作麼生。 師云。毒蛇不咬人。 賢云。為什麼如此。 師云。風引溪雲斷。泉衝石徑斜。 師到夾山。入真首座室。真云。還見麼。 師云。萬事全無。 真云。還不見麼。 師云。千般皆在手。 師遂問。首座未見澄散聖時如何。 座云。湖南.江西。 師云。見後如何。 座云。江西.湖南。 師云。却共首座一般。 座云。打草要蛇驚。 師云。某甲終不捏恠。 偶述頌呈。同往韶陽路。行來逈且殊。 南臺猶不顧。北嶽豈能拘。有語深藏却。無言淺露珠。雖然名得免。聲已振西瞿。 師到神鼎。鼎問。一朵峯巒上。獨樹不成林。作麼生。 師云。水分紅樹淺。澗遶碧泉深。 鼎云。作麼生是回互之機。 師云。盲人却無眼。頌云。天曉不明海翫珠。情無揬出背擎書。劣形馳步愁長路。絕念還同上太虗。 師到福嚴。承和尚問。作麼生是圓容相。 師云。木人嶺上休相覩。石女溪邊更莫逢。 師遂問。如何是和尚圓容相。 嚴云。老病尋常發。躘踵無較時。 師云。容即不問。如何是圓。 嚴云。法界廣無邊。 師云。圓即不問。如何是容。 嚴云。消却了也。嚴遂問。不容不圓時如何。 師云。虗空無背面。鳥道絕東西。遂呈頌云。溢月流波灌紫微。交羅紅浡海心飛。圓容妙相權施設。倜儻無門說向誰。 師在福嚴。入惠照室。問。承古有言。狸奴白牯却知有。三世諸佛為什麼不知有。 照云。只為太惺惺。 師云。狸奴白牯為什麼却知有。 照云。爭恠得伊。 師却問。如何是福嚴境。 照云。漱泉秋鶴至。蟬樹夜猿過。照却問。作麼生是南嶽境。 師云。風休林自直。雲靜月彌新。 照云。作麼生是境中人。 師云。草色青隨步。藍光碧照衣。 師到石霜。入慈明室。明云。作麼生是向上一竅。 師云。二竅俱明。 霜云。還見七十二峯麼。 師云。有甚掩處。 霜云。道什麼。 師云。今日觸忤和尚。霜便打。 師云。作麼生。 霜云。將謂收番猛將。元來是小小長行。 師云。雅淡呈秋色。馨香噴月華。遂呈頌云。收番猛將彼方奇。勢劣翻思握劒歸。塞外從教誇勇徤。寰中爭敢鬥龍威。放開急著金牙竅。更閉那吒擁節旗。蘇武英雄能透出。張良喪却目前機。 到大愚芝和尚處。問。古人見桃花。意作麼生。 師云。曲不藏直。 愚云。那箇且從。者箇作麼生。 師云。大街拾得金。四隣爭得知。 愚云。上座還知麼。 師云。路逢劒客須呈劒。不是詩人莫獻詩。 愚云。作家詩客。 師云。一條紅線兩人牽。 愚云。玄沙道。諦當。甚諦當。又作麼生。 師云。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愚云。却是。 師云。樓閣凌雲勢。峯巒疊翠層。遂呈頌云。鳳返自騰霄漢去。靈雲桃樹老鵶棲。古今休頌桃花意。天上人間不可陪。 師到盧山羅漢祖印大師處。即舉頌云。北斗藏身事已彰。法身從此露堂堂。雲門賺殺他家子。直至如今亂度量。 乃云。老僧當時作此頌。直得天下老和尚不肯。上座作麼生。 師云。爭敢。 印云。作麼生。 師云。凌晨昇寶座。應不讓南能。遂呈頌云。北斗藏身事坦然。法身無狀透何邊。後人不曉前人意。水底撑船捉月天。 師到棲賢。入室問。如何是佛。 賢云。張三李四。 師云。意旨如何。 賢云。餬餅討甚汁。遂呈頌云。去短求長本不移。他人與汝未為奇。雖然搆得些些飽。終久何曾免得饑。 師到祖峯戒和尚處。入室。戒問。作麼生是絕羈絆底人。 師云。番手把馬籠。 戒云。却是作家。 師云。背邊打不著。 戒云。為什麼却上來下去。 師云。和尚向甚處見上來下去。戒便打。 師云。一言無別路。千古不來人。遂呈頌云。直上猶難到。回來轉更遲。若言禪與理。特地隔須彌。 師到蘇州翠峯素和尚處。入定。舉。僧問風穴。如何是佛。穴云。嘶風木馬緣無絆。背角泥牛痛下鞭。 峯問。背鞭一句作麼生道。 師云。翻身師子威雄大。爭敢當頭露爪牙。 峯云。放你一線道。 師云。七顛八倒。 峯云。收。 師云。了。 到翠峯顯和尚處。問。牛喫草。草喫牛。 師云。回頭一就尾。宛轉萬重關。 峯云。應知不背面。須教在目前。 師云。驗在目前。 峯云。自領出去。 師到杭州興教。入室。舉。僧問一和尚。如何是佛。一云。陳橘皮。 師遂問。意旨如何。 教云。猫兒頭上雀兒窠。 師遂呈頌云。問佛師言答橘皮。更無一法可相違。眉毛翻起應難見。背向終教是與非。 復頌云。寸草密藏師子多。猫兒頭上雀兒窠。擬欲傾窠不喪命。直隨鷂子過新羅。 到杭州西庵。庵主曾見明招。舉一頌云。絕頂西峯上。峻機誰敢當。超然凡聖外。瞥起兩重光。 師問。如何是兩重光。 主云。月從東出。日向西沒。 師云。庵主未見明招時如何。 主云。滿傾油難盡。 見後如何。 多心易得乾。 師到瑯琊。問。上座近離甚處。 師云。兩浙。 瑯云。船來。陸來。 師云。船來。 瑯云。船在甚麼處。 師云。步下。 瑯云。不涉程途一句作麼生道。 師云。杜撰長老。如麻似粟。便拂袖而去。 瑯遂問侍者。此是什麼人。 者云。舉上座。 瑯云。莫是舉師叔麼。當時先師教我尋見伊。 遂親下旦過堂。問。上座莫是舉師叔麼。莫恠某甲適來相觸忤。師叔喝。 復問。長老何時到汾陽。 瑯云。恁麼時到。 師云。我在浙江早聞你名。元來見解只如此。何得名播寰宇。耶遂作禮。
頌首山西來意
風吹日炙少人知。頂仰先賢對此機。饒君曠劫生前會。穿耳胡僧也皺眉。
透法身二頌
人問透法身。隨宜為指陳。大地如膠漆。長江波蹙顰。須彌起舞。天帝不[月*寅]。一人之力。不如百人。
綱宗
兩刃交鋒事嶮巇。沙場六月雪花飛。如今更擬圓真實。白眉應教入素闈。
十二時歌
夜半子。伊余靜座寒堂裏。月圓日滿不曾虧。方朔由來悞宮徵。
雞鳴丑。森羅萬象歸元首。一聲聲後九衢聞。年光任你侵蒲柳。
平旦寅。烏龜穿破髑髏門。山伯不知何處去。扶桑天子笑忻忻。
日出卯。千門萬戶呈機巧。織成蜀錦與吳綾。到頭成壞行相撓。
食時辰。麤細將來不厭忻。寒則著衣飢喫飯。途中往往問踈親。
禺中巳。華藏已開見慈氏。驚起毗盧頂上人。拍手呵呵闤闠裏。
正中午。彷彿乾城猶未許。金輪天子下閻浮。移却西天作東土。
日昳未。石室老僧禪未起。門前時有問津人。樓至擎拳先指示。
晡時申。柴門不掩去來人。石室丹霞謾費力。歷歷分明真不真。
日入酉。時擊踈鐘滿林吼。自他爽昧各方圓。剛被時人分好醜。
黃昏戌。才燭銀缸昏暗失。晦魄山童速報來。金烏早向西方出。
人定亥。抖擻壞衣線長在。不羨羅紈錦繡袍。迦葉師兄相笑待。
古尊宿語錄卷之二十六
佛眼禪師語錄序
豫章 徐俯 撰
佛眼禪師之語。侍者道昕所錄。上堂.小參.普說.垂示.垂代.心要.偈頌.頌古。凡八種。葢數十萬言。其義則一也。所謂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也。單傳直指者也。今圓頂方袍者。孰非求此道。柄拂高座者。孰非傳此法。然謂之直焉而反迃。明焉而反昧。直而不迃。其禪師之言乎。明而不昧。其禪師之道乎。觀其反覆丁寧。輸誠苦口。斯亦勤矣。其意果何為哉。學者可不刳心焉。
夫禪師之說。寔無說無示也。是為真說。聽者之聞也。實無聞無得。是為真聞。真說緒言餘論之尚存。真聞至音希聲之常在。不作文字之解。不生紙筆之見者。觀之有暇矣。
師川此敘。足以標牓此錄矣。老朽不可更重說偈言也。具擇法眼人。一一辨取。湖海呂勤云。
古尊宿語錄卷第二十七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語錄
住南康雲居嗣法 善悟 編
佛眼清遠禪師。臨卭李氏子。師初住舒州天寧。開堂日。提刑學士權郡承議燒香度疏與師。接得。示大眾云。天不能葢。地不能載。漏泄天機。言言堪愛。且道如何是堪愛之言。良久。云。分明記取。舉似作家。遂度與表白。宣罷。師指法座云。古聖道。為法來耶。為床座來耶。我為法來。非為床座。師咄云。是何言歟。便陞座。拈香云。此一瓣香。祝延今上皇帝陛下。伏願龍圖永固。鳳曆長新。八表稱臣。四維歌化。次拈香云。此一瓣香。奉為提刑學士權郡承議洎闔郡尊官。伏願嘉聲藹著。善政日新。頻承雨露之恩。坐聽鹽梅之詔。次拈香云。此一瓣香。還知落處麼。欲隱彌露。狂晦愈明。本欲拋擲巖阿。混于沙石。苦為諸人敦逼。不免細說來由。奉為我先蘄州黃梅東山演禪師一爐爇却。用陪法乳之恩。聊表化儀。雖然恩大難酬。未免拋三放二。遂趺坐。 山谷和尚白槌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 師云。觀即不一。一即不觀。第一義門今在何所(問答不錄)。 師云。太阿橫按。截萬機於掌握之中。寶鑑當臺。現羣象於無心之表。有緣即應。故問答以縱橫。不令而行。乃言象而罕測。影響之士。斯何足云。所以佛付佛。祖付祖。更無絲髮之異。豈有東西之殊。不立階梯。單傳是事。若非靈根頓悟。大用現前。未免業惑海深。妄塵自隔。 遂拈起拂子示眾云。還見麼。若見。見箇什麼。若見箇拂子。正是凡夫。若言不見。此是拂子。如何說不見底道理。道人到此須是忖量。不可輕心取於流轉。誠非小事。實在悟明。所以聖人得此事。莫不統三界。領四生。號令聖凡。扶顛拯物。大眾。從上諸聖入此門中。各各啟悟勞生。破諸塵妄。記得靈山會上四十九年說不盡。末後分付飲光。少林九年之間。畢竟獨許二祖。爾後光分震旦。道滿寰中。臨濟.德山威行雷電。皆為上祖不了。致令殃及子孫。 遂舉拂子云。大眾。從上許多賢聖。如今總在山僧拂子頭上。各各坐大蓮花。說微妙法。交光相羅。如寶絲網。還信得及麼。若信得及。山僧出世一期之事已得周圓。其或未然。不免自通消息去也。十字路頭吹玉笛。談雲輕日正清秋。久立。
上堂。世尊拈花。迦葉微笑。親切親切。省要省要。眼目定動。料料掉掉。為報先生。莫打之遶。何也。文不加點。下座。
上堂云。達磨未來此土時。須信事元真實。二祖禮三拜而立。不得謾有商量。大眾。何故人到于今。疑情不息。良久。曰。早知燈是火。飯熟已多時。直饒恁麼信得及。猶是錯承當。自餘一切何足論之。歸堂。
上堂。奇怪。尋常道。出門便作還鄉計。直至如今計未成。誠哉是言也。豈不見僧問古德。學人欲歸鄉時如何。古德曰。子父母徧身紅爛。臥在荊棘林中。子歸何處。曰。恁麼則不歸也。古德曰。却須歸去。有箇絕粮方子與你。僧曰。便請。古德曰。二時上堂。不得咬破一粒米。大眾。荊棘林中紅爛盡。無路還鄉。二時堂內絕粮方。却須歸去。所以山僧二十年披雲嘯月。未始遊方。十來年接物利生。何嘗出世。諸人皆把父母契劵。論量祖業田園。就赤水以求珠。珠沉赤水。向荊山而覔玉。玉隱荊山。說道赤水無珠。荊山無玉。是誑謼你。說道。赤水有珠。荊山有玉。亦是誑謼你。山僧有時畫方成圓。指南成北。何故如此。葢為諸人唱還鄉曲子。曲調不圓。熟路難忘。鄉談未改。非指南之不妙也。如何得曲調圓去。豈不見道。平窺紅爛處。暢殺子平生。下座。
上堂。良久。云。山僧今日與諸人同參一箇真善知識。便下座。
上堂。僧問。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未審師如何接人。 師云。不虧不欠。 進云。便恁麼去時如何。 師云。第一不得垛根。 師復云。光陰倏忽。變化密移。始見望朝。又已念日。諸人還知光陰不變化。日月不遷流麼。快須究取。昔日六祖大師作居士時。隱於廣州法性寺印宗法師席下。遇夜。廊廡間有二僧。風幡競辯。未盡厥理。祖師躡步而謂曰。可容俗士得預高論。不直以非風幡動。仁者心動。告之大眾。祇如夜來風起。且道是風動。不是風動。若道不是風動。如此觸簾動戶。簸土揚塵。作麼生不是風動。還斷得出麼。山僧道。也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也不是心動。有人識得麼。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珍重。
上堂。兩岸蘆花一葉舟。涼風深夜月如鈎。絲綸千尺慵拋放。歸到家山即便休。
上堂。舉。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大眾。至音絕韻。妙曲非聲。通身不挂寸絲。赤體全無忌諱。諸人切莫拈[飢-几+追]舐指。直須截斷舌頭。放下身心。自然快活。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復名何物。快活。快活。歸堂喫茶。下座。
上堂。若有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虗空悉皆消殞。從前先聖豈不發真歸源。如何十方虗空至今尚在。又云。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幻漚既滅。虗空殞無。三有眾生從茲殄悴。四生九類如何得無。又云。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既生山河大地。如何得復清淨本然。既復清淨本然。云何却見山河大地。大眾。如何即是。良久。曰。水自竹邊流去冷。風從花裏過來香。好大哥。歸堂。
結夏上堂。揮戈佛日不西流。照徹人間洞九幽。從此安居無一事。休將玄妙挂心頭。
五祖演和尚遷化。遺書至。上堂。昨朝六月二十六。無角鐵牛生四足。哮吼一聲人未知。撼動天關并地軸。隻履又西歸。唱罷胡家曲。可憐末後太分明。無限清聲徧溪谷。我先師出世四十餘年。於舒.蘄二郡。四坐巨剎。垂慈苦口。接物利生。未甞少暇。於二十五日早。陞座告眾。至晚淨髮歸方丈。二十六日早。安然長往。自始及末。從初至終。盡善盡美。真善知識。清遠忝承提訓。痛傷可量。古人道。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昔日大梅遷化上堂。聞鼯鼠聲乃云。即此物。非他物。汝善護持。吾當逝矣。我先師上堂告眾云。富嫌千口少。貧恨一身多。以今校古。絲毫無差。諸人還知大梅.東山二老子去處麼。若知得。則不辜負先師。若也未知。有寒暑兮促人壽。有鬼神兮妬人福。下座。 上堂。卓拄杖一下。喝一喝。云。棒喝齊施古佛宗。三玄三要絕狐蹤。白雲消散青山在。明月蘆花對蓼紅。又卓拄杖一下。喝一喝。下座。
解夏上堂。以一粒芥子擊修羅窟。於中宴坐九旬。振六鐶錫杖。登須彌盧。直上安居三月。倚長松而自誓。臨綠水以經行。周游井邑則動止蕭蕭。依處叢林則威儀濟濟。豈論城隍聚落。寧分勝地寶坊。心月孤圓。神珠炳煥。六門虗靜。萬法咸如。如此護生。豈有生之可護。如此持律。豈有律而可持。囊內蠟人。通身雪冷。誠堪慶賀。喜何如哉。
吳居士為師龍門創坦然菴。請上堂。淨名居士在家人。不二門深入者親。一鉢上方香積飯。寥寥千古轉通津。大眾。維摩法力。居士神通。斷妙喜世界。來于此中。持香積佛飯。悉飽眾會。三萬二千師子座。本爾莊嚴。十方三世諸如來。現前證據。看他作一場佛事。真箇希奇。皆不思議之功勳。自心之神力者也。 公明居士。希風摩詰。接跡龐公。大省幻身。久趍正覺。願延瓶錫。修建庵宇。遂爾來此。聚集禪徒。記得昔日臨濟栽松次。黃蘗問云。深山裏栽許多松作什麼。濟云。一與山門作境致。二與後人作標牓。道了。以鋤頭打地兩下。蘗云。吾宗到子。大行于世。大眾。臨濟所栽者松。可謂根盤沙界。葉覆彌盧。三賢十聖為憩息之方。諸佛祖師為作止之地。故得後代子孫昌盛。永茂宗枝。自古及今。綿綿不斷。如今眾中若有一員禪客出來道。深山裏用起庵作什麼。山僧也祇向伊道。一與山門作境致。二與後人作標牓。且道與他古人相去多少。大眾。一與山門作境致。見者頓超無學地。二與後人作標牓。凡聖悟迷皆一樣。若是叢林向上關。有人踏著喜無量。下座。
上堂。少室無言語。曹溪有消息。可憐門大開。而人不能入。蒼龍得雲雨。猛虎生羽翼。但解自承當。何勞問知識。
上堂。僧問。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此箇壞不壞。 師云。黑漆桶裏黃金色。 進云。請師答話。 師云。閑言語。 師復云。古人道。我有時揚眉瞬目。有時不揚眉瞬目。有時揚眉瞬目是。有時揚眉瞬目不是。如今人不委得了。便別作解會說道。得底人道是也得。不是也得。問伊。作麼生是得底人。便道。他分上不說得與不得。得也好。不得也好。乃長噓一聲曰。有什麼共語處。祇如古人道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又作麼生。他便道。此是拂跡語。拂你屋裏老爺老孃。又問伊。此是拂跡語。不拂跡語如何。便道。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恁麼不恁麼總得。此喚作實頭語。實你屋裏老爺老孃。 師復吁兩聲曰。有什麼共語處。夫為衲僧。須作衲僧說話。你等合作麼生。莫道龍門不肯我。埋沒我心。行我壓良我。龍門恁麼。是要你到。不要你到。也須子細看詳好。珍重。
上堂。總記不得。天花滿裓。縱有千言。不如一默。下座。 上堂。昔玄沙大師示眾云。諸方尋常盡道接物利生。忽遇三種病人。如何接得。患盲者來。拈槌竪拂他又不見。患聾者來。向他說他又不聞。患啞者來。教伊說又說不得。若接此三人不得。佛法無靈驗。 師云。好諸兄弟。還知真實相為處麼。山僧不惜眉毛為諸人說破。祇如諸人尋常有雙眼。又何曾見來。有雙耳。又何曾聞來。有片舌。又何曾說來。既無說.無聞.無見。何處有色聲香味來。雖然如是。又能有幾人到者般田地。所以道。木伎機。石女兒。三冬陽氣盛。六月降霜時。有語非干舌。無言切要詞。會我最後句。出世少人知。午齋晨粥無餘事。盞茗爐香話道奇。下座。
上堂。普光明殿在人間。凡聖交羅絕往還。若向一塵親得見。毫光照處奉慈顏。
上堂。昔日百丈大智禪師再參馬祖。侍立次。祖舉拂子。丈云。即此用。離此用。祖掛却拂子。問云。你他後開兩片皮。將何為人。丈取拂子竪起。祖云。即此用。離此用。丈掛拂子於舊處。祖便喝。百丈直得三日耳聾。大眾。說甚三日耳聾。直得龍門打鼓上堂。大眾盡皆雲集。僧堂撗吞佛殿。露柱倒掛燈籠。天高地厚。月白風清。雨順風調。河清海晏。飢則共君飡苦菜。渴則與子飲寒泉。直饒天外雨花飛。爭似歸堂喫茶去。下座。
上堂。臺山路上。過客全稀。破竈堂前。感恩無地。雪埋庭栢。氷鎖偃溪。雖在南方火爐頭。不入他家虀甕裏。看看。臘月三十日。便是孟春猶寒。你等諸人各須努力向前。切忌自生退屈。下座。
上堂。山僧適在寢堂中。法堂上無山僧。寢堂上有山僧。下至法堂。法堂上有山僧。寢堂上無山僧。有則心外有法。無則心法不周。諸上座在衣鉢下。聞打鼓便上法堂。法堂上添得上座。衣鉢下減却上座。添則成增。減則成滅。滅故落斷。增故落常。行脚人如何得離有離無。離常離斷。生死疑情大難透脫。此是如來清淨心。要宜須決擇。不可等閑。光景遷流。動如飛箭。浮世如此。人生幾何。彼此出家。三界逆旅。竹戶茅堂。孰為其主。冷淡共居。寂寞同住。何故。何新何憂何慮。下座。
行者落髮上堂。露柱多年出家。燈籠久已落髮。佛殿堅持禁戒。三門近得休歇。大事本來平等。無著清涼滿月。度盡草木叢林。一似陽和齊發。下座。
元日上堂。萬物咸新論故鄉。擡眸元是舊爺娘。先春花發馨香遠。物外山河日月長。 僧問。昔日跋陀尊者問法照大師。未審與今日是同是別。 師云。古之今之。 進云。栽松人老難傳鉢。盧老區區入嶺南。 師云。你試舉古人底看。 進云。廚庫三門。鐘樓佛殿。 師云。恁麼又爭得。 進云。忽遇七手八脚底人來。又作麼生。 師云。截斷脚根道將一句來。 進云。昨日有人從舒州去。 師云。亦是悠悠者。 復舉。僧問百丈。如何是奇特事。丈云。獨坐大雄峯。僧禮拜。丈便打。 師云。錯打人。 僧問德山。如何是奇特事。山云。我宗無語句。亦無一法與人。 師云。猶較些子。 僧問羅山。如何是奇特事。羅山云。道什麼。 師云。成何道理。大眾。古人鈎頭著餌。意在得魚。如今洗脚上船。能有幾箇。或若人問龍門。如何是奇特事。山僧向伊道。此去太湖不遠。恁麼說話。有甚奇特。又向伊道。咫尺是棠梨。大眾。還會麼。等閑如不會。須作等閑看。下座。
上堂。身中有生老病死。念上有生住異滅。國土有成住壞空。此十二種事。甚能奇特。凡夫不識。為之漂流。如來出世。指出涅槃妙心。常樂我淨。譬如還丹一粒。點鐵成金。至理一言。轉凡成聖。此十二種祇是一法。現定如今歷歷聽法者是。還信得及麼。乃云。月中丹桂偏禁冷。雪裏寒梅獨放香。下座。
上堂。悟時此事元來易。迷後斯門實大難。處處綠楊堪繫馬。家家門口透長安。
上堂。三月初三二月二。不壞假名談大義。眾生役役趂光陰。道流所以為虗棄。二月念九三月一。摩訶般若波羅蜜。假使多聞達古今。歷劫何曾異今日。今日事作麼生。良久。曰。何更今日。
上堂。從上諸聖。見人樂著塵勞。不求出離。遂生憐慜之心。告之曰。你隨聲逐色。名曰狂人。大眾。好言語。慙愧諸聖恁麼道。雖然如是。已是打開布袋。不能折合得。龍門今日倒底傾出。有人得者。永息希求。乃拈拄杖。卓一下。云。豈不是聲。你尋常作麼生隨。又舉起拄杖曰。豈不是色。你尋常作麼生逐。還會麼。若能隨逐元無縛。便是叢林了達人。久立。
浴佛上堂。如來妙色身。真實難藏覆。不掛本來衣。豈著娘生袴。無憂樹下降生時。南北東西行七步。行七步。度盡眾生無所度。今晨四月初八。我佛如來降生之日。天下精藍煎湯浴佛。佛則從諸人浴。且道如何是佛。要知麼。佛名如來。常在不滅。有人見得。山僧更不忉忉。若無人見得。山僧重說偈言。昨日如來垂法雨。今朝法雨洗如來。了然一味無差別。雲外青山朵朵開。欲報如來深恩。殿上重新浴過。下座。
結夏上堂。龍門結夏勝諸方。大地山河為舉揚。若向九旬參得透。更無佛法可商量。
上堂。萬古長空。一朝風月。古人恁麼告報。大好言詮。豈可以一朝風月昧却萬古長空。豈可以萬古長空不明一朝風月。此是廣大深法。自在之宗。若也明得。何處更有一絲頭剩法來。久立。
上堂。三日不相見。莫作舊時看。山僧近來非昔人也。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別也。非昔人也。有人問。未審已前如何。山僧往時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所以迷情擁蔽。翳障心源。如今別也。或有人出來道。某甲亦如和尚。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還得否。不可。直是未在。還有揀辨得麼。若揀得。是上座道眼圓明。若揀不得。絲竹喧天船上樂。綺羅照水岸邊人。珍重。
上堂。僧問。道遠乎哉。觸事而真。如何是道。 師云。頂上八尺五。 進云。未審此理如何。 師云。方圓七八寸。 進云。向上一路還許學人會也無。 師云。不論向上向下。却許你會。 進云。恁麼則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師云。多少人恁麼錯會。 進云。作家宗師。天然有在。便禮拜。 師云。未曾與上座共行在。 師復云。親切中直是親切。省要中直是省要。還會得麼。諸人盡是發志探玄。意求出離。山僧這裏終不拈今舉古。取是捨非。惑亂諸人。你若不來。山僧也無可得說。你若上來。山僧不免在你身上割一塊子似與你。還知痛痒麼。忽然知得。可謂親切也。若不知來由。便道者一塊子那裏得來。得恁麼香。得恁麼臭。得恁麼生。得恁麼熟。還委得麼。不離當處常湛然。覔即知君不可見。珍重。
上堂。了知一。萬事畢。釋迦彌勒欣今日。但得心安是處安。無灾無難無今昔。要知佛法根源。記取五月初一。下座。
端午上堂。今日端午。世間人釘桃符。書門閫。使萬邪不窺其戶。百鬼不入其門。世間人又使針燒灸。採藥登山。使萬病不干其體。疫癘不入其身。遂失聲呌曰。阿[口*耶][口*耶]。阿[口*耶][口*耶]。盡大地人燒破皮肉。教山僧受無限苦痛。昔楚大夫以忠言不用。沉于湘江。後人哀之。以竹筒盛飯。繫五色絲祭之。風俗至今流傳不斷。遂嘔吐數聲。曰。世間人喫却米粽。教老僧脹破肚皮。大眾。別人燒灸。別人喫物。為什麼龍門長老受痛受飽。未能情忘緣慮。事出見聞。於此門中遂為戲論。豈不見先聖有言曰。懷州牛喫禾。益州馬肚脹。天下覔醫人。灸猪左膊上。何也。遠走不如近匍匐。久立。
上堂。入得龍門事事奇。聞聲見色不思議。山青水綠緣何事。盡是諸人力使之。
上堂。卓拄杖云。還搆得麼。莫道今日猶較些子。直須向無摸索處傾湫倒岳搆得始得。山僧恁麼道。可殺不識好惡。雖然如是。直饒你搆得。我更問你。從前殺盜婬妄罪。飲酒食肉罪。教什麼人還。又卓拄杖云。金剛作醜。佛受香油。
東山和尚忌晨上堂。先師當年末後句。與人皮下挑出刺。譬如六月日中氷。銷鎔處處皆相似。後來聽響各流傳。更加一二與三四。箇中孰是無耳人。明見去來不生死。先師老和尚。某奉侍日久。多蒙苦口提撕。追遠之誠。何可忘也。聊設小供。諸人且道先師還來也無。若道來。入滅十餘年。如何見得來底道理。若道不來。又用設齋作什麼。道來也有詨訛。道不來也有詨訛。若為得無詨訛去。還知得麼。三箇渾崙鐵餕餡。一雙無縫木饅頭。久立。
上堂。大眾。或有人喚上座。上座便應。設使不應。心中也須領覽。今時學人便道。應底是也。領覽底是也。若如此會。便是入地獄漢子。是即且置。且道面前是阿誰喚你。是有人喚耶。是無人喚耶。還裁斷得麼。若是有人喚。山精鬼魅喚你時。天魔外道喚你時。如何辨白。若道無人喚你。又不聾不騃。如何得無人喚。者箇是十二時中生死路頭事。諸人明得麼。有人喚。生迷亂。無人喚。遭繫絆。若能行。生死斷。萬兩金。終不換。下座。
解夏上堂。毗目仙人執善財手。頓見過去微塵諸佛。及其放手。宛然依舊。龍門長老領諸大眾。爰於此地結足安居。及其解夏。宛然依舊。善財依舊處。微塵諸佛含攝有歸。大眾依舊處。三月九旬斂收無迹。還會麼。毛端藏剎海。芥子納須彌。不離見聞緣。超然登十地。四生六道。即心自性。三塗八難。普現色身。居華藏海之中。住不思議之內。如斯之旨。乃吾輩之常分耳。還信得及麼。
上堂。今日七月二十。解夏來又是五日也。你禪僧家盡道。我會也。且道今日是七月二十。不是七月二十。或若當此一問。於佛法中如何祇對。有底師僧道。你何不問本分事。者箇是世間日月。大眾。那箇是世間日月。又豈有不管底法。又有師僧道。不動世間一星子。就上便明取恁麼事。今日七月二十也。大眾。那裏是不動底一星子。得安樂底人。終不作者般去就。山僧問你。今日是七月二十。不是七月二十。有人明得麼。古人云。世間事明不得。佛法大遠在。者裏若分疎不上。一切處礙塞殺人。還知麼。大火聚中難著手。清涼地內易安身。久立。
上堂。舉。僧問雲居。如何是道中人。對云。如死人手。道中人相見時如何。對云。如死人眼。大眾。作麼生是如死人手。師拈拄杖云。不執捉。怎生是如死人眼。師擘開眼云。不照燭。你諸人好會取。祇如前日送亡僧。山僧道。一隊死漢送箇活漢。有人會恁麼說話麼。怎生是一隊死漢。師云。移身不移步。怎生是一箇活漢。師云。萬機俱不到。後生兄弟。初秋夏末。何不哮吼一聲。壁立千仞。令我知道。你是箇人。向活中明取死句。死中明取活句。若不然者。求生不得生。求死不得死。喫辛苦也直須哮吼一聲。下座。
上堂。僧問。道在慵開口。詩成自點頭時如何。師點頭數下。 僧云。今日得遇也。 師云。莫亂開口。 師復云。諸人每日行千行萬。不是不到。何故却不分曉。祇為信之不及。若信得及。則不行而到也。十方世界事。不待思量。一時曉了得。諸人每日說千說萬。不是說不到。何故却不分曉。亦是信之不及。若也信得及。則實無所說也。三世如來所說之法。不待思量。一時曉了得。大眾。還到恁麼田地也未。我此宗門。祇論證悟。不論會解。若是為生死底人。須求親證。若是人我參學之人。恥為不會。須求覔解會。到處覔相似語句。遞相印證。滅胡種族。已後胡亂教壞人家男女。我此門中都無是事。還知麼。聾人也唱胡笳曲。好惡高低自不聞。
上堂。世人盡道路行難。本分真金入火看。煉去煉來金體淨。一槌打作玉欄干。
請化主上堂。一竿一笠一蓑衣。急水灘頭下釣絲。鈎上錦鱗容易得。蘆花深處月明歸。 舉。古人問三尊宿。二龍爭珠。誰是得者。一云。得即失。一云。老僧祇管看。一云。誰是不得者。 師曰。得即失。著忙作什麼。老僧祇管看。看濟什麼事。末後一則語。誰是不得者。若人會得。祖師言句。一大藏教。自然不疑去。還明得麼。誰是不得者。非取亦非捨。馬載驢馱時。便是歸來也。下座。
上堂。打動龍門鼓。喚起鐵餕餡。請君一咬破。山僧豈相賺。先師曾得力。滋味今不減。若也不柰何。好箇鐵餕餡。
上堂。舉。長沙和尚云。我若一向舉揚宗教。法堂前草深一丈。誠哉是言也。玄沙和尚云。因汝顛倒知見。方有往來。誠哉是言也。龍門尋常見汝諸人恁麼。所以向汝道不恁麼。你須是不恁麼始得。諸人不恁麼。龍門所以向汝道恁麼。你須是恁麼始得。諸人道恁麼不恁麼。龍門所以道非恁麼非不恁麼。你須是非恁麼非不恁麼始得。諸人非恁麼非不恁麼。龍門所以道恁麼不恁麼。你須恁麼不恁麼始得。 大眾。情亡智現。病去藥除。豈不是箇脫灑衲僧。龍門尋常還有一句子到諸人分上麼。不見僧問馬大師。離四句。絕百非。請師直指西來意。大師云。我今日無心情。汝去問取智藏。僧問智藏。藏云。今日頭疼。汝去問取海兄。僧又去問海。海云。我到者裏却不會。僧舉似馬大師。師云。藏頭白。海頭黑。大眾。說白道黑。理甚分明。諸人還見馬大師麼。久立。也太無端。
上堂云。若論此事。如中秋夜望圓月相似。淨無雲翳。人皆見之。南閻浮提無所不照。諸人各在他鄉異井。各有父母家山。你道彼中還有麼。山川溪谷。逈絕無人到處。彼中還有麼。又爭得無來人。各自謂得見是月。然此滿月。不此方來。不彼方去。若此方來。彼則無也。若彼方去。此何故見之。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所以道。並安千器。千器皆圓。一道澄江。一月孤瑩。昔有人指月問南泉和尚。何時得恁麼去。南泉曰。王老師二十年前亦曾恁麼來。 大眾。向你道此事無你卜度處。無你名邈處。如今禪和家盡道我會得也。什麼處是照不著。且問你照得著底事。上座前生自何趣中來。此身沒後復生何處。作天耶。人耶。地獄耶。餓鬼耶。作畜生耶。若不委知。空然有此語。要作何用。 馬大師一日翫月次。二三弟子侍座。大師曰。正當恁麼時如何。西堂曰。大好供養。百丈曰。大好修行。南泉拂袖而去。大師曰。經歸藏。禪歸海。唯有普願獨超物外。看他如斯論量。也大奇恠。大師致此一問。諸大士直得息剠補劓。望作全人。塞壑移峯。貴就平坦。還契得馬大師此一問麼。委悉得麼。良久。曰。幸無偏照處。剛有不明時。
上堂。祖師云。亦莫愛聖憎凡。會得凡夫法。便是聖人法。識得聖人法。即是凡夫法。盡知道凡聖不二。為什麼凡夫漂流。諸聖解脫。又道亦莫拋迷就悟。如今悟底是向來迷底。如今迷底是向來悟底。盡知道迷悟不二。為什麼迷者依前壅塞。悟者依舊惺惺。諸人還辨明得麼。凡聖悟迷如透了。洞然明見本來人。敢問大眾。如何是本來人。尋常師僧家道什麼處不見本來人。驢脣先生豈是泗州大聖。又道渠無面目。甚處逢渠。遠水不救近火。離此二途。如何是本來人。良久。云。設使聞來悟。爭如自得親。下座。
上堂。昔無著和尚游五臺。禮拜文殊。到山下投一寺宿。遇一老僧。祇待次。問無著曰。上人自何而來。無著曰。南方來。老僧曰。南方佛法近日如何。無著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僧曰。多少眾。著曰。或三百。或五百。著問。和尚此間佛法如何住持。僧曰。凡聖同居。龍蛇混雜。著曰。多少眾。僧曰。前三三。後三三。著不省。遂令童子以琉璃盞點茶度與著。遂問曰。南方還有者箇麼。著云。無。曰。既無。將什麼喫茶。著又不省。復令童子送出門外。著觀寺無額。乃問童子。此寺因何無額。童子指背後金剛。著回顧。忽然不見童子。止見身在一林中。 大眾。無著遠遠遊五臺。禮拜文殊。及乎親見。要且不識。誠實苦哉。是故明昭和尚頌云。廓周沙界聖伽藍。滿目文殊接話談。言下不知開佛眼。回頭祇見翠山巖。雪竇和尚亦有頌云。千峯盤屈色如藍。誰謂文殊是對談。堪笑清涼多少眾。前三三與後三三。大眾。此二頌。通古徹今。美則美矣。要且不見文殊。山僧今為諸人頌出。乃云。青山門外白雲飛。綠水溪邊引客歸。莫恠坐來頻勸酒。自從別後見君稀。下座。
上堂。靠拄杖肩上謂眾曰。好笑。好笑。乃呵呵而笑。昨日有兩人共說一件事與山僧。山僧聞得。一夜笑得腸肚痛。又呵呵而笑。大眾要知麼。有一人云。今日是初三。官曆上寫來。村裏人道是初四。乃村下曆頭。問老僧道。是初三麼。山僧向道。是初三。是官曆麼。山僧云。是官曆。村裏謂之初四。是村下曆頭麼。山僧云。初四是村下曆頭。其人點頭。 又有一人云。今日是初四。官曆上寫來。村裏人道是初三。乃村下曆頭。長老如何。山僧向伊道。是初四。初三是村下曆頭。其人點頭。 兩人相見。具說其事。一人云。長老向我道是初三。一人云。長老向我道是初四。兩人遂來見山僧。云。今日是初三。是初四。山僧聞得笑殺。兩人云。長老不要淈[泳-永+盾]。好好分明說。山僧向道。汝自不分明。何處是淈[泳-永+盾]。大眾。會得此意麼。山僧見伊不曉。也不柰何。 眾中禪僧道。長老。如何鳴鼓集眾了。也不說些佛法及祖師西來意。却理會世間閑日子。此是世人情見。山僧聞了。問伊道。世間有什麼閑日子。又那箇是情見。把來看。伊元來不會。見伊不會。更作箇頌子舉似伊。頌道。言親事亦親。無偽亦無真。愚俗稱為我。邪徒喚作神。是我何曾我。言神豈是神。人生須特達。乃提拄杖。下禪床曰。丈六紫金身。座前又謂眾曰。也不屈著你。
上堂。僧問。大用現前。不存軌則時如何。 師云。誰信你。僧便喝。 師云。更進一步看。 僧云。幸有一弓三下箭。當機要射不平人。 師云。少年曾決龍蛇陣。潦倒還同稚子歌。僧又喝。 師云。元來祇是野狐精。僧禮拜。 師云。何曾大用現前。師復云。古來有一人南泉和尚。諸人還識否。若識得。一生不空過好。南泉和尚莫教見而不識。還識麼。曾有一俗士問曰。弟子家中有片石。也曾坐。也曾臥。如今欲鐫作佛。不知還得否。南泉云。得。莫不得麼。不得。有人明得此旨也無。南泉道得。龍門云好箇佛。南泉道不得。龍門云好片石。還見否。是他道弟子家中。作麼生說家。家在什麼處。諸仁者。親從家裏來。家中何所有。持此一片石。廣大堅且久。靈山曾獻佛。帝釋聊舉手。心中出何物。安樂并長壽。下座。
古尊宿語錄卷第二十七
古尊宿語錄卷第二十八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語錄
住南康雲居嗣法 善悟 編
聖節上堂。皇帝以天下為家。兆民為子。父子一體。天下一家。王愛於民。民敬於王。愛敬既同。王道無外。所以佛言。如民得王。又云。如民之王。且王外無民。民外無王。王在民外。民不受賜。民在王外。王道不廣。如何曰民。無知曰民。如何曰王。聖神曰王。今上皇帝至神至聖。為民父母。天寧降誕之節。日月星辰。連珠合璧。江河淮濟。激濁揚清。乾坤造化。草木蟲魚。呈祥瑞。顯奇特。皆皇帝至德之所感致也。伏願。南山比壽北嶽齊齡。永永萬年。無窮無極。遂下禪床。作舞曰。會麼。山僧舞蹈揚塵。萬歲。萬歲。萬萬歲。下座。
上堂。拈起拄杖。卓一下。云。圓明了知。不由心念。抵死要道。墯坑落塹。畢竟如何。乃靠拄杖。下座。
上堂。舉。昔有一秀才。見長沙和尚看千佛名經。問曰。許多佛祇聞其名。未審居何國土。長沙曰。黃鶴樓崔顥題後。秀才還曾題否。對曰。不曾。長沙曰。無事題一篇好。秀才罔措。大眾。秀才問佛居何國土。長沙為什麼却恁麼道。秀才尋常嘲風詠月。為什麼長沙面前一辭不措。若是黃鶴樓。有什麼難題處。聽取山僧題破。遂云。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下座。
上堂。平旦寅。狂機內有道人身。大眾。二六時中折旋俯仰。行來走去。說是說非。分南說北。運用施為。開單展鉢。喫粥喫飯。盡是狂機。且道那箇是道人身。良久。云。碧落有情空悵望。瑤臺無路可追尋。下座。
上堂。適來山僧夢在寢堂上聞法鼓。遂下堂階。夢見諸人上來。近前問訊。便登法座。侍者燒香了。如今正在夢中之人施陳夢事。你等諸人還夢見麼。若真見得。是為覺人。不省夢鄉。宛爾沉沒。還有一法與你為對麼。不見古人道。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可不是奇特。還夢見麼。釋迦如來道。如寤時人。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遂拈起拂子。敲禪床云。是什麼。還聞麼。復竪起拂子云。還見麼。良久。云。人間天上諸知識。爭似龍門夢得親。下座。
上堂。僧問。古者道。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說。諸佛既不出世。為什麼四十九年說。 師云。你疑來多少時也。 進云。祖師不西來。少林有妙訣。祖師既不西來。為什麼少林有妙訣。 師云。知恩者少。負恩者多。 進云。恁麼則一人傳虗。萬人傳實。 師云。虗處作麼生傳來。 進云。任從滄海變。終不為君通。 師云。禮拜著。 師復云。始自隻履西歸。卷衣南邁。空聞消息。流落人間。古往今來。遞相敬受。大似一人傳虗。萬人傳實。山僧病多諳藥性。年老變成精。不是刻剝古人。免見互相埋沒。諸人應是從前覺觸。往日見知。從人邊請益得來言語中。舉時中的。出入遊戲則不無。究竟真實大事。萬不可得。但能情亡理喪。計盡途窮。無施設處用心。正是作功夫處。山僧尋常祇道喫茶去。今日也道喫茶去。會盡諸方五味禪。何似山僧喫茶去。下座。
上堂。擬思量。何劫悟。不思量。終莽鹵。欲思不思踏破時。萬里無雲常顯露。常顯露。妙用恒沙非旦暮。諸禪伯。正好休征罷戰。永息干戈。傍水倚山。成就大事。況是人生易老。壽命幾何。或若生死現前。畢竟將何支準。不見古德道。若不安禪靜慮。到者裏。總須茫然。久立。
上堂。來來去去去來時。去去來來離覺知。了得去來無罣礙。方知塵劫不思議。所以道。來無所來。去無所去。去來之際。生死昭然。前念生是來。後念滅是去。求其來去。了不可得。乃至前生後生。今年去年。更無絲毫遷變之相。如斯會得。始絕去來。但以眾生背覺合塵。去來輪轉。苟能洞達。復有何事。 昔石頭大師。一日問龐居士。子近日如何。居士曰。卒說不及。乃呈一頌。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頭頭非取捨。處處勿張乖。朱紫誰為號。丘山絕點埃。神通并妙用。運水及搬柴。石頭默然許之。後造江西問馬大師。不昧本來人。請師高著眼。大師直下覷。士云。一等沒絃琴。唯師彈得妙。大師直上覷。大眾。若不是馬大師。被他一問百雜碎。諸人喚什麼作本來人。若無本來人。作麼生眼見色。耳聞聲。種種施為運轉。諸人還見本來人麼。如今盡道本來人無形無相。不曾著衣喫飯。不生不死。如此會得。爭合本來人。要知麼。諸人總是本來人。一段生死變化。煩惱無明。又如何消遣。聽取一頌。與子偕行今日路。如君共看本來人。同名同姓同形段。無死無生無色塵。畢竟如何。切忌喚作本來人。下座。
上堂。舉。僧問洞山初和尚。如何是佛。對云。麻三斤。大眾。有恁一件事。何故無人知得。洞山見人不知了。遂自頌曰。七寶畫牛頭。黃金為點額。春晴二三月。農人皆取則。寒食好新正。鐵錢三四百。諸仁者。此一轉因緣。盡謂麤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又云。臨機應用。一切尋常。如斯會解。埋沒古人。要見洞山老子麼。鴻鵠一舉千里飛。鑽雲鷂子與天齊。鳳凰不是凡間物。為瑞為祥自有時。久立。
師到真乘。請上堂。真乘舉石霜徧界不曾藏語。師云。徧界不藏全體露。絲毫有見事還差。會中誰是先陀客。不動纖塵便到家。真實到家之者。得意忘言。伶俜在外之人。隨情起解。情解既起。名相是興。言意兩忘。十方咸暢。豈不見適來堂頭已普告大眾。如何更令山野稱提。葢為妙旨幽深。人難洞達。何也。既知咫尺之間。為什麼却道不覩師顏。既言遍界遍空。如何更云不曾藏覆。還見落節處麼。若見得。便見石霜老子.雪峯大師。亦知龍門山僧與真乘長老。又此一眾禪和。總有分什處。山僧未離本院。不到此中時。真乘無一人龍門長老。山僧離本院。度荒山來到真乘。諸人一一相見。此間有一人龍門長老。若有一人龍門長老。於法成增。若無一人龍門長老。於法成減。減故落斷。增故落常。既墯斷常。豈云正見。一似上座未出家時。無一人上座。既出家後。有一人上座。你諸人如何裁斷得心地安樂去。還裁辨得麼。向此有箇入處。更有什麼事也。或若未明。良久。曰。不解作客。久立。
上堂。獨自坐。方信西來有達磨。獨自行。不用紅蓮足下生。獨自語。分明向誰誰肯許。獨自參。剎剎塵塵示指南。相逢相問窮端的。莫道山僧解放憨。
端師翁忌辰上堂。昔人已乘白雲去。此地空餘綠水流。綠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湖南舊說老楊岐。失却金毛師子兒。江南江北無覔處。龍門今日順風吹。順風吹。囉囉哩。水急風高下釣磯。
上堂。鳥從空裏飛。人向心中住。人死心宛然。鳥沒空何預。人生一過鳥。此心實可據。但自了其心。無勞問來去。所以須菩提問世尊。云何住。世尊答曰。如是住。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等。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而實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還會得麼。三界萬法。實無絲毫生滅動靜之相。祇由迷此。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所以質礙名色。領納曰受。思惟曰想。遷流曰行。分別曰識。皆由自心之所成立。為不知此名為五陰。遂成色心二法。不見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現前五陰之身。為有耶。為無耶。若能如是見得。實無生死等事。或未然者。豈無去來。 有一則無生死因緣。舉似大眾。昔漸源同道吾弔慰。乃拊棺問道吾曰。生耶。死耶。道吾曰。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漸源不省。後聞僧念蓮經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忽然省得。遂至石霜。携鍬法堂上。從東過西。從西過東。石霜曰。作什麼。漸源曰。覔先師靈骨。石霜曰。洪波浩渺。白浪滔天。覔什麼先師靈骨。漸源曰。先師靈骨猶在。大眾。還見得麼。拈起拄杖曰。者箇是拄杖子。那箇是靈骨。者箇是靈骨。那箇是拄杖子。遂卓一下。云。長安夜夜家家月。影落寒潭幾箇知。
上堂。若論此事。如人買田地相似。四至界畔。一時分明結契了也。唯有中間樹子猶屬我在。大眾。既是四至分明結契子也。為什麼中間樹子猶屬他。不見道。千年田。八百主。若識得中間樹子。耕鋤任你耕鋤。布種任你布種。開花任你開花。結子任你結子。若無中間樹子。爭喚作常住。良久。云。作麼生。自云。高處高平。低處低平。
上堂云。龍門別無奇妙。剛謂單傳心要。豈惟淺水無魚。撥剔全無孔竅。二時展鉢開單。逐日屙屎送尿。萬事與人一般。子細看來好笑。既是萬事與人一般。為什麼稱善知識。良久。云。我也理會不出。
上堂。今之叢林。天下多有。求一人會無情說法。則無莫道會得。討一人舉此話亦難得。何也。須是曾親聞說法來。方可舉示。如未曾親聞。縱有舉示。祇益塵勞。於其慧命無所滋益。大眾。會既少。舉尤難。叢林雖有日凋殘。若欲明斯旨。應須離念看。一人如領解。大眾盡心安。既是一人領解。為什麼大眾盡心安。若不如此。爭稱出離之門。
上堂。舉。志公曰。我見世間之人。各執一般異見。祇知傍鏊求餅。不解返本觀麵。餅則從來是麵。造作由人百變。大眾會麼。狸奴白牯念摩訶。猫兒狗子長相見。諸禪客。薦不薦。若言自性本圓明。大似捫空追閃電。知得麼。含元殿上更覔長安。慈氏宮中願生內院。
上堂。僧問。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纔動萬波隨。如何是一波。 師云。你尋常如何吞吐。 僧云。如何是眾波。 師云。著衣喫飯有甚難。 僧云。鈎頭一句。請師道。 師云。你自道取。 僧云。雄雄江上垂綸者。竿上時時有錦鱗。 師云。沒交涉。 師復云。諸仁者。無過此時。也長恁麼。亦有不恁麼時。禪學人道無有不恁麼時。說箇恁麼。已是不恁麼也。恁麼時。名為得念。不恁麼時。名為失念。如今問諸人。為常失念。亦有不失念時。禪學人道常名得念時。說箇得念。已是失念了也。要知得恁麼。但了取不恁麼時。要明得念。但識取失念時。故先德道。恁麼恁麼。又云。不恁麼不恁麼。好奇恠諸高德。是以釋迦如來又云。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俱名涅槃。地獄天宮皆為淨土。你等還知得一段真實事否。若知得。永超終始之患。十二時中自然安樂無事也。下座。
上堂云。不動龍門內。行參古佛機。親逢渠面目。肯話自容儀。凡聖心平等。高低路坦夷。丹霞燒木佛。院主落鬚眉。何故○。下座。
上堂。舉。六祖大師在大庾嶺頭示明上座曰。不思善。不思惡。正當恁麼時。阿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明即大悟。大眾。還會者話麼。正當恁麼時。歷劫不曾迷。步步超三界。歸家頓絕疑。
上堂。舉。僧問忠國師。如何是本身盧舍那。師曰。與我過淨缾來。其僧過淨缾。師曰。却將舊處著。其僧送去舊處。再來問。如何是本身盧舍那。師曰。古佛過去久矣。此一則法門。若非證入。莫曉宗猷。若縱心猿。終成解會。尋常盡道甚處來。不是盧舍那。更不識了再問。豈不是過去久矣。又道國師自受用三昧。再三若問盧舍那。自是古佛過去久矣。又云如何是本身盧舍那。良久處好會取。若不委知。遂落草向你道與我過淨缾來。如斯解會。但縱心猿。不見國師。云得之於心。伊蘭作栴檀之樹。失之於旨。甘露乃蒺藜之園。要知麼。太陽門下。日日三秋。明月堂前。時時九夏。大眾。如何是盧舍那。歸堂喫茶去。下座。
上堂。昔趙州和尚訪庵主。問曰。有麼。有麼。庵主豎起拳頭。趙州曰。水淺不是泊船處。拂袖而出。又訪一庵主。問曰。有麼。有麼。庵主豎起拳頭。趙州曰。能縱能奪。能殺能活。禮三拜而去。 師云。庵主一般豎起拳頭。趙州何故肯一箇。不肯一箇。且道得失在什麼處。趙州自起自倒。勘破多少阿師。庵主坐斷要津。過了多少寒暑。要識趙州麼。拍禪床右角云。識取趙州。要識二庵主麼。拍禪床左角云。識取庵主。還有人點檢得失處出麼。良久。云。易開終始口。難保歲寒心。下座。
吳居士請上堂。身是佛身。須信六根清淨。行名佛行。故知三業圓明。身淨則垢無所生。行明則暗無所起。垢生由乎迷淨。淨作垢而莫覺莫知。暗去必由得明。明即暗而難信難解。所以諸聖常加被。羣生自棄遺。苟易慮於可作之初。革情向悞為之後。親開智鑰。仰扣慈關。他心慧眼以洞知。重罪宿冤皆可懺。菩薩悲願。遍滿娑婆。眾生哀投。無不冥感。是知明暗共體。垢淨同源。凡夫有成佛之期。大士有度生之分。苟不如此。萬善徒興。 公達居士與如道人。洞明泡幻。了悟浮生。共入山來究明斯事。今晨請山僧陞座說法。記得昔日裴休訪華林和尚。問曰。師還有侍者否。林曰。有一兩箇。休曰。在什麼處。林乃喚。大空。不空。時二虎自庵後哮吼而出。休覩之驚悸。林語二虎曰。有客。且去。二虎哮吼而去。休問曰。師作何行業。感得如斯。林乃良久。曰。會麼。休云。不會。林云。山僧常念觀音。大眾會他此箇意旨麼。常念觀音。力伏猛獸。道眼通明。萬緣何有。良哉大士。時時垂手。念茲在茲。安樂長壽。下座。
上堂。永嘉一宿而悟。遂曰。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大眾。說有生死。亦是言詮。說無生死。亦是言詮。既涉言詮。則是事迹。且事麁易顯。理妙難彰。故言近而旨遠。如何以至近之言明其至遠之旨。不其難哉。先聖道。得旨忘言。遺事觀理。後人不曉。便乃事外尋理。言外求旨。譬如以手撮摩虗空。徒自疲勞。終無所益。要知得力用意處麼。須即事無事。即言無言。悟入方親。解會不得。若如是。隱顯施為。神用難測也。不見僧問首山。如何是佛法大意。首山曰。楚王城畔。汝水東流。便有人悟去。歸堂。
上堂。五色燈光眚所成。但除其眚莫除塵。若言本眼何曾眚。乃是臨河渴死人。
上堂。僧問。劫火威音前。別有一壺天。御樓看射獵。不是刈茅田。乃提起坐具云。未審者箇喚作什麼。 師云。正見刈茅田。僧便喝。 師云。猶作主在。 師復云。祇宜說一句。有人會得去。猶較些子。或若無人會得。山僧却成妄語。思量了。不如且休。各自大家堂中喫茶。自由自在。免見他時異日被人覷破。何也。將軍自有嘉聲在。不得封侯也是閑。喫荼去。下座。
上堂。舉。南泉和尚謂眾曰。王老師賣身去也。有人買麼。時有一僧云。某甲買。 師曰。好一員禪客。 南泉云。不作貴。不作賤。你作麼生買。其僧無對。 師云。噁。笑殺人。有數尊宿為此僧著語。趙州道。明年與和尚作一領布衫。一人道。成何道理。一人道。和尚屬某甲。後來雪竇道。別處容和尚不得。大眾。許多尊宿爭頭競買。也要運出自己家財。王老師交關未成。不敢胡亂分付。者般行貨。古今亦少見之。龍門今日亦賣身去也。然則有貴有賤。賤則分文不直。貴則金玉難偕。你買也屬你。你不買也屬你。若識得龍門。龍門與你作道伴。有人處.無人處。起心動念。總知得你。善則令汝行。惡則令汝止。縱經三塗。歷八難。一步不相捨離。常與你作道伴。你若不識龍門。龍門與你作冤家。教你出家。使汝行脚。令汝尋師。遣汝體究。遂教你不會。令汝茫然。令汝求覔解會。令汝巧作道理。遂令淨妙國土而作土石山河。常樂法身而作無明煩惱。成不自在。常生退失。一步不放捨。常與你作冤家。大眾。龍門屬你諸人來多時。識得是道伴。不識是冤家。還有人明得此旨麼。乃拈拄杖點一下。曰。一道伴。二冤家。通逆順。徧河沙。眼是空。翳是花。得龍門。道無涯。遂放下拄杖子云。少賣弄。歸堂去。
上堂。臘月扇子功勳絕。浩浩涼風動寥泬。豈止炎蒸六月天。暫時與君解煩熱。下座。
五祖和尚到。上堂。曹溪大師傳衣歸嶺南。後來讓和尚得法。授與馬大師。馬大師接得百丈。百丈得黃蘗。黃蘗得臨濟。臨濟得興化。興化得南院。南院得風穴。風穴得首山。首山得汾陽。汾陽得慈明大師。慈明大師接得一人楊岐和尚。如今與佗得底事看。此老子云。我者裏如閙市裏上竿子相似。是人皆見。瞞你眼得麼。楊岐老後來接得端和尚一人。此老子曾住此山來。有頌曰。海底珠動時。雲中月還現。涼夜無狂風。清光都一片。端師翁後來接得先師一人。先師有言曰。祇從咬破一箇鐵餕餡。直得百味具足。此老子所以一生口硬。好說硬話。伏自先師付囑之後。大法傳持以來。末後東山一時分付今五祖堂頭和尚。此日幸對人天廣眾請。不悋慈悲。重為顯揚。使先宗有據。吾道益明。莫不大幸。
上堂。泡幻同無礙。如何不了悟。眼裏瞳人吹呌子。達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六隻骰子滿盆紅。大眾。時人為什麼坐地看楊州。鉢盂著柄新翻樣。牛上騎牛笑殺人。
上堂。諸人未到龍門山。將道龍門在世間。既到龍門心自在。杉松拂拂水潺潺。諸人還識龍門山麼。若也不識。未免山青水綠。百年光陰能有幾許。未回光達本已前。都成夢幻。遂拈拄杖云。六道眾生造罪造業。三世諸佛成佛作祖。盡在山僧拄杖頭上。諸人還見麼。卓一下。云。百雜碎了也。復展手云。把將絲毫許來。又卓一下。云。手執夜明符。幾箇知天曉。下座。
上堂。獬豸同欄辨者嗤。薰蕕共處須芬郁。諸仁者。得底人終不自異於人。而從前千聖悉所稱讚。實有異於人處。譬如二人同胞胎。共父母。同舍同學。同一師授。至於飲食語言之間。悉無有異。一日。同入試院。同一題目。而一人得第。一人落第。及第者永異民庶。落第者乃是常人。是二人初無改易。而貴賤高低有異。恰如得與不得。初無有異。而一人得之。位齊諸聖。一人迷之。遂作凡夫。人雖不殊。迷悟遼遠。大眾可不驚怖者哉。所以香林和尚云。老僧二十年前見與我一般一輩人盡皆得道。我日夜思量。他得箇什麼便如此去。我二十年中常看。後來也得恁麼。你看他先德苦切之言。實可取信。豈可守株。徒喪日月。各宜體悉。已後也須得去。不勞久立。下座。
上堂。龍門三月半。大鼓聲聲喚。喚得一時來。特地生迷亂。大眾。既是喚得一時來。為什麼特地生迷亂。此段好因緣。諸人怎生斷。不解斷。轉迷亂。若解斷。較一半。良久。曰。因緣一段無人斷。留與諸方共斷看。
上堂。收得本名度牒。踏遍自己山川。聞有龍門長老。走來學道參禪。恁麼惺惺漢子。如何立地瞌眠。忽然睡醒眼開。元來天生自然。師乃失聲曰。噁。討殺我。討殺我。皇天。皇天。尋殺我。雖然如是。知是般事便休。直須運出自己家財。莫自拘於小節。參堂。
上堂。且道山僧即今還有為人處麼。若有為人處。即埋沒山僧。若無為人處。即埋沒上座。彼此出家兒。莫遞相埋沒好。要知麼。山僧將你本分事舉似你諸人。何不於你本分事上識取。識得麼。若道便是某甲本分事也。如向眼睛上下一釘相似。若道我雖有本分事。實未了知。你又披什麼衣服。大眾。既是恁麼人。識取恁麼事。久立又奚為。珍重。
上堂。僧問。納須彌於芥中。擲大千於方外。衲僧門下總用不著。學人欲使泥牛耕巨海。須彌駕鐵船。師還許也無。 師云。十字縱橫。一任行取。 僧云。踏破澄潭月。穿開碧落天。 師云。猶未知衲僧分上事在。 僧云。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 師云。洪州腰帶。 師復云。春光漸盡。夏景將臨。悠悠之徒貪生過日。我今問你諸人。從早至夜。念念不住。是有思量。是無思量。人人必謂是有思量。我且問你作麼生思量。何不識取。你諸人思量了。隨而興作運為也。我問你作麼生興作。何不識取。你諸人於興作時。起種種言說。且作麼生言說。何不識取。都緣是自家先迷了。祇管隨處流浪。所以道。道源不遠。性海非遙。但向己求。莫從外覔。覔即不得。得亦不真。如在虗空。退至何所。還肯麼。你諸人在我者裏。或暫經冬夏。或久涉炎涼。若到別處。人問龍門事。不可指東劃西。亂有所說。却成欺罔也。各將為事。各將為事。因成四偈。 思無思思。萬邪一正。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作無作作。貫色通聲。水中鹽味。不見其形。 言無言言。不費脣舌。未說之法。林中之葉。 龍門潦倒。告報諸人。既然如是。何故因循。
賢席頭納疏上堂。一葉飄瓢水上歸。姑蘇春色照岩扉。坐禪片石重來看。却笑山雲拂蘚衣。所以沉空滯寂之士。名為貪著小乘。混世同塵之人。謂之圓通之侶。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豈是植種於空。現前日用是大總持門。一一親得其力。如斯之旨事可量哉。昔日黃梅散席。道在老盧。坐折連床。湖南冣盛。古今牓樣。作者同知。進止合儀。動靜可法。況龍門新興保社。意在求人。眾手淘金。誰是得者。有麼。有麼。令人思百丈。解踏馬駒行。參。
上堂。杜順文殊事可知。定光如來老大隋。張三李四何王趙。問你渠今是阿誰。廛市賣魚忘進趣。案頭分肉露全機。男兒鎖子黃金骨。苦痛無明墮汙泥。
結夏上堂。登龍門下無凡客。不假風雷自有奇。三月進修從此始。經行宴坐可思議。三月安居。九旬禁足。稟如來之教旨。乃釋子之清規。橋彴津梁。人間天上。或垂手入廛者。未甞離於此座。觀心入定者。亦常遊乎十方。此豈可以有心知。豈可以無心會。苟能如是。何生而不護。何足而不禁。覆被萬靈。廣益羣品。或不由斯道者。吾末如之何也。下座。
上堂。今時學者不究佛語。祇究祖師語。殊不知祖師語即是佛語。莫如此揀擇。却成誘佛法去。祇如雲門大師示眾曰。人人盡有光明在。看時不見暗昏昏。作麼生是光明。自代云。三門佛殿。廚庫僧堂。又云。好事不如無。者箇是祖師語。是他道三門佛殿。廚庫僧堂。諸人尋常看時。是看。是不看。若看。他道看時不見暗昏昏。如何得成光明。既是光明了。又道好事不如無。作麼生又不要去。且如楞嚴會上說箇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虗空.大地咸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者箇說話甚是子細。且道與雲門道底事相去多少。莫祇明祖師語。不究佛語。有人曰。我亦不用佛語。不用祖師語。祇用自語。祖師語.佛語尚不要。更用自語。又道。我宗無語。不用言語。有語尚不是。況無語耶。莫作夢。從朝至夜。佛法作一邊。祖師語作一邊。有語作一邊。無語作一邊。妄想作一邊。無妄想作一邊。若恁麼。真可謂看時不見暗昏昏也。久立。
上堂。十方世界龍門寺。大地山河是學徒。隨順眾緣成解脫。筭來全不費工夫。
上堂。舉。僧問趙州。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趙州曰。喫粥了也未。僧云。喫粥了也。州云。洗鉢盂去。其僧言下便悟。大眾。山僧今朝喫粥也洗鉢盂。祇是不悟。既是為善知識。為什麼却不悟。還會麼。豈可喚鍾作甕。終不指鹿為馬。善人難犯。水銀無假。冷地忽然覷破。管取一時放下。
上堂。龍門若為作端午。打動眾人塗毒鼓。髑髏破後遣誰聞。鑒覺盡時敢言普。是謂南山鼈鼻蛇。好箇大雄白額虎。可憐開眼覔眼人。赫日光中尋入路。
上堂。飄飄颻颻楊柳花。紅紅赤赤遠天霞。屈屈曲曲龍門路。僻僻靜靜野僧家。尚不心頭懷勝解。誰能劫外筭河沙。休粮方子齋兼粥。任運還鄉苦澀茶。好大哥。喫茶去。
上堂。七七四十九。面南看北斗。死去與生來。泥牛大哮吼。所以釋迦老子未離兜率。已降王宮。未出母胎。度人已畢。如此則毗盧境界止在人間。涅槃妙心更於何覔。昔日那吒太子。析肉還母析骨還父。然後現本身。運大神通。大眾。肉既還母。骨既還父。用什麼為身。學道人到者裏若見得去。可謂廓清五蘊。吞盡十方。聽取一頌。骨還父。肉還母。何者是身。分明聽取。山河國土現全軀。十方世界在裏許。萬劫千生絕去來。山僧此說非言語。下座。
上堂。撫掌大笑。良久。曰。大眾。笑箇什麼。山僧笑古往今來一切人。有瞥地。有不瞥地。不瞥地之人。如黑地數甕。有甚分曉。瞥地之人。便自回頭轉腦。東問西問。譬如衣錦夜遊。問來問去。問去問來。忽然如晝見日。便云。譬如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多少分明。雖然如此。更須知有向上事.末後句。始得罷參。大眾始於瞥地。終於罷參。古往今來莫過如此。山僧所以笑他。恰如春夢相似。諸人還曾夢見麼。莫道無事。法爾天真好。豈不見大庾嶺頭曾趕上。少室岩前立到腰。豈得不遇於人。好大哥。喫茶去。下座。
行者剃髮上堂。山僧因而度得小師一人。遂拈起拄杖示眾云。見麼。法名崇木。俗姓葛。良久。又云。爾既投吾出家。今為汝受三歸五戒。乃云。崇木。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已為汝作三歸。今為汝翻十邪。受五戒。汝當聽受。所謂身口意也。身有三過。謂殺.盜.婬。意有三過。謂貪.恚.癡。口有四過。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作此十者。名為十惡。無此十者。名為十善。汝今於三業門中稟受戒法。所謂不殺.不盜。不妄.不婬.不飲酒。是五戒相。汝依吾教。信受奉行。 復卓拄杖一下。云。崇木聞吾教訓。乃告吾曰。和尚所說。但崇木從來無身口意。亦不知何以為持犯。縱聞三歸。我不知何者名佛法僧。聞五戒相。從何受持。雖煩和尚如此。崇木並無領覽處。師放下拄杖曰。此真吾弟子也。是真歸依也。真受得戒也。所以昔人云。和尚何不畜一沙彌。老宿云。有無眼耳者。為吾尋一人來。正是此意也。好得力小師。大眾會得否。拈起拄杖云。扶過斷橋水。伴歸明月村。久立。
上堂。總別同異兼成壞。祇是山僧與眾人。高廣須彌入芥子。無邊剎海在微塵。晝復夜。秋復春。境寂心融事事真。七寶大車既如此。去來語默莫因循。禪和子。聞說了。呵呵大笑道。我會也。我會也。師乃呵呵笑云。你會也。且道西天那蘭陀寺後孤峯頂上。如今有什麼人在彼中修行。見麼。見麼。下座。
上堂。趙州道箇洗鉢去。其僧豁爾知歸。鳥窠吹起布毛。侍者當下得旨。為復是就伊明破。為復是吐露向伊。亦不是就伊明破。亦不是吐露向伊。大眾會麼。本有之性。為什麼不會。 為四面璘和尚挂真。虗空無相。不拒諸相發揮。寶鏡無形。豈礙羣形頓現。相與形而常偽。空與鏡而常真。故即偽即真。不生不滅。大眾。或若虗空頓消殞。寶鏡不臨臺。光境俱亡。復是何物。六十三年即且置。且道即今四面老子在什麼處。遂拈起真云。生涯何所有。今古與人傳。
上堂。夏已半。山中早晚不甚熱。知事毗贊外無恙。首座.大眾康休。西庵首座旦暮流慈。法樂無量。山門內外雍肅。表裏安裕。涅槃山。法性海。豈容取證造詣。擬議於其間哉。在夫山僧與諸人。登高而履深。不可坐取安佚而無所得也。各宜悉察。昔有一禪客。親近一老宿甚勤。老宿每見來。即揮手曰。未在。未在。且去。如是經久。其僧中夜思惟曰。並不蒙一言開示。祇管道我未在。教我怎生柰何。思量來。思量去。忽然省得。歡喜無量。至明日。上去見老宿。老宿見來。便點頭曰。是也。是也。大眾。者箇便是達磨大師所傳宗旨。且如何便見得。良久。云。[鳥*感][鳥*感]鳥守空池。魚從脚下過。[鳥*感][鳥*感]總不知。歸堂。
五祖忌辰上堂。趙州不見南泉。山僧不識五祖。甜瓜徹蒂自甜。苦瓠連根自苦。
上堂。達磨大師入中國。至今幾千年。得其道者甚眾。領其旨者實多。大似一人傳虗。萬人傳實。大眾。流言止於智者。諸人三十年後莫道見龍門來。
上堂。先聖道。法性海中親認得。竪起拂子云。還有認得底麼。良久。云。認得也在法性海中。認不得也在法性海中。大眾。既總在法性海中。何故却有認得認不得。且道此理如何。每常兄弟道。何處不是法性海。山僧直是不肯。你道病在何處。有人道。病在有道理處。山僧問伊。如何得無道理去。佗道。珍重。便出。或道。今日七。來日八。大眾。若總恁會。如何見得古人道法性海中親認得去。莫將閑學解。埋沒祖師心。
解夏上堂。尊者憍陳如。九旬最親切。老少幸相依。上下皆歡悅。瞻聽離聞見。承覽亦超絕。四海五湖人。勿謂真機泄。
上堂。昔仰山夏末禮拜溈山。溈山問曰。子今夏作何所務。仰山云。開得一片田。種得一籮粟。溈山云。子今夏也不空過。仰山却問。和尚今夏作何所務。溈山云。晝日一飡。早晨一粥。仰山云。和尚今夏亦不空過。言了退後吐舌。溈山云。子何得自持白刃斷其命根。仰山拂袖便出。大眾。溈山父子尋常相見。游戲神通。不同小小。還有知得底麼。若無。山僧與諸人說看。開一片田。密密綿綿。兩頓粥飯。其道自辦。山僧一夏與諸人相見。自是諸人不薦。若或薦成一片。是什麼一片。看取當門箭。
古尊宿語錄卷第二十八
古尊宿語錄卷第二十九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語錄
住南康雲居嗣法 善悟 編
為亡僧下火。幾度曾經恁麼來。者回又是入天台。一堂道侶同相送。珍重峨嵋下五臺。遂下火云。遏辣辣。
上堂。近日亡僧遷化。此一則因緣。有人會得麼。大凡參學。須見生死根源。生死若有。則不明道。生死若無。又作麼生。無得多見。時流錯會。妄作主宰。今日試舉先聖兩則語。證驗今人錯處。祇如臨濟和尚示眾云。有一無位真人常在你等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如今一氣才斷。便乃爛壞蟲生。面門出入。無位真人此時作麼生主張。既無可主張。古人因緣又作麼生消殺。古人又道。你去父母未生時明取你本來面目。諸人如今盡是父母生後所有。許多時行住坐臥。施為運用。却分付何人。若無分付處。古人語又作麼生消殺。莫是不干此身之事。任生任滅。直明本性否。莫錯會。 且如厭身如桎梏。猒智如雜毒。出三界了。尚祇名羊鹿之人。見身心無起滅。無內外。不住不去。不取不捨。平等趣入。故名大乘根機。看來亦祇為明生死之道。諸人未了生死疑情。參學有什麼是處。要得省心力麼。但明取若身若心。若外世界種種變化。悉由何發現。須是一得了始得。迷情不現。說法恒沙不了。後並無用處。達磨大師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可謂無承當人也。歸堂喫茶去。
上堂。僧問德山。如何是宗門奇特事。山曰。我宗無語句。實無一法與人。 師云。漏逗了也。 僧問雪峯。和尚見德山。得箇什麼便歸來。峯云。我當時空手去空手回。 師云。漏逗了也。 睦州喚僧。僧回頭。州云。擔板漢。 師云。漏逗了也。一漏逗。二漏逗。三漏逗。用意攙前先在後。莫於佛祖結冤親。好看衣珠常離垢。家中人。闘頭走。淮南笑殺龍門叟。有人若會笑因由。眼似銅鈴大如斗。阿呵呵。歸堂去。
郭公朝散施寶葢上堂。舉。木平和尚行脚時。問洛浦。一漚未發時如何。浦云。移舟諳水脉。舉棹別波瀾。木平不契。遂問盤龍。龍云。移舟不辨水。舉棹即迷源。木平遂於言下大悟。後住木平。李王詔至金陵。問道於他。法眼有偈云。木平山裏人。貌古言復少。相看陌路同。論心秋月皎。壞衲線非蚕。助歌聲有鳥。城郭今日來。一漚曾已曉。誠哉是言也。作麼生明他向盤龍言下悟底事。若有人問龍門。一漚未發時如何。龍門實難吐露。 良久。遂云。一漚未發時。寶葢向空垂。瑞色飄飄起。香風[颱-台+弗][颱-台+弗]吹。何勞輕舉拂。不假略揚眉。五百曾親獻。如來印可之。昔日毗耶離城五百長者子。各持七寶葢來詣佛所。佛之威神。令諸寶葢合成一葢。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諸人還信得及麼。非但古人。今諸人皆有此一葢。還曾窺覷得著麼。若窺覷得著。步步莫非玄路。言言盡轉法輪。其或未然。山僧雖老拙。寶葢助宣揚。久立。
上堂。龍門老自云。作麼。復問你。畢竟是誰。對云。是你。復云。你夏中做得箇什麼事。對云。難說向你。祇恐你落在見聞。又云。但說無妨。 師乃提出拄杖云。有見有聞是凡夫。無見無聞是二乘。有人識得否。良久。云。鴛鴦繡了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參。
撥田劄子至。上堂。謝恩畢。舉。百丈和尚謂眾云。你等為我開田。我與你說一段大義。眾開田了。請師說大義。百丈起來。展手舒伸。大眾。古人得恁麼徑截。還會他恁麼方便處麼。百丈說大義。辛懃事可知。龍門無道理。大眾絕狐疑。帝力乾坤重。君恩雨露垂。有人相借問。雲外略揚眉。為什麼揚眉。良久。云。萬古長春。
上堂。鼓聲纔動。法義已周。大眾上來。尋光而至。山野高提祖印。諸人共息狐疑。直須倒岳傾湫。切莫尋枝摘葉。所以道。者裏聚集為你僧堂裏底。者裏聚集為你寮舍裏底。會得麼。好於處處參知識。休用從前解會禪。
上堂云。南閻浮提人。就中多閙亂。無想四禪天。根性最遲緩。遲速不同倫。染淨難回換。兩箇五伯文。元來是一貫。貫。貫。啞子拍手高聲喚。聾人聽得佯不管。天明日出是夜半。智者大師譚止觀。大眾。此理如何。良久。云。看。
檀越請上堂。舉。端師翁住圓通日。楊次公.郭功甫每住參問此道。後來往復淮南。常求法要。一日。功甫訪之。白雲師翁遂上堂云。前來蒙次公大儒訪及。為上堂。曾舉一遍。今日功甫到來。不可隱覆。更為舉一遍。此語甚是奇特。乃曰。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也。遂下座。大眾。言雖麁淺。理實甚深。若不會上大人。如何登孔聖門。通曉六經子史。百氏詩書。縱使身名顯達。不曉上大人。如何佐國安邦。使功成身退。至於百工伎藝。負販庸人。孩稚小童。無上大人。如何成就能事。山林河海。日月星辰。上聖下凡。無上大人。不能安立。大眾。好上大人。還會麼。孔門弟子如能識。折桂登科第一人。下座。
上堂。三平禪師道。祇此見聞非見聞。 師云。捻土為香。 更無聲色可呈君。 師云。人思舊念。 箇中若了無餘事。 師召大眾云。立處孤危。 體用無妨分不分。 師云。巡堂看取。下座。 眾巡堂了。復謂眾云。有人會得麼。又云。會得麼。眾無對。 師云。癡漢。癡漢。
黃龍山死心和尚遺書至。上堂。死心心已死。心死死由生。抝折黃龍角。翻身臥地行。者老子從來翻著襴衫。倒携席帽。口頭麁慥。肚裏柔和。點檢叢林。呵叱學者。雖傳晦堂道。愛用雲門禪。以罵風罵雨為訓徒。以種菜種蔬為作務。興災降禍。少喜多嗔。愚人見即攢眉。智者點頭相許。要去便去。果然作家。騰身元是莫徭人。睡中失却死心老。嗚呼哀哉。法門不幸。
上堂。虗名虗相。谷音鑑像。棄而不修。豈明幻妄。少不努力。老矣惆悵。靜以思之。隨機稱量。古德云。譬如百歲老兒作歌舞。豈是小兒戲。大眾。會他恁麼道麼。百歲老兒作歌舞。側首低眉聽節鼓。心中聽拍雖了然。手脚來遲轉辛苦。乃起身作舞云。會麼。老作少難。下座。
上堂。一葉落。天下春。無路尋思笑殺人。下是天。上是地。此言不入時流意。南作北。東作西。動而止。喜而悲。虵頭蠍尾一試之。猛虎口裏活雀兒。是何言。歸堂去。
上堂。眉毛眼睫最相親。鼻孔脣皮作近隣。至近因何不相見。都緣一體是全身。
上堂。提拄杖卓一下。乃顧視曰。拄杖子。拄杖子。你無住持干懷。又無病痛苦惱。如此黑瘦。何也。拈拄杖呵呵大笑云。是何言也。若色見聲求。是行邪道。昔臨濟.德山由之發明見諦。後來明眼尊宿由之接物度人。豈不見黃蘗普請次。蘗謂臨濟云。我最得者拄杖氣力。臨濟近前奪下拄杖。推倒黃蘗。黃蘗遂云。扶起我來。扶起我來。時有一僧近前扶起。云。和尚爭容得者風顛漢恁地無禮。蘗却打其僧數下。臨濟乃云。蒼天。蒼天。大眾。當時拄杖子。如今却在龍門手裏。乃提起召大眾云。還有臨濟手段底麼。出來。出來。龍門却是放得下。遂拋下拄杖。放身便倒。云。有扶得者。出來。良久。云。既無臨濟之人。又無扶起之者。龍門自起自倒。有甚用處。歸堂去。下座。
甘露和尚入山。上堂。達磨不來唐土。地久天長。二祖不往西天。山青水綠。龍吟霧起。虎嘯風生。秋雨垂空。浮雲蔽日。諸人有眼還見麼。有耳還聞麼。既具見聞。何者是迷。何者是悟。何物為緣。何物為對。要知迷悟昇沉理。畢竟須還本分師。先佛道。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大眾。身心既乃如此。現今復是何物。近來參學之人。盡皆奔馳語句。舉論古今。於本分事全不明了。所以正宗淡薄。道法澆漓。幸遇和尚到來。伏望震潮音。示真旨。抉重瞙。顯衣珠。四眾傾誠。不勝虔請。
黃龍靈源和尚遺書至。上堂。昔開正續銘。今示真歸告。一路涅槃門。行說皆親到。明然臨濟燈。妙唱黃龍道。空海久澄虗。雲濤方浩浩。橫吞巨海。高駕鐵船。隱顯同源。卷舒無際者。其唯靈源乎。禪師居究竟地。住本覺場。雖曰示生。實無生而可示。雖曰示滅。實無滅而可示。明明密密。密密明明。真化不移。何方出沒。所以遺言作訓。真告普聞。能事始終。一期云畢。 而某曩歲遊方之始。邂逅龍舒。許以半面之交。氣投分感。雖則荊山隱玉。已遇良知。爾後蚌腹剖珠。登舟獲劒。歐峯再會。素願尤諧。歡洽妙期。有同符節。自初及此三十年間。理契同風。至音無間。夫何遽別。特示遺書。感存念亡。此情彌切。雖然如是。佛佛不思議。不許長住世。大眾審思惟。畢竟祇者是。然則子期既沒。伯牙絕絃。葢傷其無知音爾。況此至道。離見超情。莫逆于心。夫何言也。昔人問長沙。南泉遷化向什麼處去。沙云。石頭作沙彌時參見六祖。云。不問石頭作沙彌時參見六祖。南泉遷化向什麼處去。沙云。教伊尋思去。師乃呵呵笑云。會麼。會麼。水長船高。泥多佛大。共至靈前。不勞觀聽。
蔣山佛鑑和尚遺書至。上堂。噁。噁。師兄。師兄。出在我前。去復我先。噁。噁。師兄。師兄。出在我前。許我並駕而齊肩。去復我先。使我隻翼而孤騫。豈不念茲苦海。羣迷未度。況乃五湖玄學。負笈趨筵。遽辭舟檝。孰濟長川。然佛法道理自有因緣。此葢眾生無祐。薄福使然。永違叢社。法炬無傳。我聞如來雙林示滅。又聞達磨隻履西遷。佛佛祖祖。其道綿綿。況我鍾山佛鑑法兄。妙機無間。出沒應緣。去來生死。吾何預焉。而某於師門最為深契。在鴈序手足相連。義交金石。氣薄雲天。聽遺音而何忍。念朽質以非堅。同心共照。夫復何言。尚記得如來滅度。阿難問迦葉曰。世尊傳金襴外。更傳何法。迦葉曰。阿難。阿難應喏。迦葉曰。倒却門前剎竿着。大眾。若無者箇公案。生死熾然。白雲師翁道。金襴之外復何傳。弟應兄呼豈偶然。倒却門前剎竿着。免教依舊倚墻邊。大眾。會得麼。倚墻邊。倚墻邊。寂滅光中禮白蓮。
上堂。達磨大師所傳心印。看看掃地盡也。如今還有人見達磨大師麼。若見得。方解承當。若見未得。切忌認着。所以正宗淡泊。異道崢嶸。昔日王常侍參睦州。一日。州問曰。今日何故入院遲。侍云。為看馬打毬。所以來遲。州云。人打毬。馬打毬。侍云。人打毬。州云。人困麼。侍云。困。馬困麼。侍云。困。州云。露柱困麼。侍惘然無對。歸至私第中。夜間忽然省得。明日見州云。某會得昨日事也。州曰。露柱困麼。侍曰。困。州遂許之。此是達磨大師宗旨。露柱不解打毬。如何却困。還有明得者麼。人困馬困未是困。露柱之困始是困。好於言下證無生。莫向言中尋尺寸。百丈若無雙耳聾。臨濟爭解領三頓。盡將業識作流傳。此道今人棄如糞。久立。
上堂。昔有使頭.使下二人。一時奉事觀音。一日。使下偷使頭錢走。使頭燒香禱告觀音。願我捉得使下。使下亦燒香禱告觀音。願使頭不見我。當此之際。觀音救誰即是。祇救使頭。又違使下。祇救使下。又違使頭。若一時總救。事甚相違。山南辯和尚道。若要行大道。三步作一跳。大眾。好語。祇恐人麤心。子細究之。又却出踈不出。山僧為你一一分剖看。若人要會。先須識取觀音。要識觀音麼。大慈悲心是。更須知大慈悲心從甚處流出。現今歷歷聽法者。無心而流出萬宗。 若識得了使頭。方解作得使頭。非唯作得使頭。亦乃識得使下。此使下是使頭底使下。離使頭外別無使下。若識得觀音了。使下方解作得使下。非但作得使下。亦乃識得使頭。此使頭是使下底使頭。離使下外別無使頭。若恁麼。使頭.使下但是空名。使下.使頭悉皆無寄。大慈悲心熾然獨脫也。 既識得使頭。又識得使下。更須識得錢帛。使頭見之。是使頭錢帛。使下見之。是使下錢帛。離使頭.使下外。別無有錢帛。亦須知使頭錢帛自不干使下事。使下錢帛亦不干使頭事。各不相到。雖不相到。使頭錢帛即是使下錢帛。使下錢帛即是使頭錢帛。同一物耳。若恁麼既同。若恁麼既異。皆大慈悲心之作用也。 即知得錢帛。又須明取得失。使頭失財時。是使頭失。使下得財時。是使下得。得失不在別人分上。如此則使頭失時。是使下得時。使下得時。是使頭失時。得失雖殊而不異。得失各異而常同。豈別有一物作同作異也。若使頭。若使下。若錢帛。若得失。一一明了。方名觀自在菩薩。古人云。得失是非諸佛智。一人無心眼耳聾。
上堂云。西瞿耶尼打鼓。南贍部洲上堂。大眾。十方齊至等聞。野客稱揚。此聲徧滿十方。照破聞見色香。堪笑釋迦老子。等閑動地放光。大眾歸堂。
徐公大夫入山。上堂。何處求通達。疑根自不凡。頓明心即佛。陡覺海非鹹。善財樓閣路。日進丹霄步。凡夫云未然。我道常披露。大眾。譬如自面豈辨鬚眉。又如眼根不自見眼面。若有見。即非本頭。若見眼根。眼即同境。所以石鞏自射。無下手處。乃證全身。龐公問心。一口吸盡。遂得真實。此所謂大丈夫之事業也。不見道。大丈夫。秉慧劒。般若鋒兮金剛焰。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膽。莫不是了見本來面目。證得清淨法眼。故得稱為大丈夫也。 此日伏蒙提宮大夫朝斾入山。光臨泉石。頃者山野輙効先德。開法施場。住持此山。數年之間。傍資修換。為禪者遊心之地。工役既畢。輙以土木之功。干干視聽。願得雄偉之文。以彰不朽。為來者之益。伏蒙惠示。莫大之幸。山僧雖不曉義理。觀此嘉作。近世所稀。豈此邦此山之幸。亦天下叢林之幸甚也。 昔向居士木食澗飲。以所悟布之文字。求二祖大師印證曰。影由形起。響逐聲來。弄影勞形。不識形為影本。揚聲止響。不知聲是響根。除煩惱而趣涅槃。喻去形而覔影。離眾生而求佛果。喻默聲而尋響。當知得無所得。失無所失。未及造謁。聊伸此意。伏望答之。二祖大師答曰。備觀來意皆如實。真幽之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謂瓦礫。豁然自覺是真珠。無明智慧等無異。當知萬法悉皆如。愍此二見之徒輩。伸詞措筆作斯書。觀身與佛不差別。何須更覔彼無餘。居士得偈。欣然奉侍。諸仁者。古人悟心。布之文字。實是希有。還見二祖大師與居士所證所得之事麼。良久。云。浩劫有窮。斯文不泯。久立。
上堂。慮而解。思而知。孤燈難並太陽輝。不是心。不是佛。為君掃蕩精靈窟。摩天鷂子入雲飛。千里萬里祇一突。阿剌剌。下座。
上堂。不起踈慵不進修。實無言說實無求。奪飢人口中之食。驅耕夫手裏之牛。真快活。百無憂。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風浪拍天流。
陳與明還佛頂心經願。請上堂。
唵齒臨唵齒臨。唵部臨唵部臨。
大眾。此是甚麼言語。義理如何。還有人會得麼。若道是言語。又不成言語。若道有道理。又不成道理。可謂言詮不到。分別不及。先聖呼為密語。又曰真言。一切言音。從是而生。一切語教。從是而出。山僧適來看經中。得七字陀羅尼。能滅千災。成就萬德。今對諸人舉此七字陀羅尼一徧。諸人諦聽。遂默然。屈第一指至第七指。曰。諸人聞得麼。恐諸人不聞。更舉一徧。 又默然。屈一指至七指。曰。聞得麼。大眾。唯佛與佛乃能知之。自餘羣生悉皆罔措。有方便門。名曰重說偈言。今更再三分明說此七字呪。曰佛頂心經齋願了。大眾。曉得其中旨趣麼。待山僧奉為解釋。一字字要知落處。若論佛。祇是當人更無物。若論頂。晝夜舒光照前境。若論心。看時無相用時深。若論經。解語能言不是聲。若論齋。所為所作盡和諧。若論願。猶如身在龍門院。若論了。無慮無疑心皎皎。心皎皎。增添福壽災殃少。論量功德廣難思。須彌未大滄溟小。 山僧適來說者。是真言。世人祇知有言。不知有真。若不知真。所言皆妄。何者名為真言。能出萬宗。故曰真言。亦名三昧王。亦名萬字頂。亦名微妙章句。亦名秘密大總持。至心受持。大有靈驗。所謂山僧七字呪也。乃屈指曰。一二三四五六七。諷誦受持皆祕密。如人親入寶山中。一切珍奇從此出。久立。
上堂。道可學耶。實不可學。心可悟耶。實不可悟。不學不悟。真機全露。明月娑婆。浮生旦暮。眼若不睡諸夢除。古今出入無門戶。遂召大眾曰。是什麼。
上堂。山僧略陞此座。大眾永息狐疑。各各金毛師子。去來哮吼全威。臨濟高聲連喝。德山拈棒痛槌。縱有一言半句。終不別作路歧。大眾。抖擻精神著瞌睡。作麼是甚生次第事。你自鈍置。山僧恁麼道。要人到。不要人到。試點撿看。
上堂。舉。洞山和向示眾曰。兄弟。初秋夏末。或東去西去。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始得。又云。祇如萬里無寸草處。作麼生去。石霜聞之。乃曰。出門便是草。僧舉似洞山。洞山曰。大唐國內能有幾人。 師曰。出門便是草。閑殺龍門老。北去禮文殊。南來登五老。鬢髮已蒼浪。言歸恨不早。獨立秋風前。相思望江島。好好不用更尋討。
上堂。什麼物恁麼來。休將明鏡挂高臺。什麼物恁麼去。分明不用當頭舉。舉得分明得更難。澄潭不許蒼龍盤。便恁會。太無端。遂拍手呵呵大笑云。華藏毗盧世界寬。
上堂。好一隊。其中人還見其中事麼。若是其中人。必見其中事也。良久。呵呵大笑曰。會麼。苟不然者。雖有其中事。元來不是其中人。縱是其中人。元來不了其中事。了得其中事。作得其中人。復何憂哉。不見溈山曰。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時有人問。樹到藤枯時如何。溈山呵呵大笑。又有乾峯示眾曰。法身有三種病.二種光。一一透得。始解穩坐。雲門出眾而問曰。庵內人何故不見庵外事。乾峯呵呵大笑。大眾。有人或問道。此二老宿意旨如何。龍門拍手呵呵而笑。良久。曰。你諸人何不與我放下布袋。解開肚皮笑一聲子。
上堂。釋迦世尊已成正覺。彌勒大士當來下生。老盧持過嶺南。達磨携來東土。各謂度生已畢。我願云周。如何六道四生猶在。土石諸山未殞。淨妙國土不逢。為是願力未充。為是業果難盡。為復別有道理。還有人斷得麼。若不同床睡。焉知被底穿。歸堂喫茶去。
上堂。空生不解嵓中坐。春暖桃花樹樹紅。漏泄天機無覔處。都緣露柱挂燈籠。燈籠燈籠。却有古風。露柱露柱。善解提舉。一旦師姑是女兒。大悟堂中喫茶去。
上堂。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亡性即真。根塵既謝。鏡光現前。心法雙亡。如何則是。赤胳[骨*(歷-秝+林)]身無妄想。眼聞耳見離攀緣。
上堂。迎日出門去。已覺披煙霧。冒月望山歸。重露濕禪衣。心悄悄。步遲遲。無孔笛。再三吹。哩哩[怡-台+羅]。[怡-台+羅][怡-台+羅]哩。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猶唱翠眉低。君更聽。莫狐疑。是何曲。歸堂去。
上堂。真實到家之士。何暇論家。決定證得之人。寧標所證。論家論證。乃閭閻負販之徒。無證無家。誠飄露伶俜之子。何不興決烈之志。啟特達之懷。舉措看他上流。勿謾隨於庸鄙。一一從自己胷中流出。與我葢天葢地去始得。總似你恁麼。參學驢年去。
上堂。海門山。長安道。茫茫煙水連芳草。樓頭客。馬上郎。一聽落梅悲故鄉。春風過眼花飛盡。蝴蝶翩翩過短墻。君更聽。是何章。會不得。參堂去。
政和八年九月。奉勑住和州褒禪。上堂。謝恩畢。僧問。千里遠聞音信好。不涉程途事若何。 師云。不挂三寸。 進云。一輪明月當空照。萬里清風宇宙寬。 師云。却有商量。 進云。路上忽遇禪人問時如何。 師云。有甚難答。 進云。雲離谷口千山秀。月到天心四海明。 師云。誰是恁麼人。師復云。大眾。現前豈不是舒州龍門山。適來勑旨豈不是和州褒禪寺。令山僧往彼傳法住持。且何者是傳底法。要知佛法旨趣麼。不離龍門山。要見褒禪寺。不離褒禪寺。要見龍門山。龍門山則易見。褒禪寺即難見。有人見得褒禪寺麼。若明得。便有佛法旨趣。若也未明。良久。云。帝力丘山重。君恩宇宙寬。不才何以報。處處得心安。久立。 到褒禪。入方丈。師據座云。昔定明禪師燕坐此峯。住大三昧。悲濟弘誓。澤及一方。山僧忝繼先蹤。續明後焰。十方坐斷。祖令當行。鳴鼓陞堂。各須諦聽。
上堂。聖皇帝賜與名山。賢宰臣宣行睿旨。俾令貧道傳法住持。眾中還有荷擔重任者麼。試出眾道看。 僧問。古人道。權借一問以為影草。未審此理如何。 師云。子是何心行。 進云。可謂手執夜明符。幾箇知天曉。 師云。曾問幾人來。 進云。到者裏多少人錯會。 師云。闍梨又作麼生。 進云。三十年後有人會去。 師云。猶較些子。 僧問。一塵纔起。大地全收時如何。 師云。兩塵也。 進云。恁麼則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 師云。含山縣裏事。作麼生見得。 進云。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師云。者箇闍棃却好商量。 師復云。龍虵易辨。衲子難瞞。辨別得否。山僧未來此間時。是山法席久虗。叢林不振。當此之時。還知定明禪師是汝諸人善知識麼。山僧既來此間。法席初開。叢林復建。亦定明禪師是汝諸人善知識。所以道。有佛無佛。性相常住。若解恁麼看得。吾有道光矣。昔日有一員尊宿。眾集定。起來作舞曰。諸人會此意否。諸人無對。寂曰。山僧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師乃呵呵笑曰。奇怪。若是褒禪即不然。乃起作舞告眾曰。諸人會我意否。良久。云。清貧長樂。下座。
上堂。褒禪乍住太乾枯。月白風清入畫圖。人間縱有千般樂。不及今朝事事無。乃呵呵大笑。好大哥。
上堂。雲中石塔摩星斗。定明禪師大張口。是你之言若解參。不必腰包天下走。遂卓拄杖一下。曰。鳥對初陽自在啼。犬逢生漢連聲吼。又卓拄杖一下。曰。歸堂。
上堂。祇知今日明朝。不覺今朝明日。事事一似安排。箭箭自然中的。甜者甜於黃連。苦者苦過白蜜。喫得者般滋味。乃以手作舞曰。不妨邏邏哩哩。下座。
正月一日上堂。以拄杖劃一劃。云。天得一。斗牛女虗危室畢。地得一。草木山河并土石。君得一。上下四維無等匹。召大眾曰。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明光的歷。有歡榮。有愁戚。或冤親。或順逆。富且貴。貧且乞。萬樣千般誰運為。空谷之聲隨應出。鴛鴦繡了任君看。不露金針太綿密。褒禪奉勸各回頭。莫待臨行却啾唧。識取摩訶般若光。萬古悠悠是今日。久立。
上堂。如來無二種語。諸人如何會如來語。作麼生是二種語。須明取始得。一離間語。二和合語。無此二者。是名如來語。何名離間語。能聽法者。雖願樂聽受。而所說法者不為開示。是名離間語。能說法者。雖樂開示。而聽法者不樂聽受。是名離間語。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聽無有能聽可聽。得如此者。方名和合語。當觀此離間語.和合語。一耶二耶。同耶異耶。如此證知。捨離間語。當得和合語。而如來無此二語者。不說不聽而已。然不說不聽。亦有二事。一凡夫。二聖智。正如凡夫無所開示。無所聽受。冥然莫覺。故曰無明。亦名為無說無聽。二聖智所到。到其無說無聽。亡賓主。絕行解。自居究竟實地。亦名無說無聽。學者當善分別。勿生異見。不可瞞頇不分。
上堂。舉。趙州和尚。一日趙王來。不下禪床。曰。會麼。王曰。不會。州曰。自小持齋身已老。見人無力下禪床。騰騰和尚朝見則天。仰視則天曰。會麼。天曰。不會。騰騰曰。山僧持不語戒。忠國師見肅宗帝。以手指頭帽子曰。會麼。帝曰。不會。國師曰。天寒莫怪不下帽子。大眾。明得三人意旨麼。譬如寶舟到岸。獲大富而濟有餘。玉戶抽關。升于堂而入乎室。猶在門外。無柰不入之何。困守孤貧。豈是珠寶之咎。還會麼。卞和刖足。歸堂。
上堂。面前過。便知是張三李四。背後過。為什麼却不見。壁者邊。便見是條臺倚子。壁那邊。為什麼分踈不得。咫尺之間尚爾。況十方世界耶。參學人若不明。當知參學事卒未在。光陰迅速。入寺來早已九十日。諸郡發心化士且寬懷打疊。遂拈拄杖曰。東西南北四方人。地濶天遙最是親。衡岳天台連魏闕。乃彈指一下。曰。輕輕彈指不勞神。復拈拄杖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叢林盡在拄杖頭上。還見麼。良久。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久立。
上堂。趙州有喫粥因緣。好一則因緣。者僧當下悟去。會得麼。你拈動鉢盂匙筯時。便不會古人意了也。祖師有風幡話。你諸人十二時中為什麼一似大蟲看水麼相似。國師有無情說法。據你諸人合明得。為什麼却不聞。若一一明得。便是有地頭底禪和子。歸堂。
祈雨上堂。定明妙應禪師說法如雲如雨。不是時人不聞。又非不善其語。如斯一味靈通。過了幾多寒暑。縱逢敗種焦芽。方便一時救取。
知府曾公舍人入山祈雨。上堂。舉。劉禹端公問雲居。雨從何來。對云。從端公問處來。 師云。雨從何來。不須尋討。徧滿虗空。拔濟枯槁。定明妙應靈通。知府舍人台造。真箇是為雨為霖。莫不為忻為好。且問諸人是定明雨。舍人雨。百姓雨。定當得麼。良久。卓拄杖一下。云。三。下座。
上堂。卓拄杖一下。云。大眾。你諸人昨夜為什麼一時在露柱裏藏身。及乎天既明。喫粥了上來聽參。為什麼却在欄干上立地。見麼。直饒如此通神變。更問起雲塔裏師。
上堂。抵死要行雲水脚。剛然求悟本來心。為蛇畫足勞筋骨。辜負青山綠水深。豈不見德山老子向你道。未踏船舷時。好與三十棒也。諸人也著些子精彩著。飯袋子也好與三十棒。遂卓拄杖一下。下座。
退褒禪上堂。一去一來松上鶴。半開半合嶺頭雲。搘筇獨立千峯外。唯把南山祝聖君。
知府錢公奏請再住褒禪。上堂。大眾。君命重宣降薜蘿。不容靜處薩婆訶。襴衫席帽寒酸甚。又向人前唱哩囉哩囉。拍一拍。哩囉。又拍一拍。云。去年梅。今歲柳。顏色馨香依舊。人漸老。水長流。無心道合頭。下座。
上堂。舉。蓮花峯庵主拈拄杖示眾云。古人到者裏為甚麼不肯住。自云。為他途路不得力。如是二十年。無人會得此語。後有老宿聞舉。云。是即是。少進語在。有僧問。如何進語。宿云。但問畢竟如何。僧持此語問庵主。主曰。楖栗橫擔不顧人。却入千峯萬峯去。 師橫按拄杖於肩上。高聲喚云。和尚。和尚。又云。闔國人追不再來。千古萬古空相憶。
上堂。舉。嚴陽尊者問趙州。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州云。放下著。尊者當下大悟。 師云。好大眾。還見得悟處麼。盡力放不下。著力擔不起。將謂一物無。元是自家底。見得自家底。心中大歡喜。自茲家業興。一舉九萬里。
臘月初一上堂。僧問。萬法是心光。諸緣唯性曉。盡大地是色。那箇是心。 師云。不要瞞老僧。 進云。盡大地是心。那箇是色。 師云。闍棃念來多少時。 進云。祇如色心二字。如何透得。 師云。祇知渡水。不覺腰深。 進云。彼此沒便宜。 師云。一任啗啄。 師復云。一年止有此三十日。二陽發生之月。學般若者。與汝道情相應否。今有二問問諸人。一問問肯者。一問問不肯者。先問肯者曰。你恁麼來多少時也。你須道多時也。問你既多時。所對目前聲色與你為惱害否。若與你為惱害。上座未恁麼在。若不與你為惱害。是照見了。然後不為惱害。不用照見了。不為惱害。若用照見了。方見不為惱害。即名照見心。未名恁麼在。若不用照見心。如何知得無惱害。據作此見了。我問頭不得。第二問不肯者云。你不恁麼來得多少時也。 師大笑云。好一問。你出家沙門作佛弟子。含齒戴髮。巍巍堂堂。如何却不恁麼。得何異俗人。直饒你真箇不恁麼。也則因恁麼。然後有不恁麼在。據此見亦了。我問不得。不見石頭大師道。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恁麼不恁麼總不得。尚有人講不得。被馬大師道。我有時揚眉瞬目。有時不揚眉瞬目。有時揚眉瞬目者是。有時揚眉瞬目者不是。他便會去。師良久曰。還知麼。泥多佛大。水長船高。下座。
上堂。未達境惟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分別既不生。便捨外塵相。乃拈拄杖示眾云。不可不喚作拄杖子也。且作麼生說捨底道理。有人於此云。喚什麼作拄杖子。便違他古佛道。不壞假名。而談實相。又道。更有什麼拄杖子也。則世間萬法不成安立。又道。依舊喚作拄杖子。則一切凡夫莫不幸甚也。大眾。到者裏。如何即是。須信道。雲中石塔不是人間。檻外雲山非由心變。風摩雨掃。日照煙蒙。妙用縱橫。隱顯一際。自可以幽栖鳥道。開豁胷懷。妙契真規。十方洞照。直得如此。更須知有衲僧孔竅始得。如何是衲僧孔竅。咄。卓拄杖。下座。
上堂。舉。溈山和尚坐次。見仰山從方丈前過。溈山云。若是百丈先師。子須喫痛杖始得。仰山云。今日事作麼生。溈云。合取兩片皮有分。仰云。此恩難報。溈云。溈山年邁。非子不才。仰云。今日親見百丈師翁。溈云。子向什麼句中見先師。仰云。不道見。祇是無別。溈云。始終作家。 師云。從上來至百丈有不犯之令。溈山深得其旨。能向劒刃上行。仰山飲氣扶持。且不犯鋒傷手。有般漢祇管行棒下喝。還明他不犯之令麼。不見道。始終作家。諸人每日來去。什麼處得見百丈。
上堂。暫時斂念。是處是慈氏。門門有善財。介爾有心。土石山河。瓦礫荊棘。大眾。作聖作凡。能染能淨。有如是威神。具如是妙用。直得恁麼。曹溪門下客。見時猶未是少林消息。祇如少林消息。你曹溪門下客合作生麼。下座。
上堂。蘇武牧羊。辱而不屈。李陵望漢。樂矣忘歸。是在外國。在本國。佛諸弟子中。有者雙足越坑。有者聆箏起舞。有者身埋糞壤。有者呵罵河神。是習氣。是妙用。至於擎杈打地。豎拂敲床。睦州一向閑門。魯祖終年面壁。是為人。是不為人。信知一切凡夫埋沒寶藏。殊不丈夫。諸人何不擺柂張帆。拋江過岸。不可釘樁搖櫓。何日到家。既作曹溪人。又是家裏漢。還見是家裏事麼。
上堂。舉。先師在白雲會中作磨頭。一日。端師翁下來曰。你還知一件事麼。先師曰。不知。師翁曰。近有數禪客自廬山來。問他皆有悟入處。教伊說亦說得有來由。舉因緣向伊亦明得。教下語亦下得。端師翁良久。謂先師曰。磨頭。祇是未在。你道如何。先師聞了。心下不安。得七日七夜不成腸肚。正中心下。乃自思惟曰。既悟了。說亦說得。明亦明得。如何却未在。忽然中夜方會得。從前寶惜一時放下。遂白端師翁。師翁起來手舞足蹈。某曾侍奉先師。聞先師舉此因緣謂某曰。參學須是一時放下。方得安樂。大眾。還見得否。放得下。好脫洒。放不下。牛拽杷。堪笑諸方老古錐。打鼓說禪無尾杷。無尾杷。不驚怕。不驚怕。可嗟訝。解踏毗盧頂上行。不言亦自傳天下。好大哥。
上堂。舉。百丈大智禪師謂眾曰。併却咽喉脣吻。道將一句來。溈山云。却請和尚道。五峯云。和尚也須併却。雲嵓云。和尚有也未。 師云。此是叢林中流布底事。雪竇禪師後來品評此三人語。各有淺深。却請和尚道。虎頭生角出荒草。和尚也併却。龍蛇陣上看謀略。和尚有也未。金毛師子不踞地。如今眾中或去請益。或去過話。有人道。此三句語未契得百丈。喚作抑而不揚。却請和尚道。百丈云。不辭向汝道。恐已後喪我兒孫。此豈不是抑而不揚。和尚也須併却。百丈云。無人處斫額望汝。何處是有肯他也。則是抑而不揚。和尚有也未。百丈云。喪我兒孫。更是不肯也。祇如百丈道。併却咽喉脣吻。道將一句來。甚生次第事。既併却咽喉脣吻。明箇什麼邊事。也好扶持取。下座。
退院離褒禪。辭眾上堂。舉。六祖大師示眾云。汝等速理舟檝。吾欲歸新州去。弟子曰。和尚去後。早晚却回。祖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師云。是什麼說話。去了却更來做什麼。不見東山先師道。大小大祖師猶欠悟在。師呵呵大笑云。諸人還會得麼。聽取一頌。歸根得旨復何論。洞口秦人半掩門。花落已隨流水遠。空留冪冪野雲屯。
到蔣山。上堂。玄沙白紙費封題。一聽雷音萬仞低。慰釋私懷已無量。那堪更唱邏羅哩。乃呵呵大笑曰。古人道。笑須三十年。誠哉此語。某頃在白雲時。與堂上佛果師兄道聚。其樂無涯。至今樂猶未已也。又呵呵大笑云。一手不獨拍。兩手鳴摑摑。舉意超情念。相看同路陌。摩雲鍾阜高。徧界烏輪赫。妙機速雷電。神珠不在額。珍重人天大導師。衲僧一見喪魂魄。何也。誰敢正眼覰著。下座。
古尊宿語錄卷第二十九
古尊宿語錄卷第三十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語錄
住南康雲居嗣法 善悟 編
偈頌
示道三偈并敘
宗乘一舉。作者埋冤。古路縱橫。若為措足。苟非知方俊眼。出格上機。舉一明三。普同流浪。其或循言執滯。病在見聞。杜口藏形。過歸傍認。欲得決求大寶。莫作小商。撒手懸崖。當空便擲。百千三昧。豈在外求。若認語言。即名邪解。至於警物垂務。衡鑒將來。百匝千重。少諧手足。或中途病轍。半路絕粮。引諸子以伶[俜-由+(叟-又)]。葢指南之不妙。良由澄潭月影。隱隱迷蹤。直須坐斷毗盧。優游大徑。故作示道三偈。以資唱道之萬一。固非次第淺深。數量名字之所得也。冀達之士。相期於茲矣。
隨流
千聖靈蹤百草頭。卓然放去號隨流。後教萬古無人識。笑殺溈山水牯牛。
合轍
水中月是天邊月。南北東西更無別。新羅打鐵火星飛。燒著指頭名合轍。
雙唱
坐斷千差古路頭。解開種岸濟人舟。明明一句該羣象。善唱非聲作麼求。
標指六偈并敘
諸佛出世。無法示人。祖師西來。無道可指。唯談自悟。是謂頓門。若尚筌蹄。必難話會。然則忘其方便。迷者難以進途。標指示人。或有可曉。故循好言之士。唱偈六篇。以舉一隅。無勞三返。後之冥合者。或有可取焉。
迷悟
迷者迷悟。悟者悟迷。迷悟同體。悟者方知。
迷南為北。實情取則。北本是南。悟無移忒。
返究迷緣。莫得來處。忽悟正方。迷復何去。
其迷則迷。妄自高低。生死惡覺。枉受膠黐。
達迷無妄。歡喜無量。殺無明賊。祇在一餉。
一餉之間。冥通大千。直下了了。三際虗玄。
無始時來。總由今日。盡未來際。更不尋覔。
當念無念。靈光焰焰。靈焰騰輝。心知難掩。
靈源蕩碧。森羅普入。海印發明。非關動息。
根塵不偶。心珠寧守。返不我觀。出兮還有。
有無齊出。無有蹤跡。智用雖奇。猶遭悟覔。
悟為法障。身招罔象。犴狢無風。徒勞展掌。
祖父書契。本來家業。舊日風光。不妨要截。
哆哆和和。依前疑著。元無病痛。何勞說藥。
足踏實地。開眼瞌睡。大地茫茫。會我如是。
如是之法。不因迦葉。是誰兒孫。喃喃亂說。
你解亂說。智者便瞥。此門廣大。愚人自爇。
自謗自爇。不干我事。我是癡人。汝能靈利。
坐禪
心光虗映。體絕偏圓。金波匝匝。動寂常禪。
念起念滅。不用止絕。任運滔滔。何曾起滅。
起滅寂滅。現大迦葉。坐臥經行。未曾間歇。
禪何不坐。坐何不禪。了得如是。始號坐禪。
坐者何人。禪是何物。而欲坐之。用佛覔佛。
佛不用覔。覔之轉失。坐不我觀。禪非外術。
初心鬧亂。未免回換。所以多方。教渠靜觀。
端坐收神。初則紛紜。久久恬淡。虗閑六門。
六門稍歇。於中分別。分別纔生。似成起滅。
起滅轉變。從自心現。還用自心。返觀一徧。
一返不再。圓光頂戴。靈焰騰輝。心心無礙。
橫該豎入。生死永息。一粒還丹。點金成汁。
身心客塵。透漏無門。迷悟且說。逆順休論。
細思昔日。冷坐尋覔。雖然不別。也大狼籍。
剎那凡聖。無人能信。匝地茫茫。大須謹慎。
如其不知。端坐思惟。一日築著。伏惟伏惟。
入道
道本無瑕。擬心已差。纔生眹兆。徧界空花。
若欲全舉。除非直與。不用增添。現成規矩。
洞徹根源。法法周圓。靈明法爾。妙絕言詮。
言詮不得。得亦差忒。逈出根塵。古今取則。
存不可見。亡兮對面。匪存匪亡。森羅自現。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法齊照。境智甚深。
心忘照滅。境智同歇。一道通同。十方俱攝。
生死涅槃。元無兩般。四生六道。息苦停酸。
平等大道。無有邪正。胡漢不來。欲何為鏡。
像虗鏡皎。鏡像斯照。像去鏡亡。千聖非妙。
此門難入。唯君自息。若入此門。半錢不直。
不直半錢。萬國爭觀。所以說云。大道體寬。
見聞
見極垂光。聽圓含響。若謂見聞。法成塵想。
光流大千。響傳沙界。對現全彰。無在不在。
聲不是聲。色不是色。非色非聲。山高水急。
眼不可見。耳不可聞。非見非聞。宛爾見聞。
見色聞聲。脫出根塵。水月鏡像。夢幻施陳。
文殊寶剎。觀音普門。周羅法界。唯子一人。
身土交映。妙絕凡聖。本有天真。非病不病。
長歌且唱。妙舞更誇。東西南北。示現空花。
生死去來。去來生死。若不如是。多過多咎。
茲言未諦。此語皆宗。標指若示。古人同風。
水月
水月指陳。最疎最親。若謂可見。還帶重輪。
月皎於上。水流於下。彼此非干。應緣何假。
聲回響轉。垛成招箭。指喻孰明。標門誰辨。
凡夫見聞。月皎水渾。心波業識。奔流苦門。
二乘聞見。如鏡中面。對像迷真。渠還未薦。
水澄月映。孤光逈逈。滅此化城。更須前進。
一月耀天。光吞大千。森羅頓現。亘爾無邊。
齊含寶月。交光廓徹。非中非外。一多融攝。
毗盧性海。自他無礙。迷悟悟迷。相亡相在。
一塵百億。百億一塵。奔走塵剎。不動本身。
光亡月落。幾人摸索。四十九年。渾用不著。
丈夫壯志。自有行市。十字路頭。看人失利。
不忻諸聖。不厭凡夫。拈箕奉箒。跨馬騎驢。
若人笑我。我亦笑渠。更問如何。我不識書。
語默
至道非言。言亦可傳。可傳何也。應物而宣。
言雖應物。物自無物。無物之言。言音自沒。
絕言之語。妙應還普。道非晦明。語默同取。
舉復誰唱。物物虗曠。咸通大千。徧乎塵想。
品類非一。同言異出。圓音落落。凡聖俱適。
千品萬類。薰含種智。故此一門。稱無量義。
山河宣演。草木揚音。長說無間。所謂甚深。
深兮甚淺。不動情見。最省工夫。凡夫不薦。
不薦最親。妙義敷陳。歡言即笑。恚怒即嗔。
嗔為金剛。喜為迦葉。華藏毗盧。心心相接。
接兮可見。莫看背面。無字密言。從茲出現。
現復誰論。非用耳聞。六根共戶。妙偈星分。
森羅經文。不出一塵。非舌非辯。雷轉電奔。
展之在手。何法不有。縱橫三界。無一滲漏。
時人不信。執言說病。依倚前塵。以為決定。
決定是心。決定是塵。心塵所使。非自由人。
諸聖苦口。隨愚過咎。巧說多詞。強為分剖。
法無言說。汝須善別。捨離語言。生死自絕。
凡夫聞此。無說過咎。取彼無言。冥然長久。
端坐暗獄。以心相續。背却語言。猶如土木。
捨有之無。落在邪途。有無俱病。二病俱祛。
祛復何去。不離當處。當處不生。語默相取。
取兮不知。是東是西。說即不說。不疑即疑。
故稱佛子。了事凡夫。是何凡夫。問取李胡。
彼我不二
諸人行李處。非我君不能。我今憑子力。還與汝同心。彼我無差忒。超然絕古今。千差非止水。生死自平沉。對容誰不妙。拂袖省知音。不墮機前路。明明定淺深。其如未覺了。彼我徒自侵。
動靜常一
本自未常迷。何勞今日悟。守住寂寞城。知君還錯悞。從前諸聖人。元是凡夫做。豈有別路岐。教人離憂苦。祇者生死中。即是佛去處。有人忽踏著。選甚淨穢土。一向不回頭。喚之亦不顧。千聖不柰何。何不省言語。了却貪嗔癡。即是諸佛母。
妙語方知
佛與祖師言。拈花示癡子。我今發此談。何言顛倒爾。當人自天真。譬之秋潭水。一物著不得。豈用安名字。切莫向其中。認之還不是。不見須菩提。空空達彼彼。
了妄元真
問汝貪嗔癡。家住在何處。我今要與汝。各各分頭去。好好細思量。免被他官府。大者名為貪。養得二舍弟。三郎都一處。日夜共活計。令汝家戶大。使汝善調制。子今苦厭我。我與子發誓。一要子自知。二要子依例。三要當處生。四要歡喜偈。與汝善和同。一一無凡穢。一覺一切了。何須去煩翳。我是諸佛母。十方及三世。
物我無差
青山是我身。流水為我命。養之以四時。蕭然自條正。覆育諸眾生。六度自修省。栽花種菩提。拂石要安靜。不見楊柳飛。自有蒲萄影。玩之且不厭。去亦無冤競。一性一切性。娑婆大圓鏡。
同居善說
世人不識我。求我以形容。形容不相似。徒觀紙上龍。若要識得我。問取主人翁。主人好家業。物物要安藏。六兄誇藝術。三母足溫良。南廳善書筭。北庫多財粮。住來但覺久。懶去問張王。君若一識得。與汝同屋梁。
美容可觀
一別海山中。十年春草綠。相思在方寸。顏容皎如玉。
音書杳不來。桃李繁且熟。唯有意中人。使我眉頭蹙。
妙容非覩
通身無影像。脫體露堂堂。不話非聲色。何曾有短長。
河沙恒徧現。故號法中王。優曇花正開。嗅著不聞香。
延促自爾
春日春山裏。春事盡皆春。春光照春水。春氣結春雲。
春客春情動。春詩春更新。唯有識春人。萬劫元一春。
寂體咸周
妙體無方具徧知。近邦遠利絕毫釐。根塵應念周沙界。坐斷毗盧發大機。
應緣不錯
法法無差是正修。見聞從此絕漂流。窮心未到忘心處。一聚根塵安得休。
祖師地種花及總頌四首
地
性地本無生。因生說有地。流傳古至今。非愚亦非智。
種
從昔未曾迷。於今何所悟。祇緣種性深。更亦無別路。
花
有種有心地。因緣花自開。要知成果處。却笑祖師來。
總
五葉花開後。山長水更深。亂雲橫谷口。游子謾追尋。
六句偈六首并敘
六句偈者。各盡自心功德藏。無少間然也。不離六句。而超六句。方曉此意。
前念是凡
前念是凡。短布裁衫。長亭送客。落日張帆。
後念是聖
後念是聖。一拳打正。干戈叢裏。拾得性命。
前念非凡
前念非凡。語正言讒。天高海濶。毛羽毶毶。
後念非聖
後念非聖。萬象明鏡。不假薰修。本來清淨。
前念即凡
前念即凡。凡不能測。若人要知。終不指劃。
後念即聖
後念即聖。聖不能知。鐵牛過海。石女生兒。
十憶偈并敘
余甞謂。先聖雖往。其道則存。苟或契同。吾斯在矣。百丈因言之溈山曰。如忘忽憶。所言憶者。歷然神解。如耳目所對。更不差錯者也。故作十憶偈十首。以自發明先旨。使千載之下。咸令信受。亦貴知余未始少忘也。吾既知之矣。爾等知之乎。
憶少林
一從三拜後。千古錯流通。永日無人到。蕭蕭檜栢風。
憶曹溪
葉落歸根後。曹溪一滴深。山居人少到。真實好知音。
憶南泉
一歸方丈後。何處覔南泉。昨夜三更月。寒光照座前。
憶趙州
不下禪床後。曾無善巧言。平常安樂事。今古謾流傳。
憶南陽
丹霞相訪後。從此話南陽。草作青青色。春風任短長。
憶雙林
一入雙林後。天宮事可猜。賣魚人不厭。何處見如來。
憶寒山
一住天台後。身單布亦穿。雖然筋骨露。歌笑不堪傳。
憶龐翁
石上栽花後。生涯自是春。若逢親切問。端的不饒君。
憶先師
一見先師後。堪悲復堪笑。為問何以然。八十重年少。
憶伊余
憶著伊余後。呵呵笑未休。何人知此意。有語不堪酬。
十可行十頌并敘
華嚴以十法界總攝多門。示無盡之理。禪門有十玄談。以明唱道。洞山有十不歸。以表超證。山僧述十可行。以示後生。庶資助道。譬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又如染香之人。亦有香氣。有少益者。書之于后。
宴坐
清虗之理竟無身。一念歸根萬法平。物我頓忘全體露。箇中殊不計功程。
入室
問道趍師印自心。入門端的訪知音。此生不踏曹溪路。到老將何越古今。
普請
拈柴擇菜師先匠。進業修身見古人。若到諸方須審實。龍門此法是通津。
粥飯
三下板鳴生死斷。十聲佛唱古今通。開單展鉢親明取。不可麤心昧苦空。
掃地
田地生塵便掃除。房廊蕭洒共安居。裝香掃地無餘事。默耀韜光示智珠。
洗衣
臨流洗浣莫疎慵。入眾衣裳垢不中。上下隣肩薰炙久。身心動念肯消鎔。
經行
石上林間鳥道平。齋餘無事略經行。歸來試問同心侶。今日如何作麼生。
誦經
夜靜更深自誦經。意中無惱睡魔惺。雖然暗室無人見。自有龍天側耳聽。
禮拜
禮佛為除憍慢垢。由來身業獲清涼。玄沙有語堪歸敬。是汝非他事理長。
道話
相逢話道莫虗頭。大語高聲笑上流。言下若能窮本末。肯將無義結朋儔。
感興二首
空裏形骸夢裏身。夢中身世莫追尋。可憐一脉嵓前水。流入人間古到今。
夢幻空花祇自知。潛思二十九年非。夕陽芳草曾行處。誰料紅蓮步步隨。
海會辭老和尚
來時無有語。去亦不知聞。此曲誰能和。轟轟出白雲。
五祖老和尚寄鐵牛歌與師(附)
昨夜三更前。鐵牛耕盡田。喫著三春草。吐氣在青天。也無欄。也無圈。前山後山任方便。不曾造次損田苗。愛惜皮毛不輕賤。忽然大震一聲雷。始覺從前得顯現。
師和
混沌未分先剖判。生成不假陰陽煅。頭角前來是好牛。皮毛更不重更換。滿目平田無寸草。飢飡渴飲無生老。威音王佛是如今。有甚眾生可尋討。哮吼一聲天地動。達人見處吾無用。坐斷毗盧世界寬。自是衲僧眼皮重。一遇知音和始齊。自餘總是閑陪從。
山中閴寂。爐邊靜坐。因思四十年人間世外林泉之樂。與夫區區世上者。何遼遠也。諦思究極于至道。遂成山偈。聊以自勉。并示諸禪人。使勿如老夫之回頭晚也
動境徧娑婆。以之成逼迫。安心一處坐。從是虗生白。逼迫何逼迫。膏火煎魂魄。虗白何虗白。廣教揚孤翮。良哉靜者心。四海猶為窄。匹彼在動士。天地何遼隔。故茲審觀究。二者俱介僻。棄彼而奔此。安得有深益。樂者自何至。苦者自何適。苦樂忘根緒。由夫征路陌。路陌苟不征。躭躭本家宅。昔未厭瓦礫。今豈重金璧。金璧有所重。瓦礫未可擲。瓦礫謂金璧。殺盜應非逆。金璧謂瓦礫。聖賢失蹤跡。金璧而金璧。瓦礫而瓦礫。苦樂各平等。法法無假借。大空離眾念。真實無改易。樂而無樂相。苦亦無苦跡。苦樂同十虗。心門廣開闢。龍吟而鳳鳴。天淵發金液。人不念諸道。飢口枉求食。一也及夫此。曹溪稱上客。因思賢聖人。不寐徹殘夕。時哉各勉旃。升沉在咫尺。
題四面法智禪師塔
珍重靈知者。綿綿亘古今。人居千聖外。塔鎻亂雲深。
碧落杉松色。丹崖虎豹音。回光如到此。必也見師心。
與太平四面夜坐
城中應接同摩詰。雲外無心似老盧。月白風清深夜坐。出家全不費工夫。
示看經僧
句義縱橫那畔彰。五千餘卷總含藏。如何不覔根頭意。空看枝邊木葉黃。
讀傳燈錄二首
虗名虗說傳來久。真語真蹤示後人。虗實灼然知下落。清風千古見芳塵。
家家門前火把子。半夜愚夫說相似。碧天如水月如鈎。古今流落閑名字。
示栽松僧
一寸靈苗手自栽。前崗後隴作良材。敢將不朽傳他日。唯把青青示後來。
山中偶作三首
分明不了却成迷。無限風光付與誰。若得家山田地穩。自然處處不思議。
舊事成空莫可追。舊心將把再思惟。古今不隔絲毫許。會得如斯也大奇。
休處言休便好休。五湖蹤跡任遨遊。莫嫌活計無多子。此箇牟尼用到頭。
示眾
求心心未諦。等人人不來。嵓花曉來雨。寂寞為誰開。
三句頌
禹穴龍門寺。探珠欲問龍。驪珠吞在腹(如何取得。請續末後句)。
讀靈源十二時歌
一日日。一時時。龍門老。心自知。
師常以六隻骰子示禪人。六面皆六點。復作三頌
六隻骰子滿盆紅。不用安排祇麼通。擬欲進前求解會。大似西行却向東。
六隻骰子滿盆紅。塵墨河沙用莫窮。誰能解展金剛手。祖佛親來亦掃蹤。
六隻骰子滿盆紅。馬載驢駞一擲空。赫赤窮來無可賽。請君從此現神通(僧問。六隻骰子滿盆紅時如何。師云。無人能賽。云。忽遇恁麼人來時如何。師云。平出。云。請君從此現神通。作麼生現。師云。骰子在我手裏)。
迷逢達磨
信步遊梁魏。乘時別少林。長安車馬客。無限利名心。
因法眼頌
呪咀毒藥。形聲之逆。眼耳若通。本人何適。師復頌之。
根問本人何所適。塗割等平忘順逆。有為雖偽性常真。法法無依稱善吉。
無情說法
無情說法異盲聾。聽得之人眼耳通。不但近塵并遠剎。十方度盡顯全功。
寒食禮先師真五首
雲水參尋訪此宗。十年磨刮太虗空。區區力盡還依舊。方知萬法本來同。
一悟吾師心便息。信門入處還無入。二十年中事密如。向人殊不勞心力。
前人說法後人聽。由來兩箇總無情。祇緣口耳都相似。所以流通道自成。
去人去矣叮嚀囑。住者相承無斷續。若遇知音一和時。乃知去住常充足。
清明寒食與諸人。共禮先師不動身。萬法本閑心亦爾。將來誰是得吾真。
和珪首座二頌
祇論親切不論時。回笑諸方陷虎機。一句未容開口對。片帆先逐便風歸。頭頭有路堪行履。物物無差莫棄違。不見黃梅足奇士。盧公却得祖師衣。
媿爾相求識歲寒。不嫌危磴路千盤。歸堂一劄曾親訪。閑戶深山肯自瞞。月下篇章應獨和。壺中天地共誰看。臨機大用全收放。何必區區握雪團。
送郭大夫知鉅野
東歸半載漁樵樂。北去三年父母來。金馬玉堂彈指入。寶樓香閣一時開。
題陳子美息陰堂
湛湛寒溪疊疊山。息陰投老得身閑。武陵花好春常在。漁掉歌清事不關。眼底兒孫從富貴。罇前鬢髮任斕斑。天機日有真消息。頻許禪僧共往還。
題孫欽之養素軒
善養不教聲色亂。素絲無染是天真。有時來此軒中坐。作箇忘機混沌人。
智海化士乞頌
乞食山城歸帝里。毗耶鉢飯香而美。莫念故園桃李春。更參上國西來旨。
示圍爐僧
爐邊靜坐默無言。勿論麤疎若市廛。冷暖此中看火色。祖師心印為親傳。
題徐四翁壁
徐翁活計天真。年老無喜無嗔。參取面前桑樹。乾坤不出一塵。
題祇園庵
祇園誰住此。謂是钁頭通。物外庵邊竹。人間耳畔風。
露畦青戢戢。煙浦綠濛濛。祇箇潛心處。分明古者同。
夏散輙病。既病且惱。因書山偈。示一一禪者
萬劫一瞬視。塵沙不動移。若為論過未。併總入無時。
海濶波仍帀。心通佛可齊。床頭木枕子。推出恐人迷。
題侍者寮香林閣
葛廚松枕午窗涼。臥看風雲草木香。彈指徧遊塵剎盡。故山歸路笑羊腸。
送常侍者西歸省親
本從綿竹過南方。依前歸入綿竹去。井舍猶為舊日居。山川不改當時處。鄰人見之莫驚愕。親里歡迎斷思慮。有問南方所得時。瘦藤為我聊輕據。
小師崇堅乞偈
事辦須尋道。方明爾本來。禪關無鎻鑰。祇要用心開。
龍門偶作五首
明月何皎皎。永夜入我室。照出萬古心。念此百年質。隔窗風露泫。擁毳衣衾密。遲遲不能寐。餘光在東壁。
叨叨林鳥啼。披衣中夜坐。撥火悟平生。窮神歸破墮。事皎人自迷。曲淡誰能和。念之永不忘。門開少來過。
嗚嗚鼯鼠啼。時人皆不喜。得意即相呼。意去當自止。吉凶由之生。吾未見其理。此言如未聞。大梅有宗旨。
初夜涼生早。微雲卷太空。燈懸松竹露。簾捲薜蘿風。可笑千年事。能將一念通。相逢禪客問。細細話吾宗。
每念心中事。頻開掌內珠。欲憑天上鴈。待寄水中魚。此意終難寫。斯言不可書。含毫竟寂寞。遶屋樹扶疎。
題靈光臺壁
政和七年院成。別於南山下作靈光臺。臺上立雙浮圖。西向見日沒處。是謂歸根收藏之旨也。一窣堵波以奉前後宗師化盡報體。一窣堵波用安十方禪僧火後遺骨。是二者。爰彰寂滅之道。殊途而同歸。萬靈咸會者也。吾之朽骨亦藏于此。世世宜遵守之。長而且久。與夫虗空齊壽者。斯雙塔之所以建也。其年寒食日。住山清遠記。并述二偈云。
吾初欲作真常語。更恐真常暗流注。不如不語人共知。人欲知之反勞慮。崖頭浮圖示其相。臺上野雲飛不住。周遊獨步或可追。錦繡谷中歸舍去(古云獨步四山頂周遊三大路)。
百骸潰散此日言。一物長靈異時語。此日長靈猶可知。異時潰散憑誰舉。可知所以有生滅。解舉方能忘取與。光明寂照徧河沙。慎勿於中論爾汝。
花山
石龜不念歲月古。舊記已滅名尚留。道傍蒼木老霜雪。澗畔野草隨春秋。訛傳細讀華陽傳。靈跡獨聞姚比丘。可憑定力驗今昔。人間萬事徒悠悠。
木魚
無端擊此溝中斷。鐘鼓相參無雜亂。能聞所聞非二緣。以此及此通回換。凡夫何故作追攀。達士若為成智觀。可憐流入薩婆若。醉眠尚爾排魚貫。
讀經
不染而染妄本虗。染而不染悉無餘。本虗自是能成事。體淨何妨應萬殊。斷妄證真心豈息。非真非妄智還迃。了真了妄如無礙。自在圓明始是珠。
不寐
毗耶離城居士家。環堵十笏容河沙。八萬四千高座眾。咄嗟已辦熏天花。迢迢不到迷是障。念念常入心無差。須彌盧山四大海。我見如一粟與麻。
早起
老來愈見心無事。夜永偏知膽更涼。淺淺地爐猶有火。依依山月尚臨墻。試將寂滅那伽定。暗寫雕蟲篆刻章。剛被啼鷄忽驚斷。一時歸入正思量。
起晚
展脚縮脚飢鼠啼。合眼開眼重露晞。覺來始了夢時事。夢處寧容覺後知。瞬息黃梁猶未熟。翩翻蝴蝶正狂飛。披衣獨坐日正午。試問何如半夜時。
遊定明塔院作二頌
大士安禪地。千松塔院春。門深松檜老。事古歲時新。 人禮香燈夜。鳥啼花雨晨。祇應禪石上。去住亦通神。
白塔雲中路。晴空鳥外簷。好山長入望。終日坐無厭。 幾箇竹生石。數枝花映簾。長安曾未到。神力動飛潛。
因舉楞嚴經七處徵心成頌
善逝明知直不邪。要窮妄識是空花。故令慶喜推心目。勝相初觀始出家。在內何緣昧肝胃。相知在外又成差。琉璃比眼還同境。閉障開明未有涯。合處隨生難定體。根塵兼帶轉蓬麻。世間一切都無著。水陸空行作翳瑕。七處無歸全失措。從茲始得徧河沙。
述懷示學者
細思五十三年事。併入初中後夜心。須信剎那通過未。更無毫髮作追尋。隨消舊業根先斷。永絕新殃道已深。此是安身立命處。故吹一曲報知音。
病中示光道者
我病無形不可見。曼殊室利得深知。再三若欲通消息。推出床頭木枕兒。
蔣山送無著道人歸舒州
已禮雲中塔。更瞻堂上師。方思江水北。共集定林西。
一句無多子。千差永不疑。到家勤愛護。此道少人知。
送禪人入京
千人叢與萬人叢。無喜無嗔耳目通。要識太原孚上座。六街鐘鼓閙鼕鼕。
再得旨退褒山成三偈代違和守錢公
住山久有煙霞疾。得請放還麋鹿羣。厚意於公殊未報。深禪聊復對爐薰。
公家忠靖有遺德。乃與定明開道緣。異世今時豈人意。一麾千里是家傳。
出岫油然亦乘興。勌飛隨意即知還。有心知到無心域。鳥戀故林雲在山。
真贊
釋迦如來出山像贊
妙色非身。形容乃普。閻浮未下。雙林已覩。
曠濟功深。六年行苦。塵沙相好。萬億剎土。
眾生心淨。佛日常午。正念蒙光。迷人外取。
雕檀寫氎。像未孩乳。今茲[簐-欠+几]模。傳從乃古。
象步出山。智珠河吐。水月頓澄。豁開覺戶。
瞻之仰之。豈敢自侮。常在不滅。此言手舞。
觀音像贊二首
曠大劫來離眾苦。心心永斷諸分別。聞處真聞實不聞。說時雖說常無說。法身普現凡聖等。耳根釆聽音聲絕。娑婆最有大因緣。一念清涼除惱熱。
曠大劫來不虗妄。言言故得皆真實。應念蒙光迅電飛。尋聲救苦奔風疾。千章萬句離文字。異韻殊音垂祕密。現相宣揚遇此時。見聞頴脫欣今日。
天台三大士像贊
岩岩天台。曠濶寰宇。大士不我。毫端莫取。
蜀客心狂。纖塵一縷。屈指拊掌。松石猛虎。
生涯何有。流傳今古。靜對虗堂。非謂無補。
達磨大師贊
振搖梁魏。斟酌皮髓。孰云西來。空槨而已。素壁虗堂。少林熊耳。
百丈大師贊
慧燈續傳。福庭宜敞。常住世間。水月鏡像。是謂。叢林大智百丈。
楊岐和尚贊
鬧市竿頭呈戲。眾眼曾驚。栗棘蒲上橫吞。諸方盡畏。宜陽秀水萍實。楊岐雨過雲橫。天高地下。
白雲端和尚贊
綱紀著明。不忘付授。淨空無際。如日處晝。欲究根源。瞻之龍岫。
五祖演和尚贊
遇冤則親。傳虗果當。剛硬齒牙。生鐵腸臟。
風清淮楚。道實宗匠。不有智悲。子孫安嚮。
浮山圓鑒和尚贊
并汾鐵騎。老息荒丘。雲施雨罷。花落水流。
褒山定明禪師贊
四海稱唐。師出華陽。不起燕坐。翱翔帝鄉。
名與山俱。道逐時芳。濟民助國。能雨能暘。
貧者獲富。熱者得涼。羣蒙所歸。實在不亡。
悟首座圖余幻質復求為贊
廓然無聖。儼爾有容。明明絕眹。密密垂蹤。
昔也懷寶。枯木藏龍。今其示人。巨嶽喬松。
龍吞萬類。松茂三冬。神而不改。風雲必從。
吾形既得。爾道自鍾。褒斜路險。漢水朝宗。
珪首座求贊
如珪如璋。惟子非我。且陋且拙。在余是可。
子今傳余。拙則成奇。物感神會。形動心隨。
凝雲不飛。寒月下映。孰謂之凡。孰謂之聖。
余猶爾也。奇拙同貫。嘻嘻期文。大朴未散。
順知藏求贊
色裏膠青不見形。影中所以邈吾真。吾真定有非形礙。為對凡夫顯幻塵。
塵既顯。道彌新。不貴西來彼上人。
淵禪人求贊
似余似余。類我類我。我復謂誰。如火與火。
描邈不就。迎隨不果。寫出龍門。衲僧災禍。
如大師求贊
比類則踈。現形仍普。得在一瞬。照窮千古。
雲起吟龍。風生嘯虎。贊之絕辭。瞻焉奚覩。
賢監院求贊
徧界不藏。毫端獨妙。縱未嚬呻。已先微笑。
吾子識也。水月斯照。纖塵不遺。是為宗要。
肱維那求贊
識余者誰。請觀端的。孰云丹青。謾勞尋覔。
斷雲架巘。皎月在壁。昭爾惺惺。悟茲寂寂。
勤禪人求贊
滄溟一滴鹹無際。厚地纖塵廣有餘。何事陋容人寫得。祇緣蹤跡在龍舒。
昕侍者求贊
吾行爾隨。吾喚爾應。唯隨與應。不欠不剩。
因吾識爾。此像果親。靜而瞻之。道實絕倫。
元侍者求贊
道雖光明。形則山野。提折脚鐺。住深蘭若。
拙韻無取。陋容誰寫。常在左右。覺元侍者。
小師崇戒求贊
似即踈。比仍失。廓爾空。皎然日。顧丹青。寫容質。誰使之。省尋覔。
無着道人求贊
植杖望雲何處。空山獨立凝情。媿我蕭然無物。謝伊裝點相成。
馮濟川教授求贊
天地無物我無物。隱顯空雲隨出沒。此間誰是悟玄人。霹靂光中轟一咄。
吳公明求贊
欲識坦然老。乃是龍門人。聲名落四方。坐臥今十春。
會見移庵去。何妨邈形真。平生香火緣。對比即神通。
張公壽求贊
首到東山。晚親龍岫。歲經寒暑。人非新舊。
塗毒長鳴。優曇勿嗅。靜對終日。弟子公壽。
戴巨濟求贊
畫出人皆識。相逢道更親。起雲峯後路。記得往來頻。
龍門常住圖師真知事求贊
寥廓無狀。孰為龍門。有指南路。絕刀斧痕。
因緣去住。任物所論。黃竹寒湫。曉而復昏。
古尊宿語錄卷第三十
古尊宿語錄卷第三十一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小參語錄
住南康雲居嗣法 善悟 編
小參云。好一轉語。還有人答得麼。良久。云。問答俱備。所以古人道。夫說法者。當如法說。且如法又作麼生說。諸人既無風起浪。者裏不免將無作有。所以道。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聽無聞。諸人既無聽而聽。我者裏無說而說。若得恁麼。目前無一法可得。何故。且聽外無一絲毫說底。說外無一絲毫聽底。便能透過雙關。俱無異相。不必說與不說。聽與不聽。自然大地山河.色空明暗。更非別法。可謂透出塵勞。頓居實地。雖現在三界中。熾然出三界。現在聲色裏。熾然出聲色。且如今與諸人說聽同時。作麼生說箇不說不聽底道理。須知端的明悟始得。不見古人道。非色聲香味觸法。者箇去處也大殺不易。參學之士。若非到此田地。管取目前有法。外既有法。內必有心。內外緣生。汩沒三界。諸聖由茲而出現。達磨特地而西來。還知諸聖用心處麼。祇是諸人心是。更無別心。亦無別法。所以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誠實無差。方知道無迷無悟。非聖非凡。若實得恁麼。便好韜光晦跡。履踐諸聖玄塗。其或未然。直須管帶始得。 不見趙州和尚云。十二時中許你一時外學。僧便問。許一時外學。未審學什麼。州云。學佛.學法。祇如佛法尚為外學。其餘十二時中作箇什麼始得。大難其人。所以如今與諸人相會。喚作非時言論。既是非時言論。如何得相親去。達道之人。若能鎔缾盤釵釧作一金。攪酥酪醍醐為一味。說什麼時與不時。盡皆中的。 奉勸諸人。快好究取。二六時中。去離塵緣。莫起異念。豈不聞昔日有人在高樓上。見二比丘從樓前過。有二鬼使掃併道路。復有二鬼散花隨後。及乎二比丘迴。次二鬼復在前叱喝噀唾。二鬼隨後掃除脚迹。其人遂下樓問二比丘所以。其二人方悔。感悟乃云。我等去時。共談佛理。及至迴時。却言雜語。諸禪德。此雖麤境界。子細推來。乃是學道之人大事。何故。祇為情念瞥起。外境現前。念若不生。無境可得。所以先聖道。以無念為宗。而今但無凡聖異念。種種心量。亦無煩惱可斷。亦無菩提可求。於生無生。於死無死。 不見昔日洞山和尚與密師伯游山次。忽見白兔從草中突出。密云。大似白衣拜相。山云。老老大大。作者箇語話。密云。兄又作麼生。山云。積代簪纓。暫時落魄。者箇公案如何消遣得去。且道是何道理。諸人若會得白衣拜相。便乃獨步丹霄。永出常流。若會得積代簪纓。便解奪飢人之食。祛耕夫之牛。還委悉麼。直饒一一委悉分明。諸人分上總使不著。如何是諸人分上事。試斷看。良久。云。討甚兔子。珍重。
師還東山省覲。眾請小參云。暫下蓮峯輕屈指。光陰倐爾又三年。雖然不隔絲毫許。爭似躬親到座前。某伏自數日前陪從太平禪師象馭再登蓮嶠。歸侍老師大和尚。瞻禮慈容之間。須知有相見底事。敢問大眾。作麼生是相見底事。不可是你見我。我見你是相見。若恁麼。全無佛法得力處。何故。世間諸趣。彼此見存。常在生死之中。未有脫離之地。所以雪峯和尚向人道。望州亭與你相見了也。烏石嶺與你相見了也。僧堂前與你相見了也。若據如斯指示。豈待音容相接。言氣相交。始為相見。 諸高德。夫為參學之士。須實有去處始得。還知麼。如今敢道。千里同風。相見却易會。對面相見却難知。何故難知。夾山老子道。目前無闍棃。座上無老僧。諸來大眾盡在于此。如何見得目前無闍棃。堂上老師大和尚在座。與諸大眾證明。作麼生見座上無老僧。不可等閑過。却將為閑事。晝夜被見聞風所飄鼓。根塵陰界諸入纏縛。不得自由。生死事大。須得箇悟由入頭處始得。雖然如是。格外道人。實遭怪笑。何故。須知有向上一著。且待異日他時別為諸人點破。 因記得昔日南泉.趙州二尊宿。皆是道超物外。名播寰中。時有一僧往山中。見一禪伯在盤陀石上卓庵而坐。僧遂問曰。南泉出世浩浩地。何不往彼問訊。空坐何為。庵主曰。莫道南泉出世。佛出世我亦不去。僧持此語見南泉。南泉大驚。遂令趙州往驗看。州到庵主處。從東過西。庵主不顧。州又從西過東。庵主亦不顧。州遂當門立曰。庵主。你敗也。庵主亦不顧。遂拽下簾子而行。庵主亦不顧。大眾。者一則因緣。諸人作麼生委悉。莫是趙州.南泉不到庵主田地。返被庵主勘破。落他陷虎之機也無。莫是庵主雖然並無受用。臨機不解互換。平地上死人也無。諸仁者。素非此理。大凡行脚人。須是道眼分明始得。若道眼不明。祇被南泉.趙州.庵主三人換却眼睛了也。實無少許相應處。若也道眼分明。南泉.趙州.庵主便是上座。更無異見也。還相肯諾也無。不見道。曾經大海休誇水。除却須彌總是塵。久立。
解夏夜小參云。一二三。無言童子口喃喃。三二一。上下四維無等匹。衲僧活計絕絲毫。萬古徽猷是今日。大眾。作麼生是今日事現定。東西僧俗。燈燭熒煌。作麼生見得箇絕絲毫底事。若於此見得。歷劫孤明。未曾昏昧。方信道。達磨不來唐土。二祖不往西天。如是之事。葢是諸人背覺合塵。流浪日久。是以智光不得顯現。所以遊方問道。徧參知識。若於一句下見得分明。方知無量劫來事祇在今日。然今日之事也大難委悉。何故。葢為諸人現分別。者心本元真實。誤認分別。致背真源。但無許多分別之心。自然時常顯露。祇如此事。還假方便也無。山僧有箇方便。普施大眾。 乃豎起拂子云。還見麼。若道見拂子。翳却兩眼了也。若道不見拂子。生盲却兩眼了也。眼則且置。且道者拂子是有是無。拂子若是有。便心外有法。拂子若是無。壞却世諦。學道之士。到此如何理論。如斯指注。太甚壓良為賤。若是真正道人。也無如許多事。故我釋迦如來在日。建立箇方便門庭。亦無如許多事。每至結足安居。不相往來。各各求證道果。於九十日中。或有所得。或無所得。或有疑慮。或無疑慮。或有罪。或無罪。至休夏自恣之日。方詣佛所。各呈己見。求佛印可。故謂之自恣。自大覺掩光已來。人心閙亂。致有朝參暮請種種見知。所以不能得契本源也。 憶昔佛在竹園精舍。與大比丘結足安居。至自恣日。時優波離尊者觀諸大眾如海清淨。無有缺犯。唯有文殊師利菩薩不樂所止之處。好遊聚落。違犯禁戒。時優波離具以白佛。欲擯出文殊。世尊謂曰。若擯得但擯。時優波離遂集眾。鳴犍椎。左右上下皆是文殊。徧虗空界一切之處悉是文殊。世尊謂優波離曰。汝欲擯那箇文殊。時優波離放下犍椎。禮拜懺悔云。我小德小智。不識大士境界。大眾。當時可惜放過。甘為樂小法者。若下得者一椎。莫道文殊。假使釋迦老子亦無容身之處。諸人還知得者一椎落處麼。若知得。盡大地一切眾生。四生六道。一時瓦解氷消。無絲毫可見。或有箇衲僧出來道。請和尚試下手看。即向伊道。動不如靜。放過一著。何故。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小參云。古人道。若是陶淵明。攢眉却回去。如今敢問大眾。攢眉去是具眼不具眼。若是具眼。何故回去。若不具眼。何故回去。去底且從你道。如今却來者裏圍繞者。是具眼不具眼。若是具眼。何故圍繞。若不具眼。何故圍繞。還有人裁辨得麼。若裁得出。無絲毫遺漏。五日一參。勞諸人訪及於此。實為希有。然既勞諸人訪及。為復世諦人情。為復是佛法受用。若是世諦人情。我輩沙門釋子聚會。不可作世諦流通也。如此則有何利益。 若是佛法受用。作麼生見箇佛法受用底道理。還有人會麼。莫是諸人從門前恁麼來問訊。叉手立地是佛法麼。若是呼之無形。應之有聲。一切處受用無盡是佛法麼。莫是渠不恁麼。一切該不得。眼不見。耳不聞。孔孔洞洞是佛法麼。莫是阿師恁麼說。諸人恁麼聽是佛法麼。莫是本來無事。何消得恁麼。大似頭上安頭。但隨時及節是佛法麼。莫是佛法兩字不用道著。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如今且建立箇化門接引初機是佛法麼。大眾。素非此理。莫錯好。恁麼則佛法祇憑口裏.意裏驅差將來。若祇如此。何處有佛法。盡是無義語.不實語.虗誑語。謗般若罪。大不可當。乍可不會。却永劫無事。 切莫未得謂得。起大我慢。輕忽先達。若也實得箇安樂處。便須識得些子好惡。辨取些子邪正。不可瞞瞞盰盰。儱儱統統。祇恁自欺自誑。山僧直是不昧諸聖。如今在這裏。不惜口業與諸人如此論量。喚作論實不論虗。我祇要一箇見解明白。徹底悟得底人。不要你許多作用奇特。機鋒玄絕。棒喝齊施。如此者。總不消得拈出也。何故。你未入門來時。脚跟下已與你三十棒了也。更來者裏揚眉動目。彈指拂袖。便出去道我勿廉纖無話會。袖拂出去則且從你。者一段疑情如何得見諦去。且問你。拂袖出。道是了也。祇如你大小二事時何不拂袖。喫粥喫飯時何不拂袖。相見問訊時何不拂袖。須要說佛法時。拂袖意在於何。 一處通。千處百處一時通。莫怪逆耳。莫道絮無滋味。我不圖你名聞利養。祇要你悟得。同報佛恩。除此之外。亦無別事。你若真箇有箇入處。方知山僧不分外。已得者。便好長養聖胎。未得者。正好疾速決擇。你不見藥山久不上堂。院主白曰。大眾久思和尚示誨。山曰。但打鐘著。院主打鐘。眾已集。山掩方丈門。院主白曰。和尚相許為大眾說法。何故不出。山曰。院主。經有經師。論有論師。律有律師。又爭怪得老僧。大眾。你看他古人得恁麼奇特。豈似而今教者兩片皮喃喃地。一似教書相似。有甚麼利濟。各請散去。珍重。眾散。師復云。大眾。三十年後不得錯舉。
小參云。今時人須是自尊自貴。自成自立始得。若能如此。方有箇休歇處。雖有箇休歇。亦無休歇之量。若不如此。揑目生花。見事便差。但識山僧拂子便得。祇如拂子且作麼生識。乃豎起云。還見麼。若見。且不識山僧拂子。若不見。亦不識山僧拂子。且如何是自尊自貴底道理。近來兄弟以遊山為訪道。觀看名參學。稱為行脚。還當行脚事麼。要見五臺清涼.京師.兩浙.廬山.湖南.天台.鴈蕩。江南江北好山好水好寺院。拈起拂子云。子細看取。一生行脚事畢。或若劬勞跋涉。真實自輕。大眾。切須自尊自貴。將知尊貴邊合著得箇什麼。無事。不須久立。師姑本是女人做。阿嫂元是大哥妻。好大哥。歸堂去。
普說
師云。法身有三種病.二種光。一一透得。始解穩坐地。又楞嚴會上。如來說五十種禪病。如今向諸人道。直是無病始得。龍門道祇有二種病。一.是騎驢覔驢。二.是騎却驢了不肯下。你道騎却驢了更覔驢。可殺是大病。山僧向你道不要覔。靈利人當下識得。除却覔底病。狂心遂息。既識得驢了。騎了不肯下。此一病最難醫。山僧向你道不要騎。你便是驢。盡大地是箇驢。你作麼生騎。你若騎。管取病不去。若不騎。十方世界廓落地。此二病一時去。心下無事。名為道人。復有什麼事。所以趙州問南泉和尚。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州從此頓息馳求。識得祖病.佛病。無不透得。後來徧到諸方。無有出其右者。葢緣他識病。不見一日去訪茱萸。策杖從東過西。從西過東。茱萸。作麼。州云。探水。萸云。我者裏一滴也無。探箇什麼。州靠却杖而出。看他露些風規。甚能奇特。如今僧家例以病為法。莫教心病好。久立。
師云。不與萬法為侶者。豈不是出塵勞耶。心不知心。眼不見眼。既絕對待。見色時無色可見。聞聲時無聲可聞。豈不是出塵勞耶。無路徑處入得。無縫罅處見得。佛法亦無東西南北。不道你是弟子我是師。若己躬分明。無有不是者。參師時不見有師。參自己時不見有自己。看經時不見有經。喫飯時不見有飯。坐禪時不見有坐。日用不差。求絲毫相不可得。恁麼見得。豈不是自由自在。久立。
師云。不問又不得。纔問來又成自輕了。不問又焉知。亦須解問始得。我向頂上錐劄你。要你識痛痒。如揭你灸瘡甲相似。靈利人便知。始得莫自欺。我不瞞你。不見古人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尊宿大驚曰。你問他西來意作麼。何不問你自己意。如何是自己意。曰。當觀密作用。如何是密作用。尊宿以目開合示之。古人多少苦口。後來子孫又不恁麼也。入門來便喝。更無如何若何。生怕你明不得有恁麼一件事。何不識取。諸方愛教人看公案。我者裏現成公案好看。莫教看破大小大事。諸人十二時中祇是妄想塵勞心念。智慧未能發生。所有流布皆從意思中來。要作何用。 智慧如日出。無不開朗。喚作無分別智現前。須得恁麼一回了。從此去有著脚手處。有與你語言分。若是妄想塵勞。山僧於你無著脚手處。好笑。好笑。說東入西。說西入東。不柰你何。若能轉頭來。智慧開時。便解道。和尚元來與我說了。我也與和尚說了。搖頭時。便擺尾受整理也。你諸人謾道十年五歲參禪。何曾做者般功夫來。祇是趂口快。你方來我者裏。肯就己覷在也。則功夫未成。沒滋味在。你在者裏。十年五歲做得功夫熟也。管取悟得去。我也尋常教人做功夫。說底話皆與他古人合。不差一字。你但會得了。便知古人事也。你莫道。古人恁麼道。我恁麼會得。不是了也。祗如古人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有多少言語到你分上。是耶。不是耶。又道我是你。你是我。無過此也。 又人問雲門。學人自己。雲門道。山河大地多少好。是有是無。山河大地若有去。怎生見得自己。若無。現今山河大地如何說無來。古人說與你了。不悟不知。龍門尋常向你道。本有之事。你分上現行現用。不着尋討。不着整理。不著修證。祇要你一信信得。甚是省力。難得如此人。先師在白雲會裏。端師翁常曰。此道者天真自得之妙。葢緣有生知底事。山僧見先師。十年道不得。祇為疑得深。後來徹底理會得。如今總不費力。不是思量時。有不思量時又不是也。佛法不如此。袈裟下事。莫教埋沒山僧。若不退思參究時。一生也則埋沒了。豈有者箇消息也。 而今道眼不明。出世者多。罪過。罪過。如何敢為人高座上也。豎起拂子示人。噁嚇殺人。如盲如聾相似。不驚不怖。祇趂目前。不憂後世打鬼骨臀。苦。苦。你諸人有福德因緣。未悟心切不可作出世人。禍事。禍事。若有真實事。自然馨香。你看多少虗頭禪師。久久一日不如一日。如刻人糞作栴檀形。到了祇是屎臭氣。你諸人求出生死。求要出離。打教成一片。又不是你和融。然後成一片。若教成一片。決定不成一片也。昔日有一僧。曾參舉道者。一日遊山。問曰。和尚。香林道。老僧三十年求成一片不可得。此意如何。舉道者曰。老僧也恁麼。却問其僧。會麼。曰。不會。舉道者又與者僧一偈曰。香林成一片。老僧也恁麼。不待此月終。重為子決破。至月末。舉道者遂遷化去。你道一片事作麼生。好不好。香林成一片。龍門也恁麼。為報諸禪和。當面莫蹉過。各自下去。久立。
師云。看見了。不柰何者多。既看見。如何却不柰何。祇為不識。所以不柰何。若看見識得。便柰何得也。然發心參禪。便要會得。誰不願樂。祇為無箇入處。又強會不得。一切處不契合。一切處緣差。用力取不得。良久。云。你十二時中行住坐臥。折旋俯仰。種種事業。一切處有超佛越祖底事。祇是你纔要解會時。已無也。真箇是無也。你擬湊泊。已背了也。所以道。看見祇是不柰何。莫是不擬心。不起解會時得麼。展轉更是不得也。會尚不得。豈況不會。若是靈利底人。纔聞山僧說向你。便能大開眼見得。豈不是沒量大人。向道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又道智不到處。若不如此。爭稱佛法。而今兄弟家祇是呈箇解會。呈箇見處作道理。何曾解恁麼來。何曾得到恁麼田地來。若是有道種性底人。肯恁麼去覷。須是深深地體究。密密地看詳。忽然柰何得。便無疑情也。 你等不明。祇為十二時中被雜念奪將去也。葢為你要學事業。見物便愛。見文字便愛。尋逐時便緣將去也。道業何由得辦。凡學事業。人各有時。三十已上便不可學也。學亦難成。學得又何用。若己事辦去。學亦得在。葢已點化了也。若己事辦。又豈肯學也。若二十上下猶可學。若是靈利念生死之人亦不肯學也。又凡是參禪。須是心地平直。心口相應。心言直故。如是始終地位。無委曲相。莫道我會也。我柰何得也。若柰何得。那裏更去問人也。你纔說會禪也。人覷你脚手。看你說話。所為底事。因甚却道者箇如何。那箇如何。既是會禪。又却是爭無明也。祇如道默耀韜光是如何。藏名晦跡又如何。不異人心是道又如何。各自省緣。莫說是非。且如行住坐臥。進退俯仰。一切處皆是超佛越祖。山前水牯牛有佛法。你纔尋究。則已無也。何不恁麼識取。久立。
師云。龍門活計。是千聖之骨髓。未有一念不與諸人說。自是諸人不肯承當。所以却成山僧瞞你。且什麼處不是與諸人說處。禪僧家說道。山僧不教人思量。不教人會解。不教人商量因緣。不舉古舉今。祇恁麼空過。我若在別處一夏。須明得公案三兩則。須聽一件文字。你若要商量。舉古舉今。却請別處去。我者裏祇是一味禪。所以喚作千聖骨髓。我且問你。適來因什麼問訊聖僧。且問訊時還印證你麼。還肯諾你麼。若道印證。你他是土聖僧。豈解印證。你若道肯諾。你豈解肯諾。你既不解肯諾.印證。又問訊作麼。莫是仁義道中麼。莫是覩相生善麼。若是仁義道中。衲僧家豈有仁義。豈有覩相生善。莫是事不獲已。隨眾問訊麼。又成何道理。到者裏。須是一一明始得。不見長沙大師一日回頭見聖僧。忽然知歸。便云。回頭忽見本來身。本身非見亦非真。若將本體同真體。歷劫迢迢受苦辛。諸人還會此箇道理麼。珍重。
師云。有時問著師僧。總言不知不會。祇管道飢來喫飯困來眠。似此說話。有什麼救處。更道不知月之大小。不管歲之餘[門@壬]。誰理會你者般事。我且問你。作麼生說箇不知底道理。你見人說了。便恁麼道。還曾會得那不知底道理麼。古人道。不知者。無所不知。無所不到。喚作不知。要你今時人到那不知底田地。此是諸聖境界。豈比如今拍盲不會喚作不知。若總如此。盡道我不知不管。忽有人問著。如何流通。曹溪一路恐無人相續去也。不得如此。須是懃懃決擇始得。珍重。
師云。古有禪德問老宿云。如何是出離之要。宿云。闍棃足下煙生。禪德頓於言下得旨。諸人還知出離事麼。若起解會心。則隔了也。後來有尊宿云。不敢辜負和尚足下煙生。又有北院通辭洞山。山謂曰。子何處去。通曰。入嶺去。山曰。飛猿嶺峻好看。通遲疑。山曰。通闍棃。通應諾。山曰。何不入嶺去。通頓於言下得旨。古人為人處甚徑直。每見人來無不示他。是伊道入嶺去。此意如何。今人不明了。須做箇會處。以些子會是自隔了。祇許體究。不許會解。一體體得了。更不疑也。然亦不易保任。若入得是則無退失。所以會處明得。不如不會處見得。亦有可保任分。更無不照顧時.不曉了時。所以古人道。平常心是道。還可趣向也無。擬向即乖。看他不許你趣向。又作麼生保任。不易。不易。此豈不是出離事。你若尋出離處。所謂苦屈。玄沙道。盡大地是地獄劫住。若向者衣線下不明。是大苦屈。不可等閑。久立。
師云。三祖大師道。不用求真。唯須息見。又道。纔有是非。紛然失心。者箇言語。便是教你如今人作功夫處也。你見他道。不用求真。便道。更不須求也。此便是見不息。是非紛然。終不到無求心。祇成見解。今時學道。例皆如此。看一轉語。向語下通箇見處。便將一切言句云。無不是此事也。恁麼記在心下。用為己有。殊不知道起見解。失心了也。執而不肯捨。大小大癡人。要得無所求心麼。但莫生種種諸見。非是冥然百不會。喚作無求。尋常十二時中。目前不了。葢是見心取捨。你又豈得知無分別心。所以先聖曰。有為無為。有異耶。答曰。無異也。天地河海。風雲草木。鳥獸人物。生死變化目前。皆名有為之相。無為之道。寂然不動。無狀無名。謂之無為。如何得無異去。 永嘉大師道。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此兩者各別。且如何明得即底道理。須是證得無求心也。便和融得無事。十地中第五難勝地。謂真智.俗智極難得等。入地時二皆平等。故名難勝地。學道兄弟。二六時中了取教等好。還知是你無分別心所畫出麼。如畫師畫出種種好醜。畫出五陰。畫出人天。正畫時不借他力。能畫所畫俱無分別。以不了故。而起諸見。見我見人。自生好醜。所以道。畫師畫地獄。醜狀百千般。放筆從頭看。特地骨毛寒。若知是畫出。何所怖畏也。 古人明得了。一切處現成。玄沙大師伐木次。遇虎跳出。侍者曰。虎。和尚。沙叱曰。是你虎。又有僧禮拜次。沙云。因我得禮你。此箇方便。深符佛意。法眼大師指面前狗子曰。畫鏤出。諸人看時。莫就狗子身上明。應須將來向自己分上看取始得。方解他道纔有是非。紛然失心。識取好。久立。
師云。如今直下信道是也。已名不唧溜者。況更不能直下信得。又堪作什麼。也直下信道是。何名不唧溜者。從前許多時什麼處去來。須知已失一橛了也。便見從前不了底。却成分外之見。我觀從上古人。有從迷得悟者。所有流布皆是從迷得悟法門。有悟了知迷者。所有流布皆是悟了知迷法門。有無迷無悟者。所有流布皆是無迷無悟法門。其次來迷外得悟者。亦甚多。故不足道。況不知悟亦不了迷。此正是凡夫也。從上南泉.歸宗諸人。方喚作無迷無悟之見。如今學者也趂口說無迷無悟。又何曾到來。不得容易出言。葢為你有疑在。 我今問你一件事。初入母胎時。將得什麼物來。你來時並無一物。祇有箇心識。又無形無貌。及至死時。棄此五蘊檐子。亦無一物。祇有箇心識。如今行脚入眾中。者箇是主宰也。如今問你。受父母氣分精血。執受名為我身。始於出胎。漸漸長成。此身皆屬我也。且道屬你不屬你。若道屬你。初入胎時並不將一物來。此箇父母精血幾時屬你。又祇合長在百年。依舊拋却死屍。又何曾屬你。若言不屬。見今一步也少不得。罵時解嗔。痛時能忍。作麼生不屬你。得議定省看。道是有是無。管取分踈不下。葢為疑根不斷。道有來。初生時漸長。至三歲.五歲。乃至二十時。決定不移。到四十.五十。而此身念念遷謝。念念無常。決定喚作有。不得道無來。種種運為皆解作得。道無且不得。 昔有一人。因行失路。宿一空屋中。夜有一鬼負一死屍至。續有一鬼來云。是我屍。前鬼云。我在彼處將來。後鬼強力奪之。前鬼曰。此中有一客子可證。二鬼近前云。此屍是誰將來。客子思惟道。二鬼皆惡。必有一損我。我聞臨死不妄語者。必生天上。遂指前鬼曰。是者鬼將來。後鬼大怒。拔去客子四肢。前鬼愧謝曰。你為我一言之證。令爾肢體不全。遂將死屍一一補却。頭首心腹。又被後鬼所取。前鬼復一一以屍補之。二鬼遂於地爭食其肉淨盡而去。於是客子眼前見父母身體已為二鬼所食。却觀所易之身復是何物。是我耶。非我耶。有耶。無耶。於是心大狂亂。奔走至一精舍。見一比丘。具述前事。比丘曰。此人易可化度。已知此身非有也。乃為略說法要。遂得道果。 汝等諸人。祇說參禪。舉因緣。便喚作佛法。此是禪髓。何不恁麼疑來參取。會得麼。你身不是有。不是無。有是心有。身則未甞有。無是心無。身則未甞無。你會得麼。更說箇心。亦不有。亦不無。畢竟不是你。本有今無。本無今有。斷常見解。久立。
古尊宿語錄卷第三十一
古尊宿語錄卷第三十二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普說語錄
住南康雲居嗣法 善悟 編
師到禪牀前立云。山僧立地。待你諸人搆去。還搆得麼。良久。遂坐曰。看見了也不易作箇主宰。不見古人喚僧云。上座。僧回首。古人云。擔板漢。正當恁麼時。如何作箇主宰。免他喚作擔板漢。此事也不易搆。喚作業識茫茫。不見溈山問仰山。盡大地人業識茫茫。子如何辨。仰山云。某有箇驗處。溈山云。作麼生驗。時有一僧從面前過。仰山云。上座。上座。其僧回首。仰山曰。祇者箇便是業識茫茫。 師云。正當恁麼時。如何作箇主宰。免被他道業識茫茫去。有般禪僧家強作主宰道。待他喚時。但莫應他便去。應他作什麼。你又不是木頭。有底不然。豎一拳。下一咄。喚作強作主宰。且問你。者裏喚時且從你豎拳下咄。祇如前廊後架。照顧不到。忽然被人問着。又如何祇對。不可更下一咄。豎一拳。却須是實始得。 此事直是平等。不論貴賤。你看陳操尚書是箇俗官。一日。與僚屬在樓上。見數僧打包過。有一官人云。數員禪客。操云。未信在。待與勘過。僧行到樓前。操喚云。上座。僧皆舉頭。操顧謂僚屬云。不信道。當恁麼時。如何作得箇主宰。免被他勘破。古人道擔板漢則且置。祇如後來人又道。者僧喚既回頭。因什麼却成擔板。又作麼生會。佛法到此。信知有深遠處。須久久淹浸。不可強作主宰。久立。
師云。大凡修行須是離念。此箇門中最是省力。祇要離却情念。明得三界無法。方解修行。離此外修。較似辛苦。不見古來有一持戒僧。一生持戒。忽因夜行。踏著一物作聲。謂是一蝦蟆。腹中有子無數。驚悔不已。忽然睡著。夢見數百蝦蟆來問索命。其僧深懷怖懼。及至天曉觀之。乃一老茄耳。其僧當下疑情頓息。方知道三界無法。始解履踐修行。山僧問你諸人。祇如夜間踏著時。為復是蝦蟆。為復是老茄。若是蝦蟆。天曉看是老茄。若是老茄。天未曉時又有蝦蟆索命。還斷得麼。山僧試為諸人斷看。蝦蟆情已脫。茄解尚猶存。要得無茄解。日午打黃昏。久立。
一日。眾集。師出來大眾前行兩匝。長噓一聲。云。山僧在你諸人肚裏走兩遭了也。還知麼。非但今日如此。常在你諸人肚裏走來走去。還知得麼。喚作無瞞人之心。實是如此。山僧盡知得你是好是惡。所以道。諸人知處。良遂總知。良遂知處。諸人不知。良遂座主是箇解義阿師。却明得者箇事。不見一日去見麻谷。谷見來。不管他。自將鋤入菜園裏。良遂亦隨後去。谷亦不顧。便歸方丈閉却門。他於是定省。精神忽然明得。便道。和尚莫瞞良遂好。你諸人如今還得恁麼也無。也不易搆。 更有百丈會下古靈和尚。得法歸來接他受業師。非但古人。今人亦有。不見四五十年前。有茶陵郁和尚作山主時。因廬山化士到。言話間為舉。僧問法燈。百尺竿頭。如何進步。燈云。噁。由是每日參詳。至於喫粥喫飯時。未甞離念。一日。因赴外請。騎驢子過橋。橋損陷驢子脚倒。不覺口中云。噁。忽然大悟。乃有悟道頌云。我有明珠一顆。久被諸塵封褁。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朵朵。者箇便是樣子。喚作實頭參學。今時人但恁麼學取。 若信言語解會。要明者箇事。明不得也。將合頭語合者箇事。合不得也。須知有省悟之由。若真實參學。但恁麼看。據現定會些子言句便休也在。諸人彼此行脚。決擇生死大事。不可據現定便休去也。須是與他古人相似。自討箇省發處。始有真實參學分。久立。
師云。本有之性。因什麼不會。佛法無多子。祇要省徑也。不教滅除妄想。遏捺身心。閉目合眼便道是。此事不如斯也。須看現定是何道理。為什麼却迷去。恁麼最是親切。祇如老僧未說向你。諸人未曾聽時。還有往來底分麼。正當恁麼時。切忌強作道理。上至諸佛。下至一切。總皆如是。所以聖與凡等。邪與正等。生死與涅槃等。且問諸人。過去毗婆尸佛.迦葉佛。古今三世。是什麼人分上事。十方有漏剎土。是什麼人分上事。山僧道總是你三十年後悟去。始知龍門老僧說來。切不得道是。若恁麼。此名外道見解。久立。
師云。如今被人問著。道不得。過在什麼處。葢為於無色處見色。無聲處聞聲。無道理處強作道理。無主宰中強作主宰。者裏消遣不下。喚作翳眼猶存。空花亂墜。何故。祇為心存在。便道不得。佛法無多子。祇要平白地道得一句子便了。且道作麼生是平白地一句子。若有人問山僧。祇向伊道兩句了也。還會麼。古人道。佛祖言外邊事。一一分明說了也。祇是到者裏多是錯亂。昏醉不省。此若不見。便是立地瞌睡漢子也。諸人常在光明中。開眼見了而不知。教山僧怎生柰何。久立。
師云。恁麼與你東舉西舉。便道與你說禪。纔轉脚時。便作世諦流布將去。你但念念在其中。便有省發底分。看來多祇在眼耳見聞覺觸處蹉過了也。須是不離分別心。識取無分別心。不離見聞。識取無見聞底。不是長連牀上閉目合眼喚作無見。須是即見處便有無見。所以道。居見聞之境。而見聞不到。居思議之地。而思議不及。久立。
師云。諸人上來要箇什麼事。須是當人自作活計。莫聽他人說。古人道。我十八上便解作活計。你諸人須是解自作活計始得。你道作箇什麼活計。但莫別求。如今人多愛動脚動手。者箇不解作活計了也。喚作拋家散宅漂流去。分明不會。祇管尋討。學些子知解。記些子言句。此喚作運糞入。到者裏。須是行李正當。日久月深。淹浸得熟便會去。古人道。一切處是你。東去也是你。西去也是你。你是阿誰。若云某甲。者箇是情識。須是透得過始得。昔日天親問無著。兄往內院。見彌勒說什麼法。著云。說者箇法。且道者箇是什麼法。須是揀得出始得。不要認著者箇。多是被者箇一句子瞞住了也。所以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久立。
師云。莫謂如今說底是。未是在。若有箇是。便有箇不是。所以道。一切言句皆不與此事相應。直須相應去。此事不在別人。還得相契也未。且契契阿誰。若道契於古人。古人已往。若道契他善知識。善知識與你無交涉。所以諸聖慈悲告報。教契自心源。且道那箇是自契底心源。若有心可契。決然契不得。須是以無心之心則契矣。久立。
師云。十二時中須有箇契合處始得。你豈不見靈雲一見桃花。便契合此事。香嚴擊竹。便乃息心。古人道。若不契合此事。則山河大地瞞你也。燈籠露柱欺你也。如今四生六道浩浩地。祇為此事不明。奉勸諸兄弟。且先去却麤緣。你十二時中。思衣念食。種種雜慮。如燈焰相似。未有一時停歇。但除麤緣。所有微細自然淨盡。日久歲深。自然會去也。不著參。喚作息意忘緣。不與諸塵作對。所以西來妙旨。意在自明。龍門長老也無禪與人參。也無法與你商量。祇要諸人自契。參學門中。唯以忘緣息慮為要。者箇是從上宗旨。祖不云乎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若祇一喝一拍。有什麼了期。久立。
師云。弘道而心常淡泊。順事而意識奔馳。但願道富身貧。情踈德厚。山僧者裏。日日恁麼。時時恁麼。且道恁麼是什麼。離却分別心識意度言句外。道將一句來。此事無你解會處。如今但是心慮覺觀者。皆有箇解會得。及乎返窮己眼。返思思慮之心。為什麼人到者裏不知。便說道從本已來非青黃赤白。無相無狀。我說向你道。此喚作言語。不是你本心。本心如何思量。己眼如何得見。正當返觀時。亦無能見之者。有人去者裏。一口吞盡。慧眼豁開。頓達本鄉也。 今時人若為到無見無聞處。現定萬法亘然。見人見屋。種種萬象。如湯涌沸。未有一時停住。祇如作嬰兒時。也聞聲。也見色。祇是不解分別。纔曉事來。便釆聽分別。自那時前後分披了也。到者裏。要人整理。不妨難為。他得道人。行時不見行。坐時不見坐。所以如來道。眼見色與盲等。耳聞聲與響等。作麼生說如盲如響。聞聲時無聲可聞。見色時無色可見。所見所聞皆如響等。又如夢時見種種境界。覺來還有許多般也無。若有。牀上祇是被與枕子。若道無許多般。又心中歷歷地記得說得。如今白日所見所聞。亦復如是。所以道。眼見耳聞底事。經論可學。唯有靈臺。作麼生學。久立。
師云。釋迦老子在什麼處。自云。作麼。作麼。復云。達磨大師在什麼處。自云。祇在。作麼生說祇在底道理。也不妨難明。若於斯明得。始知正法常住。禪僧家多分祇道那舉處便是。你若身壞命盡時。若病說不得時。又作麼生。須是證入始得。不見僧問德山。從上諸聖向什麼處去。山云。作麼。作麼。莫是作麼便是諸聖麼。你諸人若不將言語會。便落他聲響流布。縱饒不墯他聲響言句。便落他無言無說處。此事實無你意解卜度。若存一絲毫。便成趣向。於己踈也。饒你將玄機妙義去合他。決定合不著。若總不思量亦不可。須是親證。始得明見無疑矣。久立。
師云。今時人參學錯學。不出二種病。一是五蘊窟宅。無言無說。無形無段。湛然不動處。便道。任他佛祖出來。我也祇恁麼。此是一病。次認能言能語能聞。運用施為。行住坐臥者。此亦是一病。你還知道動是苦本。風力所持麼。若有人能離此二病。解去體究者。此人須有箇省發時節。若不如是。亦無整頓處。 又有二種善知識。為兩般學人方便苦口。有一般學人。自作道理。自吐箇消息。進前退後。豎拳合掌。以為禪道。善知識見他恁麼。便苦口向伊道。你錯會了也。你無事硬認著作麼。此是一種善知識。又有一般學者。云某甲不會不知。未審如何。某甲並無箇契入處。是故善知識見伊恁麼了。便向伊道。你無事。用求會求入作麼。此亦是一種善知識。前後兩般學者。若聞善知識恁麼道。善能回光體究。必然明得。若祇管道不會。是自生退屈。任是一千年。也祇恁麼。幸在其中。更道不會。求契合。有什麼了日。要會麼。須是不立限量。直下搆取始得。久立。
師云。今夜與你諸人說箇譬喻。恰似諸人有箇眼。能照見一切長短方圓等象。為什麼却不自見。但識取長短方圓等象。若要見眼則不可。你心亦如是。其光照矚。通徹十方。包容萬有。為什麼却不自知。要會麼。但識取照矚等事。若見心則不可也。古人道刀不自割。指不自觸。心不自知。眼不自見。則真實矣。久立。
師云。諸人許多時在此立地。還見一人真善知識麼。不可空立去也。山僧祇喚作假長老。先聖所以道。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佛是西天老比丘。不勞仁者分別取相。何者是釋迦老人。阿那箇是達磨大師。祖師未來此時。還有佛法麼。作麼生道無得。若道無。祇成自瞞在。少林面壁時。還有許多言教公案麼。恁麼覷得破。多少省徑。你不上來時。山僧亦不見你。上座亦不見山僧。你不見我。我不見你。如何辨明。若明得。復有何事。佛未出世時也恁麼。佛出世後也恁麼。佛滅度後也恁麼。若到恁麼田地。實無一星事。你諸人行住坐臥。飢飡渴飲。怎生說箇無事。除非見到底人。方解如是。 昔大迦葉在靈山會上禮佛。見彼大眾儼然。便有箇見處。道。今此諸大眾。如本未曾有。你道此意如何。諸人適來在下頭。不見有許多人。及乎上來。分明見有許多人。怎生說箇如本未曾有。古有老宿問僧。近離什麼處。云。城中。宿云。如今在什麼處。云。山中。宿云。我有一問問你。若道得即住。若道不得即去。上座離城中。城中少上座。上座到山中。山中剩上座。城中若無上座。則心法不周。山中剩上座。則心外有法。僧無語。諸人苟能於此參詳得。所謂不落斷常二見。六根怡然。行住寂默。一心不生。萬緣俱息。如或不然。隨有隨無。落斷落常。譬如捨父逃走也。到者裏。實是不教你費一絲毫力。便恁麼會取。你若要和合者事。教無縫罅時。早已離披了也。山僧往日思惟此事。將謂三生兩生始可得悟去。後來祇聞什麼人打發。什麼人有見處。便覺今人也解悟得。時寒。省緣辦得。明究己躬。此是大事。久立。
師云。若有人問你。作麼生道。還道得麼。你等思量管帶。道得一句子來。有什麼用處。三更半夜作麼生道。天明起來作麼生道。前廊後架作麼生道。還道得麼。須是眼明始得。久立。
師云。適來侍者報道。雨不住。若參時。恐大眾不聞。如今雨住也。諸人還聞麼。山僧道。雨不住時最親切。何故。却為諸人無釆聽底心。祇如諸方示人道。雨聲為你說法了也。還端的也無。山僧即不然。雨聲是你說法了也。還會得麼。直下明得。更有什麼一絲毫頭子也。今時行脚人。須待將一句子契他善知識。恁麼自苦自屈作什麼。我更問你。契那箇善知識。若要契他善知識意。但識取你心。我更問你。那箇是你心。又作麼生識。向者裏強會不得。須是一回省發乃可。古人不得已。向無言詮處假立言詮。無方便中巧施方便。 玄沙一日入山逢虎。侍者報云。和尚。虎。玄沙云。是你虎。現今山河相對。剎土縱橫。分別思惟。千差萬別。怎生說箇是你底道理。者裏若不了。一切處礙塞殺人。祇為諸人歷劫循塵。為物所轉。你試指出那箇是物。何者是你。所以有僧問玄沙。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箇入路。沙云。還聞偃溪水聲麼。云。聞。沙云。從者裏入。今時人不明了。祇管道。心性周遍。更是誰聞。如此言論。有何交涉。直須是通身赤條條地不掛寸絲始得。且問諸人。還著衣來麼。良久。云。得恁麼不識羞恥。久立。
師云。纔作道理。便難會去。須是不作道理始得。有般聞恁麼說了。便道我都無言說。亦無道理。却不知正是道理了也。如今與你斷約一件事。以明見自心為極則。此一句便是龍門山裏佛法也。古人道。心不自知。心不自見。諸人作麼生明見去。自心也難見。從上諸聖皆是明見自心底人。先師便是明見自心底人也。祇如當時先師會中。有多少方來兄弟。能有幾人明見自心。極是少也。心不見心。須是不見是心始得。此乃離念境界。如今若與諸人說。便道貶剝諸方。若不說此事。亦難明曉。 有般宗師向人道。癡漢。者一段事。你因何不會。先將自心做箇窠臼。然後將心去取證。喚作釘樁了遶樁走。便恁麼流傳去。便恁麼承當去。敲牀豎拂用將去。喚作將心用心。又有般宗師向人道。莫作計較道理。開口便沒交涉。了與他不相應也。去空劫已前認取。都無言說。一似坐箇氣毬相似。有甚安樂處。又似蝦蟆努氣相似。你作恁麼見解。面前一似黑霧罩定了也。山僧至誠相勸。不是妄說。不是作道理。籠罩人。不肯人。壓良人。山僧都無如是道理。若或你祇麼認將去也由你。若道我也如此見得也由你。若道據我見處總得也由你。若道某心下未穩在也由你。須是不自欺始得。世間有多少宗師說禪說道。為自欺不自欺。為欺人不欺人。須是子細。 山僧舊日在先師會裏。受廬州化士。行至熨斗寺前。值泥雨。忽然滑倒。心中煩惱。自言。我行脚。禪又參不得。自早至今。飯又未喫。更恁麼受辛苦。聞有兩人相罵道。你猶自煩惱在。山僧聞得。忽然歡喜。却尋不煩惱處不得。葢為打疑情不破。後來四五年方知得。如今兄弟須是如此用心照顧始得。今夏舉無情說法因緣。祇是錯會者多。你見無情便說無情。若見有情便喚作有情。你參禪人。不明無情說法。如何了得行脚事。做善知識。不會無情說法。如何接物利生。相勸諸人子細窮究令悟去。如未有領覽處。且緩緩參取。不要忙。久立。
師云。先師常說箇譬喻。如外國有二人來大朝探事。初入界時。兩人商量了。各自分首。一人東去。一人西去。從一州至一州。從一縣至一縣。行來行去。忽然到東京城裏。兩人在朝門前相撞著。[囗@力]。者箇覷那箇。那箇覷者箇。並無言說。從前許多商量本國中事。歷歷地分明。挨肩便過。無人知得。奇怪。諸人且道恁麼撞著時如何。恰似禪和家做功夫相似。今日體得些箇。明日究得些箇。窮來窮去。一日現前。全似朝門前撞著一般。喚作打發。須得恁麼一回始得。方謂之行脚事辦。又如去鄉多年。閙市中逢見老爺相似。便乃識得無疑。亦不須問人是爺不是爺。兄弟。但恁麼管帶。莫為等閑。時不待人。祖師道。光陰莫虗度。各自宜努力。久立。
師云。古人道。鐘中無鼓響。鼓中無鐘聲。今時學者那裏得到者般田地。有時入室。見兄弟下一轉語。及乎更與一拶。便祇管主張道。適來已祗對了也。不可別有也。多少分明。恁麼做功夫。有甚巴鼻。癡漢。豈不見先聖道。言言見諦。句句歸宗。你未會了。祇管胡亂主張。今後入室不要如此。乍可道不會。却受整理。久立。
師云。稱禪客。須是信人說話始得。若不信了。教人千說萬說亦無用處。呵呵。不信了。祇管聽人說。爭名禪客。夫禪客者。風塵草動時。悉皆曉會。眹兆未生未落。思量意路未動時便識取。方名禪客。何故。者般事用敵生死。也須是箇不爭多底漢始得。不見雲巖參百丈二十年。不明此事。道吾為他直得咬斷指頭。你看他古人。雖不明亦不憂。道我不會。心亦不休。亦不馳求言句。 又如雪峯和尚。三到投子。九上洞山。在投子時。一日揭簾入庵。投子見來。便下禪床立。峯擬議。子便托出。峯直得哭。後來到洞山。又理會不得。乃到德山問。從上諸聖。學人還有分也無。山打一棒云。道什麼。峯當下如桶底脫相似。及至鼇山。尚云。有疑在。看他古人直以疑團子破也方始休。便道事已了。意亦休。此箇元來觸處周。今時兄弟參請。多是依言起解。亂作主宰。不然將古人悟處喚作因緣。去那裏看。喚作過話。有什麼交涉。祇如雪峯三上投子。九上洞山。豈為言語。兄弟直須退步體究。如何退步。且不是教你長連床上閉眼坐。硬捺身心。如土木相似。百千萬劫也無用處。若要退步時。你有不會底語言。不了底因緣。便頓在面前。退步自看。因什麼不會去。 良久。曰。僧家道。思量也不得。不思量也不得。却教人如何看。我向你道。但退步看。良久。又長噓云。好悶殺人。好難會。祇你那悶殺人是什麼。悶殺人是誰。你恁麼退步來看。漸漸惺也。一日光明一日。漸見廣大。又不得一向去者裏認了。便道是了當也。便是拄定殺了也。濟甚事。須是著些智慧來觀看。古人許你管帶一路。若如是休歇退步。管取有箇道理。此是為都不會。無所知者。又有般胡說亂說如何若何底漢。你但亦退步看。你那胡說亂說底是什麼。但恁麼回光返照看方是。若一向如此做功夫。畢竟亦有悟期。若不相信。也無可柰何。 山僧初參勝和尚。教看如何是佛法大意。楚王城畔。汝水東流。又令看風幡話。及至下來參老和尚。乃請問。古人聲色純真。老和尚千說萬說。祇是理會不得。後來又令看如何是奇特事。云你道什麼。遂却喜歡。葢為有箇撮摸處。遂常看云如何是奇特事。云你道什麼。獨自思量云。我道什麼來。我道奇特事。又不見有奇特處。看三年不會。遂去游浙。中途回來。却令看殺父殺母。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向什麼處懺悔。雲門道露。者公案一似熱鐵一團在心中。七年喫盡辛苦。眾中久參方知。更與你說。晦堂初參禪時。自桂府來。先見雲峯悅和尚。三年不會他說話。又參南禪師。二年不會。却過去山主院裏過夏。因看傳燈錄。僧問多福。如何是多福一叢竹。福云。一莖兩莖斜。晦堂遂開悟。今時人祇喚作問答語。葢用功不子細。不曉古人方便。山僧相勸兄弟。既在林下。各自學道。勿空過時。以悟為則。久立。
師云。親近善友。先聖叮嚀付囑也。今時學者。須是依佛祖之言。尋師決擇始得。若不恁麼。何名學者。若要明此事。須是起疑參究。你若深疑此事。便是般若智現前。何故。行脚事祇要疑情息。你若不起疑。爭得疑情息。不見先師三十五方落髮。便在成都聽習唯識.百法。因聞說。菩薩入見道時。智與理冥。境與神會。不分能證所證。外道就難。既不分能所證。却以何為證。時無能對者。不鳴鐘鼓。返披袈裟。後來唐三藏至彼。救此義云。智與理冥。境與神會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遂自思惟。冷暖則可矣。作麼生是自知底事。無不深疑。因問講師。不知自知之理如何。講師不能對。乃云。座主要明此理。我却說不到。南方有傳佛心宗尊宿却知此事。汝須行脚始得。 先師便行脚游京師.兩浙。凡是尊宿。便問此事。無不對者。也有說底。也有下語底。祇是疑情不破。後來浮渡山見圓鑑。看他陞堂入室。所說者盡皆說著心下事。遂住一年。令看如來有密語。迦葉不覆藏之語。一日。云。子何不早來。吾年老矣。可往參白雲端和尚。先師到白雲。一日上法堂。便大悟。如來有密語。迦葉不覆藏。果然。果然。智與理冥。境與神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誠哉是言也。乃有投機頌云。山前一片閑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端和尚覷了點頭。諸人。此豈不是深疑了。親近善知識。然後明得。祇如先師行脚參善知識。後來却道問祖翁是如何。自賣了却自買是如何。須知無有剩也。古人道。總是你。又道。我未甞有一句子到你。若有一句子到你。堪作什麼。諸人要疑情破麼。亦須是似先師一回始得。久立。
師云。你但看馬大師見僧下堦。乃召云。大德。僧回首。大師云。從生至老祇是者漢。回頭轉腦作什麼。其僧言下領旨。此理如何。從生至老祇是者漢。你道是那箇漢。你纔起心要見者漢時。便不見者漢。者漢難見。千難萬難。今時人祇道是者箇漢。更是阿誰。不可別有也。一百箇中有九十九箇如是會。有甚巴鼻。若恁麼。如何明得從生至老底事。如何便見得祇是者漢。你若不見者漢。四大五蘊總未知下落處。且如祇今說法聽法。是有說聽。是無說聽。若道你立我坐。我說你聽。三家村裏人也解恁麼道。焉敢稱禪客。若謂無聽無說。又道從生至老祇是者漢。所以到此須是求一箇了達底人決擇。 山僧向前未明得時。總不柰何了。便請益先師。纔問著時。先師祇道。我不會。我不知。我不如你。又問。禪畢竟是易參難參。祇向我道。你無事。問難問易作麼。參禪喚作金屎法。未會一似金。會了一似屎。山僧甚不肯此語。如今思量了。語雖麤。其間旨趣不淺。此盡是了達之士。發一言半句。皆不虗也。凡為人時。皆不胡亂指示。亦不亂許人。今時有諸方知識。有時說得是。有時說得無巴鼻。此理如何。葢為他亦未了達。有時許人道是。有時却道不是。若如此。爭明得從生至老祇是者漢。子細看來。今時人也祇是舊時人。今時作用也祇是舊時作用。千變萬化也祇是要你者裏自肯一肯。方始得了。當今時人不了當者。祇是不解決擇。 如何是不解決擇處。祇是將古人言句作解會。將自己來錐鑽。祇是如此。到彌勒下生也不會。何故。向你道回頭轉腦便不是了也。向者裏省力處。更不用如何若何。直下明取。你諸人先將道理近前。用古人言句自纏自縛。一似淨淨潔潔一片地。却將一手土撒在上面相似。山僧前日入室垂示道。你如今到者裏。不可也似適來相似。須有箇會處始得。有者道。適來也祇恁麼。如今也祇恁麼。你先走入情識裏了。爭怪得你。古人多少慈悲向你道。行是佛行。坐是佛坐。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聲皆是佛聲。你錯會了。便道一切聲真箇是佛聲。一切色真箇是佛色。既不許如此會。却如何即是。 向你道纔涉眹兆時。早支離了也。欲將智照顯他時。早昏暗了也。如今但莫取我口。各自由你做功夫。看古人因緣亦得。靜坐亦得。一切處觀察亦得。皆是你做功夫處。一切處是你證入處。但一處精專。日來月往。須被你打發去。不見古靈和尚行脚歸。其師問云。汝離吾行脚。得何事業。曰。某見百丈得箇安樂處。遂舉百丈頌云。靈光獨耀。逈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其師於言下省悟。 又雪峯和尚見風吹芋葉動。遂指似僧。僧云。某甲甚生怕怖。峯咄云。是你屋裏事。怕作什麼。其僧亦有省。既一時是你屋裏事。為什麼却不會。葢為你隨處流浪。不常在家。但如今對善知識時。莫教忘却。喚作順理而行。就己知歸。復云。從生至老祇是者漢。回頭轉腦作什麼。各自看取。久立。
師云。如今明得了。向前明不得底在什麼處。如今明不得。到幾時明得去。祇恁麼飜覆體究。也須會去。所以道。向前迷底。便是即今悟底。即今悟底。便是向前迷底。若言從前迷即今悟也。又言明來暗謝。智起惑忘。恁麼還得麼。那裏得如此。則有暗可滅。有惑可除。不見古人道。不改舊時人。祇改舊時行履處。你禪和家道有什麼難。迷也祇是者漢。悟也祇是者漢。不可別有。及乎問著他那箇是者漢。便去不得。不然胡說。葢緣未曾諦當證入。此是諸人入骨髓底病。謬底漢便認著一生休。非但一生。千生萬生亦祇休去。若是靈利底。他須解體究那箇是者漢。直求入路處。 師乃噓一聲。今時佛法淡泊。眾中也難得人。諸人既在龍門學道。不可空過十二時。管帶搆取覷見。諸人也似不爭多。你不見臨濟和尚道。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諸人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時有僧出問。如何是無位真人。濟下禪床把住曰。道。道。僧擬議。濟便拓開。又道。汝眼放光。照破山河也。古人多少慈悲。如今人不以為事。須是尋人決擇。你不見嵓頭.雪峯.欽山去見臨濟。路上逢定上座。頭問。什麼處來。定云。臨濟來。頭云。和尚萬福。定云。和尚已遷化也。頭云。某等特去禮拜。又值和尚遷化。不知和尚有何言句。請上座舉一兩則。定遂舉。臨濟上堂示眾云。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諸人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時有僧問。如何是無位真人。濟下禪牀擒住云。道。道。僧擬議。濟便托開云。無位真人是什麼乾屎橛。便歸方丈。嵓頭不覺吐舌。欽山云。何不道赤肉團上非無位真人。定便擒住云。且道無位真人與非無位真人相去多少。速道。速道。欽山直得面青面黑。嵓頭.雪峯同勸云。者新戒觸忤上座。且望慈悲。定云。若不是者兩箇老漢。[祝/土]殺者尿牀子。你看他道非無位真人。定何故不肯。今時學者那裏到者般田地。祇管認箇五蘊身田。強作主宰。不能放下。 我今舉幾則語教諸人看。雪峯參投子。問。者裏還有人參麼。子擲下鋤頭。峯云。恁麼則當處掘也。子云。不快漆桶。他道當處掘。尚做漆桶。又有南際長老見雪峯。語論無不相契。峯令見玄沙。沙問。古人道。此事唯我能知。長老作麼生會。際云。須知有不求知者。沙云。山頭老漢喫許多辛苦作麼。你道此理如何。又先師在海會端和尚會中時。端和尚舉。古人道。如鏡儔像。像成後。鏡光向什麼處去。會中有頭角兄弟。下語皆不契。端和尚云。須是道者子始得。先師時作街坊。却從外歸。端和尚舉前話問之。先師近前問訊。云。也不爭多。端和尚撫掌大笑。人皆謂摩捋他教做化主。什麼說話。 山僧此中祇要學道。如要學道。十二時中須是先去却無明.人我。何故。人我乃庸人之事。先師一生無人我。山僧在他身畔作侍者見多少。不曾有一念煩惱。曾說。舊時有箇上座。在海會做知客。先師因送一箇長老住四面。乃率知客相送。不知如何。者上座便劈面唾先師。你是甚人。却教我送他。惡言不止。先師遂休。總無人知得。後來仍來太平。先師請伊作知藏。又做首座。復自求作監院。亦從之。及先師住海會。乃舉住太平。知州不肯。又惡罵謂不主張他。先師方出言道。者漢兩度罵我也。以此見伊無人我。今人纔有些言語。便要理會。如此作麼生學道。有時見初機兄弟入室。祇是爭山僧覷他了也不柰何。一似村裏人把扁檐。共上將軍闘。我者裏七事隨身。手中是關羽八十斤刀。他便把扁檐劈頭打一棒。見人不動。又連打數下去。我不是怕他。葢不是對手。呵呵。勸諸人不要麤心。日夜行持做箇向上人。縱然不悟。亦是高上之士。切須用心。久立。
師云。你纔認著道是。便被縛脚縛手。更轉動不得也。則被你一認認了。縱有千般。亦不是也。你若不認著。却有箇救處。譬如造得一隻船。上面一一裝載了。要千里外至乎寶所。纔動手。你先自釘下樁。繫却船了。却用力搖櫓。你搖到彌勒下生。也祇在岸邊。你見船東簸西簸。將謂是轉動。又何曾離得一步來。又似磨茶漢子。從早至夜。團欒旋轉。極是好笑。若眼目不分明底。見你認著。向你道是也。被明眼人覷見。點檢出來。多少露栓索。如今多分祇用箇如今底道。總離如今不得。祇被恁麼地釘下樁。參學不得旨趣。一時把來錯會了。做箇主宰。不知佛法不恁麼會。不見麻谷持錫見章敬。谷振錫一下。卓然而立。敬曰。是。是。又見南泉亦如前。泉曰。不是。不是。谷曰。章敬道是。和尚何得道不是。泉曰。章敬則是。是汝不是。此是風力所轉。終歸敗壞。谷方省過。你諸人看。幾錯會一生。爭得不就人決擇。 山僧初行脚時。見先師偈句。便信道。此人似古聖。說底事必有實證處。便十年間參扣先師頌道。學道先須得旨歸。聞聲見色不思議。若憑言語論高下。一似從前未悟時。又云。空門有路人皆到。到者方知旨趣長。心地不生閑草木。自然身放白毫光。我後生時。雖造道未得。心中知此非常句也。祇如聞聲見色皆可思議。又何緣得不思議。及乎論箇證處。却云一似未悟時。未悟時皆可思議。如何見箇證處。此人得無所得。至究竟地。方解如此。我後來十年外。始領他事。大凡行脚學道參尋莫癡坐。就人決擇。此法難了。喚作隔宿不問道。若得了。便別也。昨日也喫粥喫飯。今日也喫粥喫飯。豈昔人耶。別也不同也。趙州向人道。喫粥了也未。曰。喫粥了也。州曰。洗鉢盂去。便是別也。吾豈常人也。你道何處是別處。久立。
古尊宿語錄卷第三十二
古尊宿語錄卷第三十三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普說語錄
住南康雲居嗣法 善悟 編
師云。山僧教人識取自己。師僧家聞得了。却云。初機學人看底事。有甚難會。你且緩緩。且子細。你用何者名自己。祇如古德對自己語云。遊山翫水。你道。我會也。更是阿誰。又對自己云。是你自己。你道。我也會得。是我自己。且如對伊道山河大地。又道噇飯時。飯是你自己。又怎生會。又却去不得。古德云。盡大地是你自己。又且如何消遣。每常見人錯會了。舉轉古人事問伊。祇如鏡清問玄沙曰。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箇入路。沙云。還聞偃溪水聲麼。清云。聞。沙云。從者裏入。清從是得旨。 我問你。聞時聞箇什麼。箇箇對曰。聞水聲。如此見解。堪作何用。據他所見。聞處歷歷地。一時領得。離此聞外。無聲可得。盡從我者裏顯現。者箇是業識。有底對云。不是水聲。是聞自己。山僧向道自己了。如何聞自己。所謂認心認性。佛法是箇省力易會法門。人自辛苦。古人見不柰何。了向人道。你試一念靜思看。好言語。後人不明古人意。了去那裏閉眉合眼。捺伏身心。堆堆地坐了等悟。好癡。好癡。久立。
師云。不見祖師道。風鳴耶。鈴鳴耶。便好休歇也。更煩他道。非風鈴鳴。乃心鳴耳。你更討什麼參請也。及至此土道。非風幡動。仁者心動。祖師恁麼印證。因何不會。祇為箇能所。所以道。因能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今時人言決擇。且如何決擇。莫是道者箇是入門底語。者箇是初機語。那箇是久參語麼。總不如是。元來一時放下。正是決擇。於一切時無異緣。自早辰起。披衣洗面。歸寮等事。你喚作雜想也。祗要你見色時無能見所見。那裏不是聞聲時無能聞所聞。心裏思量時無能思所思。 佛法最易最省力。自是你費力。自作艱難。若易處不見。且究理而坐。既來龍門參禪。莫將來比諸處妄想卜度。但退步看須會去。然有般兄弟受整理。有不受整理。有愚者。有智者。有可救。有不可救。且如不受整理者。硬將生死業識來用。將粥飯氣來用。問著則瞠眼。進前退後舉坐具。在髑髏裏皮袋裏昏昏地認箇識情。此不可救。你但放下了。退步來看方會。又有般上座道。我都不作道理。都無計較。不著聲色。不依染淨。聖凡迷悟一道清虗。大光明中都無是事。此又被智光葢却。著在智邊。亦不可救。有此兩般病。前病猶淺。後病更深。你但肯拈放一邊退步看。亦自然會去。此事甚是省力。古人道。甚是省要。又道。費力作麼。 有時見師僧來此間。費力喫許多辛苦。作什麼須要求些言語。向皮袋裏有甚交涉。然有一真實方便極好。若非久參者不會疑著。如玄沙一日欲說法。大眾立久。都不說一言。遂兩兩三三散去。沙云。你看今日真實為他。也無一人搆得。待我開兩片皮。一時近前來也。你來龍門討方便。討法門。討安樂。龍門也無方便與人。也無一法與人。也無安樂法與人。何故。若有方便。却成埋沒上座。籠罩上座。趙州道。你但究理而坐。三二十年若不會。截取老僧頭去。亦則要成一片去。 豈不見二祖大師隨處說法。聞者皆得正念。不立文字。不論修證因果。時有禪師聞之。遣高弟潛聽說法。不回。禪師大怒。因大會次。親語云。我費許多力挑撥你。你因何得恁麼辜負耶。彼云。我眼本正。因師故邪。者箇是參學樣子也。後人問雪峯云。我眼本正。因師故邪時如何。峯云。迷逢達磨。僧云。我眼何在。峯云。不從師得。須是恁麼始得。古云。道常合人。人自逐物。經中道。若能轉物。即同如來。物且如何轉。又道。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古人道。若見諸相非相。即不見如來。但退步絕機照。子細看。忽然覷著。怎生奈你何。久立。
師云。無迷無悟。到得恁麼田地方安樂。最省力。祇是箇無迷無悟底人。十二時中有何法迷却上座。應須衷私自家裁斷看。三界二十五有。迷心故有。如今如何得無去。既無。未得迷情。決然不柰何。須證取無迷無悟事方得灑落。行脚人喚作袈裟下事。事若未了。禍事也。此是大苦。馬鳴祖師說箇三細六麤。動即有苦。如何得不動去。不是說一句兩句。便當得譚玄譚妙。說義說理。坐禪入定。當得自家無事。獨自思量看。平生所作所為。他人不知。你自返照。是合道理不合道理。到者裏。自瞞不得也。好時好日不趂取。究令徹去。先師出世時道。此大寶華王座。每日與諸人同起同坐。自是諸人當面諱却也。好言語。又道。十餘年海上雲游。覔箇冤讐不曾遭遇。及到龍舒。果見其人。方契憤憤之心。好言語。恁麼說話。少有人說得。山僧行脚三十有餘年也。老僧得道時。諸人未生在。後生家信取恁麼說底事。逐日退省。看教徹去。久立。
師云。禪門名迦葉大寂定門。不動一絲子。無所不通。不動一毛頭。無所不達。非是祇恁麼不動便休去。諸人十二時中但不起心動念了。一時會得。通達一切。名迦葉門下人。方入得大寂定。且何法為緣為礙。雖許人參究。許人學。祇是不許人起心動念會。若逢緣遇境。或一言半句。纔念動心起作解。俱在散位也。明上座大庾嶺上不思善惡了。方見得。便道。某甲雖在黃梅。實不知得佛言。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南泉云。不是佛。不是物。正是你今人管帶處。但恁麼學。如秀才及第一回。從此是官人。心要一回了。是佛方無疑。各自將為事。莫趂閧過。久立。
師云。諸人分上各有一段事。回頭方識得。須是解回頭。且如何回頭。不尋尋。尋不尋。者箇便是人難措入處也。不尋如何尋。尋如何不尋。若但尋。何異尋聲逐色。若一向不尋。又何異土木瓦石。須是尋而不尋。不尋而尋。若入得也。始和會得尋與不尋。所以道。不尋。不尋。法身圓寂。尋尋應用不差。尋不尋。不尋尋。境智冥會。體用一如。故得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從是開明。學道人解恁麼回頭尋究始得。 豈不見僧問仰山和尚。別有何徑截。願乞指示。山云。別有別無。轉令汝昏昧。汝是甚處人。云。幽州人。山云。汝還思彼中不。云。常思。山云。所思者。樓臺殿閣。市井人煙。有許多般。你返思思底還有許多般麼。云。無許多般。山云。據汝見處。祇得一玄。得坐披衣。向後自看。大眾。者僧道所思有許多般。思底無許多般。見解有偏。致令仰山道祇得一玄。道眼不正。若據山僧。所思樓臺殿閣有許多般。便是無許多般。思底無許多般。便是有許多般。可驗現今目前有許多般。便是無許多般。無許多般。便是有許多般。亦如毗目仙人執善財手。善財見無量世界微塵數諸佛。仙人放手。宛然依舊。好大眾。放下手了。宛然依舊。且作麼生會。會取好。久立。
師云。先聖道。法法本來法。好雲門拈拄杖云。不是本來法。良久。曰。若如是。則三毒.四倒.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不是本來法。何不恁麼會取。多少省力。佛法是箇最省力底事。何甞不現前。自是你不會。又向你道。無法無非法。何於一法中。有法有不法。祇為馳求不息了。一切處皆是馳求。思惟道理也是馳求。看古人公案也是馳求。看禪冊子也是馳求。假饒靜坐。念念不住亦是馳求。要會麼。則你那馳求便是不馳求。箇中極難信入。難做功夫。不安樂者。葢為你等不沉則掉。所以道不會去。如今如何得不沉不掉。則你那一念起。是生滅流轉。為是業識耶。為是不動耶。恁麼飜覆看來。便有些子道理。久立。
師云。同床共被。夢各不同。先聖云。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且如生死一法中。入得生死而不被生死縛者。在生死被生死縛者。同共一法中。一人縛。一人脫。豈不是夢各不同。你尋常生死作一邊。無生死作一邊。思量作一邊。不思量作一邊。有言說作一邊。無言說作一邊。山僧此中也無衲僧事及向上事。祇論出生死事。不祇恁麼說一句了休。須是即生死中見無生死事。 豈不見永嘉大師見六祖云。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六祖云。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嘉云。體即無生。了本無速。又如曹山辭洞山。洞山云。什麼處去。曹山云。不變異處去。洞山云。不變異處豈有去耶。曹山云。去亦不變異。豈不是了得底人。你思量為一邊。不思量為一邊。於言說外做箇無言說。縱饒你會得箇無言說處分明。纔有言說。便礙著你也。終日行住坐臥。不曾行住坐臥。何不恁麼參究。 有時師僧來此。下一句。拍一拍。那裏當得見解不出二邊。你須是去思量看。我分明在生死中。如何得無生死去。莫道便是也。我本來無生死。不由你說者一句子便了。有底聞人說無生死。便道是也。本來無生死。若恁麼作解。便難會也。既不許人作道理。起會解。又不許人說却。如何作功夫。你不見古人道。我祇把你將來底。示你箇入處。珍重。
師云。看見今時叢林中兄弟。似總不說此事相似。祇如天下到處叢林知識說禪說道。入室陞堂。無不是說此事。何故道不曾說著。說則說也。則是說不著。不惟說不著。亦不解覷。不解恁麼作功夫。祇管道正令全提。十方坐斷。佛來也打。魔來也打。一向說禪。元來緊要處不曾說著。山僧者裏所說者。是諸方掉下不要者。等閑地糞掃堆頭拈將來問人。又却道不得。祇如今早入室問道明得底人。見香臺時。是香臺。不是香臺。若道是香臺。與尋常人一般。若不是香臺。香臺却分付與誰。輕輕將來問著。便七花八裂。葢緣尋常總去閑處做功夫。 我且問你。不說入眾來。未行脚未入眾時。見香臺時喚作什麼。曰。喚作香臺。又曰。大家喚作香臺。何不思量因什麼喚作香臺。禪須是恁麼參。要明你無始時來事。修山主道。不見本來法。障礙是從來。若人有障礙。顛倒幾千回。先師道。如人睡著。將一點糞著在鼻端上。初不覺知。及至起來。或聞臭氣。嗅褊衫。謂是褊衫臭。遂脫却褊衫。拈得物來。一切皆臭。不知道臭在他鼻上。忽有智人向伊道。不千別物事。剛自不信。智人云。你但將手向鼻上揩看。則是不肯。若肯揩一揩。方知早較些子。遂以水洗去之。全無臭氣。若嗅一切物。元來皆無臭氣。參禪亦然。不肯自休歇向己看。者下尋會解。那下尋會解。覔道理。做計較。皆總不是。若肯回光就己看之。無所不了。不見道。一根既返源。六用皆不行。但如此觀。却有悟明分。久立。
師纔坐。呵呵笑曰。猶自不會。良久。又曰。我恁麼說向你。猶自不會。若到別處。更作麼生會也。諸方不是走作你。便坐定你。我者裏也不走作你。亦不坐定你。直是省力易會。因何却不會。祇為你千方萬便。巧作道理。所以難會去。佛法是箇易會安樂底法。雖然易會。祇是難入難做功夫。若是諸方坐定你。便有箇做功夫處。走作你。便有箇咬嚼處。兄弟家來說道。不敢道是。則你那不敢道是却如何。何不恁麼去看。祇恐你向者裏亂會。亂有領覽。祇要教你不動一念便明得去。 又有道。據我見處。千是萬是。也此正是。如焦穀芽。如敗種子。永不發生。你已道是了也。更如何救。須是深疑著此事。所以道凡夫有返覆。又有者會了却說不得。縱說得亦不成道理。不要草草。子細體究。山僧與你同參。我若會時。你也須會始得。你若不會。山僧亦不會也。不見玄沙指面前一點白問僧。見麼。僧云。見。沙云。我也見。你也見。因甚却不會。有箇同參禮上座。見先師得一年半。凡入室祇向伊道。上座也分些緇素麼。度度去。度度如此。似恁麼說話。如何解會。如何做功夫。今之時也。無恁麼尊宿為人也。亦無恁麼上座參請也。若是別人。則煩悶去了也。 一日。聞先師上堂云。同門出入。宿世冤家。懵然地心下如落秤鎚相似。從前見解如去空中花相似。從此見諦。須是如此做功夫。如此證悟。禪須是恁麼參。今夏已一月也。殊不見兄弟有覺觸處。直須鼎省精神。若是無人說著。無人開示。便難做功夫也。既是遇人。便好做功夫。須是分緇素始得。久立。
師云。而今行脚兄弟可信道有頓悟底事也。諸方亦可說有頓悟底事。若無頓悟底事。如何却名叢林。葢為從來相傳祇是看古人公案。或看一則或兩則。略有一知一解。若有理會不得處。亦尋縫罅鑽研求會。既會得了。道。此事祇如此也。便在叢林中流布將去。皆不說著頓悟底事。若無頓悟底事。則三界二十五有如何消遣。疑情如何消落去。今早有箇師僧來說道。見聞不昧。一向去認見聞。便道是也。則是不見那不昧處。問他方世界事又不知。問根塵下事又不破。如何却以凡夫情量便同頓悟底事。 山僧今日普告大眾。但信取有頓悟底事。譬如村夫於耕田處拾得一粒金丹。服後渾家上昇。又似白衣拜相相似。教中說你那凡夫情量。如似土坯。未曾經大火中煅過。都用不得。須是經大火中煅過始得。却似得一回頓悟相似。山僧自川中來。祇參一人。知道此人說話與古人一般。甞問先師道。聞禪門中有悟道。果否。先師云。是。若無悟。那裏得你。但緩緩地參。山僧便寬心參究。有復首座。見地明白。所以山僧常去詢問。祇向山僧道。須是自家做活計。莫來問我。一日。舉。趙州夾火示僧云。不得喚作火。是什麼。山僧深疑著。分明是火。如何却不喚作火。如是看三年。常自思惟。爭敢以凡夫情量便問他聖人所證處。又曾聽法華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常得此一念。 如今兄弟家道便是。者箇也為你一起解會了。便不會也。又先師曾到李提刑宅。提刑請就書閤中燒香了。將傳燈錄白先師。某雖俗人。素留心此道。每看此錄。多有不會處。一一望和尚開示。先師云。此事不如是理會。須有省悟始得。若有悟處。無不會者。自不消問人。若無省悟。祇那會處亦未是在。提刑云。吾師說得是。又山僧平生事。因作知客。在火爐上會得。自後無有不會底事。眾中兄弟須是見頓悟底事始得。今時叢林中例皆不說著也。久立。
師云。山僧分上無有不是者。若有一絲毫不是處。爭敢說向人。爭敢指示人。山僧分上是時。無能是底心。又無所是底法。所以方敢說向人。若約諸人分上。明知有不是處。所以來就人決擇。若已是了。更幾時去問人也。然而山僧者裏祇指你是處。你若不是。終不敢道你是。等你是也。山僧肯你也祇賭是。 大眾。山僧無有不識者。或曾見人來。或有悟處或無悟處。有無會解。皆知得伊。如世良醫。一見便識病。或冷或熱。可醫不可。若一一問候方知。此乃庸醫。如前日舉。法眼指簾子。有二僧去捲。法眼云。一得一失。你等事須不得道。有什麼得失。又道。一人會來去捲是得。一人不會來去捲是失。若恁麼。怎生會醫。如今明未得。葢為悟心未諦。如不識病稱醫者。他人會也不識。不會也不識。有無見處總辨別不得。却如何為人。如何說向人。須是剋骨究實始得。若肯去剋骨究實。無有不會者。 不見古人道。你但究理而坐。三二十年若不會。截取老僧頭去作尿鉢子。僧家有時道是也。却到剋骨究實。却走作不定。如隔牕看馬騎相似。忽爾便過。直須似三二萬斤鐵相似。牽不前。推不後。方知是實。你等纔被人撼著。早動也。更著力推一下。便倒了也。須是洞明。頓見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毛窺。一時開張。內身外器。法法皆是本來法。無有不是始得。而今師僧依倚方能道得。若一時去却。則無湊泊處。又謂空過了。諸人無過此時好也。既在其中。定省精神。努力究取。珍重。
師云。若論平等。無過佛法。唯佛法最平等。若道我會你不會。不是佛法也。你會我不會。亦不是佛法也。教中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名阿耨菩提。山僧見處與諸人齊等。諸人見處亦與山僧齊等。又古人道。諸人知處。良遂總知。良遂知處。諸人不知。因何却不知去。良由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遂見此土土石諸山穢惡充滿。須依佛慧始得也。聖人說底便是平等法。也道。卵胎濕化四生九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豈不是平等法。 古人道。涅槃名廣度。無餘一味收。卵胎并濕化。空有及沉浮。薩埵能降住。菩提道自周。倐然纖芥在。此岸永淹留。纔有纖毫不盡。便是此岸也。又道。剎那流入意地。便為生死根栽。豈可亂有所證。妄生解會耶。古有尊宿向人道。各各有初心在。最初發心行脚。必為生死故發心。或厭苦故發心。或為事緣逼迫不獲已發心。皆名發心。何故。令人看初發底心。謂你最初發底一念不易。轉頭來最有力。此是你參底禪也。若得現前時。祇是此心明淨也。中間求訪宗師。日夜推究。祇是養育此心。乃至悟得了。便見未發心時亦則不失。馬鳴祖師謂之始覺即本覺。本覺即不覺。本始不二。名究竟覺。又道初發心時即成正覺。謂先證得果頭。佛六度萬行成熟之事也。所以令你但推究初發底心。且山僧見處與諸人一般。何不恁麼會去。久立。
師云。明眼漢。沒窠臼。你尋常搆不及者。祇是眼不明。眼若明。却搆得也。所以說道。明眼人難得。你纔道是。恁麼便是窠臼也。若是明眼人。即不恁麼。不見德山示眾道。今夜不答話。問話者三十棒。若不是明眼漢。怎生搆得。纔搆不得。便落意思。即成眹兆。故德山平生。則嵓頭一人搆得。所以道。須是明眼漢始得。久立。 師良久告眾曰。祖師真實好知音。呵呵笑了。又云。也祇得恁麼說也。若明得者。親得受用。便有履踐處。若涉道理。涉計較。涉言說。則不會也。亦不親得受用也。你在廊下東行西行時。寮舍裏洗衣擇服時。還見得祖師真實好知音麼。良由不見問著。便脚忙手亂。病在什麼處。病在你尋常祇是思量計較中來。不親得受用。皆是去長連牀上閉目藏睛。擘劃思量得盡。上窮銀漢。下徹黃泉。方說得一兩句。却到閑處時又不知下落也。目前盡是礙人之物。輕輕問著。便去不得。如今據實理論。不要亂說。我且問你。不與粥飯喫三日時。還動得麼。定是動不得也。纔方喫得些粥飯。方能動得。若恁麼。盡是粥飯氣。 到者裏。便要得人。也須是見得非粥飯氣底事始得。禪須是恁麼參。如此方名決擇。既喫粥飯了。須扶持你。者事把來。參取恁麼一件事。你却總不知。却去閑處用了也。說是非。管閑事。或思量。或擘劃。可惜許。盡把來胡亂用了。你不知纔擬心。早是後世也。剎那流入意地。便為生死根栽也。又五蘊身存尚不知。百骸散後何處覔。近日有者一向祇恁坐地。初時惺惺地。餉間便瞌睡。十箇九箇坐地睡著。苦苦不會做功夫。那裏硬坐要會。不是此理。怎生見得。 丹霞豎起拂子。龐居士舉起槌子。丹霞擲下拂子。居士放下槌子。又云。昨日公案作麼生。丹霞放身臥。居士便出去。此豈不是真實知音。豈容你亂說。容你下注脚。又嵓頭道。夫沙門者。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葢天葢地始得。那裏是靜坐思量來。先師道。你睡時睡時參取。喫飯時喫飯時參取。又古人道。坐時有坐時道理。立時有立時道理。豈不見投子問翠微。西來密旨可得聞乎。翠微竚立顧視。投子云。未曉玄言。乞師再指。翠微云。更要第二杓惡水潑在。投子便悟。諸人不得受用在。十二時中蹉過多少好事。所以我道祖師真實好知音。良久。又道。祖師之道。如青天白日相似。為什麼有人迷路。久立。
師云。你諸人會不得。過在何處。你都盧是不會。根本是不會了。更求覔會處。古人道。莫棄者邊著那邊。若如此。轉難會也。向你道根本是不會。何不恁麼看。如法眼行脚時。地藏問。何往。法曰。行脚去。曰。還會行脚事麼。曰。不會。曰。要知行脚事。不會者是。法眼從此省悟。我問你。既不會。又如何是。得須有入路。方知不是強會底事。巧會千般。你根本不會了。堪作何用。須著用意究。你看不會從何處得來。你要知麼。你者不會。本無來處。既無來處。此不會却如何。及乎明得者不會無去處。恁麼地看時。你管取須明得。祇被你不解做佛法中人。一向祇在世間用心。未曾片時究此事。如何得便會去。及乎被人問著。胡道亂說。不是恁麼事。舊日曾聞一人老僧說。香林和尚見僧來曰。你說得不無你。你下堦兩三步早不恁麼也。莫亂說好。你看。古人根窮人是如何將為事。佛法無虗棄底道理。會取。會取。珍重。
師云。雲門大師曰。汝若實未搆。且順朱識取。叢林中參學人亦須順理而進。不敢望有超過底事。大凡今之學人。事作一邊。理作一邊。所以致令身心不得安樂。何不且教事常順理去。未說無始劫來事。祇據一念入母胎。頓變根身器界。自是已來。莫不皆是事。一報身中種種。何甞有一法不是事者。如今如何消遣此箇事得順理去。且事有形段。理無相狀。古人一得其理了。事便如理融通去。豈不見昔人聞板鳴。乃撫掌大笑曰。我會也。我會也。此豈不是順理而學。何不且去十二時中恁地觀究。做得者般功夫。久久成熟。自然與理相應。祖師道。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祇說了便了。要得相應始得。溈山道。事理不二。真佛如如。多見不能順朱。把來一時顛倒了。空理會古人言語公案。差別問難。節記門庭。以為參學。苦哉。苦哉。學道不如此。後生兄弟更是不知空腹高心。十年五歲過却光陰。並無所得。無明人我客氣。殊不念出家事。將來如何去。各各究取。莫久立。
為李舍人普說。師云。實無一法為緣為對。若有一絲頭。便是一絲頭。你諸人如何見得無一法為緣為對底道理。若向者裏明得。現前何處更有身心可求。若實無箇證入處。都來祇是生死流注。如今問諸人。你現今種種分別念慮。作麼生都無法為緣現前。我見你。你見我。作麼生無法為對。道人家須是恁麼飜覆體究始得。山僧道。佛法便是諸上座。諸上座便是佛法。是有語路來體解。無語路來體解。是有可趣向處。無可趣向處。 從上古佛先德現前在此。盡大地凡夫.四生六趣現前在此。向者裏直下了得。實無一絲毫子。豈是取一邊捨一邊。豈有一段本來事。有一分今時妄想。則為馳求取捨。至今不得現前。既有許多流轉法。可厭可棄。所以諸佛出世。祖師西來。使汝尋師訪道。祖師邊事透不過時。直下如銀山鐵壁相似。且如何是銀山鐵壁。元來是自家屋裏事。思量來。者般事我未會已前。如銀山鐵壁。如今會了。元來我是鐵壁。噁。鐵壁。鐵壁。所以道。祖師常在世間。祇如世間如何了。先聖道。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須是你自家踏著始得。方知道佛祖常時垂手。須一一從自己胷中流出。自然明得諸聖出世善巧方便。祇如諸人每日說底話。還有方便善巧麼。乃至動轉去來種種施為。有善巧方便。無善巧方便。 豈不見洞山參見雲門。門見來便問。近離甚處。山云。查渡。者一句語如何。是會來恁麼說。是不會來恁麼說。是肯了恁麼道。是未肯了恁麼道。雲門又問。夏在什麼處。山云。湖南報慈。門云。幾時離山。云。八月二十五。門云。放你三頓棒。洞山一夜不安。明日上去問訊。云。昨日蒙和尚放某甲三頓棒。不知過在什麼處。門云。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商量也。山於言下見道。且有過無過。合喫棒不合喫棒即且置。你道者僧悟處是如何。古人為人作麼生。或若者裏明得自從無始劫來是實無一絲毫為解礙。方從是出生。便了他諸聖行履處。未能如此。莫道是諸聖行履處。十二時中行履處何甞分明。祇為無始劫來顛倒。迷亂六趣。何曾見還。猶如蠅子透牕相似。不見端師翁有頌云。為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從前被眼瞞。 如今既在此門中。不可中塗困躓。縱然學道得旨後。閨閣中物颺不下。明得此事還被此事留滯。不見道。金鎖玄關留不住。行於異類且輪迴。到得恁麼田地。方可為人師。如今去聖時遙。人多懈怠。尋常說正法.像法.末法。山僧道法無正像末。佛法常在世間。得時便是正法。失時便是像末法。諸人決然要辦。此事緊要。是出生死。然本無生死可得。何故。三際求之不可及。先佛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祇如歷歷分明聽法者是誰。是過去耶。現在耶。未來耶。須知是一箇無始時來無知覺者。如此看來。豈是與一法為緣為對。 如今天下禪僧盡道。祇是者箇漢。是定有者箇漢。是定無者箇漢。道橫也是者箇漢。豎也是者箇漢。也道六十二見諸外道種盡從佛法中來。所以貧道頃在舒之龍門時。常勸人如此做功夫。後到褒山。亦不忘此旨。非時愛與兄弟東說西說。喚作非時語。緊要處却在當人。不見昔日溈山和尚在百丈作典座。一日。司馬頭陀問云。野狐話作麼生會。溈山撼門扇。司馬云。是則是。太麤生。溈山曰。佛法說什麼麤細。你道問他野狐話。他却撼門扇。且道緊要在什麼處。要會麼。盡是金毛師子子。莫於中路却輪迴。久立。
古尊宿語錄卷第三十三
古尊宿語錄卷第三十四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語錄
住南康雲居嗣法 善悟 編
頌古
外道問佛
杲日連天照有無。孰云善逝坐跏趺。如今要見當年事。邪正猶來在半途。
世尊陞座。文殊白槌
法王法令若為酬。潦倒文殊強出頭。負累釋迦猶可事。至今千古閙啾啾。
世尊拈花。迦葉微笑
百萬人天望舉揚。拈花微笑大乖張。幾多業識茫茫者。問著勞生沸似湯。
二祖請達磨安心
若有絲毫付與人。可師何得更全身。人間天上迷逢處。八兩元來是半斤。
六祖風幡
非風幡動唯心動。大海波瀾常汹湧。魚龍出沒任昇沉。生死聖凡無別共。無別共底怎麼樣。祖佛傍觀空合掌。
國師三喚侍者
潦倒江湖上。竿頭事可咍。一回浮子動。又是上鈎來。
百丈野鴨子
草裏尋常萬萬千。報云飛去豈徒然。鼻頭是甚閑皮草。十字縱橫一任穿。
百丈歸。與同事坐次。忽然哭。事問曰。憶父母耶。丈云。無。事。曰被人罵耶。丈云。無。事。曰哭作什麼。丈云。問取和尚。事往問大師。大師曰。你去問取他。事回至寮中。見百丈呵呵大笑。事曰。適來為什麼哭。而今為什麼却笑。丈曰。適來哭。而今笑。同事惘然
一回思想一傷神。不覺飜然笑轉新。雲在嶺頭閑不徹。水流澗下太忙生。
馬祖陞堂。百丈捲席
挂得帆來遇便風。須臾千里到家鄉。臨門上岸逢妻子。歡喜情懷不可當。
百丈再參馬祖
挂拂遭呵耳便聾。衲僧奚若驗宗風。金剛腦後抽生鐵。華岳三峯倒卓空。
黃蘗一日問百丈曰。和尚在大師處。有甚奇特言句。乞師不恡。丈遂舉再參馬祖因緣。乃曰。我當時被大師一喝。直得三日耳聾。黃蘗不覺縮項吐舌。丈曰。子已後莫承嗣馬祖麼。蘗曰。不然。今因和尚。得見馬祖大機大用。要且不識馬祖。若承嗣馬祖。恐已後喪我兒孫。丈曰。如是。如是
家肥生孝子。國霸有謀臣。拳頭劈口槌。未到無兒孫。
百丈開田說大義
開田說大義。後人莫容易。百丈總持門。淡而還有味。
黃蘗問百丈。從上宗乘苗裔。此間如何商量。百丈默然。蘗曰。教後人如何委悉。丈云。我將謂你是箇人。便起去。蘗隨後入方丈曰。某甲得得而來。祇要箇印信足矣。丈曰。若恁麼。他後不得辜負老僧
打麵還他州土麥。唱歌須是帝鄉人。現成財本成家者。多見飢寒在子孫。
百丈一日問黃蘗。何處去來。蘗曰。大雄山下採菌子來。丈曰。還見大蟲麼。蘗便作虎聲。丈便抽斧作斫勢。蘗約住便與一掌。丈便休。至晚。上堂謂眾曰。大雄山下有一虎。汝等諸人好看。老漢今日親遭一口
大雄山下斑斑虎。觸著傷人誰敢顧。親遭一口老婆心。何曾用著腰間斧。
百丈問黃蘗。甚處來。蘗云。開田來。丈云。辛苦不易。蘗云。隨眾作務。丈云。有勞道用。蘗云。爭敢辭勞。丈云。開得多少田。蘗遂钁地數下。丈便喝。蘗掩耳而去
相見言談理不虧。等閑轉面便相輝。畢竟水須朝海去。到頭雲定覔山歸。
黃蘗示眾。汝等諸人盡是噇酒槽漢
大唐國裏無禪師。不許會兮祇許知。著肉汗衫如脫了。方知棒喝誑愚癡。
黃蘗一日在南泉位中坐。南泉遂問。長老是甚年中行道。蘗云。威音王佛已前。泉云。猶是王老師孫在。蘗遂歸本位坐
彼此老來誰記得。人前各自強惺惺。一坑未免俱埋却。幾個如今眼子青。
南泉問黃蘗。定慧等學。明見佛性。此理如何。蘗云。某甲十二時中不依倚一物。泉云。莫是長老見處麼。蘗云。不敢。泉云。漿水錢且置。草鞋錢教什麼人還。蘗不對
問答分明是切磋。幾人於此見詨訛。少年俱決龍蛇陣。潦倒同吟稚子歌。
南泉門送黃蘗。泉曰。如許大身材。戴椰子大笠子。蘗云。三千大千世界總在裏許。泉曰。王老師[妳-女+口]。黃蘗戴笠子便行
相見錦江頭。相携上酒樓。會醫還少病。知分不多愁。
百丈問南泉。何處來。泉曰。江西來。丈曰。還將得馬師真來麼。泉曰。祇這是。丈曰。背後底[妳-女+口]。泉拂袖便出
八面當風祇這是。拂袖之談動天地。堪愛賣身王老師。不作賤兮不作貴。
南泉坐次。一僧叉手而立。泉云。太俗生。僧合掌。泉云。太僧生。僧無對
南北東西無不利。令人深愛老南泉。眉毛撕繫如相似。鼻孔遼天不著穿。
洞山謂雲居云。昔南泉問座主。講何經論。主云。彌勒下生經。泉云。彌勒幾時下生。主云。現在天宮。當來下生。泉云。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時雲居遂問洞山。祗如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未審誰與他安名著字。洞山直得禪床震動。乃曰。膺闍黎
禪床驚震被搽糊。惹得兒孫不丈夫。拄杖劈頭連打出。也教知道赤鬚胡。